崔甫 方贤杨
摘要 进行了不同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70 g/hm2,防效优异,以麦蚜发生始盛期、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时用药为宜。
关键词 小麦蚜虫;药剂;防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南陵县工山镇万安村小麦田,地势平坦,土质淤黑土,肥力中上等。所有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类型、施肥、耕作、浇水等)均匀一致。
1.2 试验材料
试验作物为小麦,品种为扬麦13(中早熟),防治对象为蚜虫(穗蚜)。
试验药剂有4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8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北京燕化)、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瑞士先正达),均为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即施4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80 g/hm2(A)、270 g/hm2(B)、360 g/hm2(C),施8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90 g/hm2(D),以空白作对照(CK)。不设重复,小区面积90 m2,小区间设1 m保护行。
1.4 施药方法
試验采取常规手动喷雾,逐小区施药,施药均匀周到。使用卫士牌NS—16型手动喷雾器进行常规喷雾,单个空芯圆锥雾喷头,工作压力为3~4 kg/cm2[1]。于2019年5月5日下午施药1次。施药时小麦处于灌浆期,蚜虫已进入盛发期,发生较重,百穗蚜量达1 000~2 500头。兑水常规喷雾[2-3],用水量450 kg/hm2。病虫防治按常规进行,本次试验期间及施药前10 d,没有施用任何杀虫剂、杀螨剂。
1.5 气象资料
施药当日天气晴,多云,施药时无风,当日均温20.8 ℃,最高温度27.2 ℃,药后7 d日平均温度为17.13~24.50 ℃,日最高温度为18.8~31.2 ℃。药后4 d(5月9日)下午降大雨,降水量26 mm,对小麦穗蚜有一定的冲刷作用。
1.6 调查方法
调查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影响。施药前调查药前基数,药后1、4、10 d各调查1次存活虫数,共调查4次。施药前在每一处理区定5点,每点取10穗,定点定穗调查蚜虫数,作为药前基数,药后1、4、10 d调查残存活虫数[2]。药效计算公式如下[4-6]:
虫口下降率(%)=(处理区药前虫数-处理区药后虫数)/ 处理区药前虫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下降率-对照区虫口下降 率)/(1-对照区虫口下降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施药后各次调查均未发现各药剂处理对供试作物产生药害。
2.2 防效
据统计,处理A用药前共有903头麦蚜,药后1 d麦蚜降到423头,下降率为53.2%;药后4 d麦蚜降到292头,下降率为67.7%;药后10 d麦蚜降到98头,下降率为89.1%。处理B用药前共有809头麦蚜,药后1 d麦蚜降到288头,下降率为64.4%;药后4 d麦蚜降到125头,下降率为84.5%;药后10 d麦蚜降到15头,下降率为98.1%。处理C用药前共有559头麦蚜,药后1 d麦蚜降到189头,下降率为66.2%;药后4 d麦蚜降低到81头,下降率为85.5%;药后10 d麦蚜降低到17头,下降率为97.0%。处理D用药前共有738头麦蚜,药后1 d麦蚜降低到354头,下降率为52.0%;药后4 d麦蚜降低到238头,下降率为67.8%;药后10 d麦蚜降低到40头,下降率为94.6%。CK用药前共有542头麦蚜,药后1、4 d并未降低,反而有所增加;药后10 d时有所降低,降低率只有36.5%。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4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穗蚜有优异的防治效果,用量270 g/hm2处理,药后4 d防效达85.4%,药后10 d防效达97.0%;8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90 g/hm2处理效果次之。试验各处理区小麦生长正常,施用4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生长无不良影响。
建议防治小麦穗蚜时使用4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70 g/hm2,防效优异[3]。施药适期掌握在麦蚜发生始盛期、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时,施药时注意喷雾均匀周到。
4 参考文献
[1] 毛作林.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棉蚜药效试验[J].农村科技,2018(11):34-35.
[2] 薛鹏.小麦蚜虫绿色防控技术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2019(4):11.
[3] 席春虎,雷长武.5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对比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增刊2):83-84.
[4] 孙斌,王素平,张志刚,等.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6(36):50-51.
[5] 于晓庆,张帅,宋姝娥,等.小麦蚜虫对六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及田间药效评价[J].昆虫学报,2016,59(11):1206-1212.
[6] 王雍家,熊永旭.5种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20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