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安全、成功率高且创伤小的治疗技术。其中最常使用的手术路径以桡动脉和股动脉为主。股动脉比桡动脉粗,且穿刺的走向较直,在复杂的冠脉病变中显得尤其重要。经股动脉穿刺属于一种微创手术,但在穿刺后仍会造成血管损伤,而血管损伤引起的血管并发症容易给患者增加痛苦,甚至是死亡。为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率和危害,术后的护理干预及术后观察尤其重要。本文经股动脉行PCI术后的临床护理研究进行概述总结,希望能为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以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良好。
【关键词】经股动脉;PCI;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9..02
我国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人口的大国,尤其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等原因,进一步增加了普通人群发生或复发急性心梗的几率[1]。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新增患者50万例,累计患者超过200万例,多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主。在治疗方法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具有效果迅速等诸多优势,尤其在患者病情非常危重的情况下,成为许多医院首选的治疗方案。在护理工作方面上,以往护理方法和流程较为简单,即主要针对手术过程开展护理。但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科发展,护理手段日益完善,尤其是心理护理环节的插入,有效提高了患者手术的成功率[2]。
PCI手术的路径可分为股动脉和桡动脉2种途径[3]。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transfemoral intervention,TFI)检查及治疗,操作方便、快捷,是目前冠脉介入手术常用路径。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最为常见的是血肿和局部出血。为了减少血管并发症,首先要降低对血管造成的不正常损伤,然后在术后要加强护理干预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护理对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伤害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经股动脉行PCI术后的护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赵娜[4]以35例行经股动脉途径PCI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生命体征检测、心理护理、穿刺伤口护理和皮肤肢体护理四个方面进行术后护理研究,研究发现,将患者送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对其临床指标加以监测并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后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卧床时间,患者的舒适度明显增加,一定程度上减少了PCI手术术后护理工作量。
学者陈宏伟[5]等研究了不同压迫止血方法对经股动脉PCI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其选择60例经股动脉PCI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通过对观察组(壳聚糖止血海绵组)及对照组(股动脉止血器组)的对比,观察和评价了不同压迫止血方法对股动脉拔管止血效果、患者制动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目前临床PCI术后广泛采用的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的方法主要有徒手按压联合各种机械压迫装置及血管闭合器缝合止血。研究显示,传统手工压迫止血法不仅增加护士的劳动量和患者长时间制动的痛苦,还可能促发下肢静脉及肺栓塞,如遇患者肥胖或穿刺部位过高或过低等因素,会造成压迫困难而增加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随着各种机械压迫装置及血管闭合器的广泛使用,缩短了PCI术后患者卧床和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但其总体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仍然较高,而且价格昂贵、操作难度大,从而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成本耗竭。因此,根据患者危险因素选择操作简便、经济有效的新型股动脉拔管止血方法,有利于术后护理工作的实施[6]。其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止血效果均得到肯定,操作成功率100%,无严重血管并发症;但观察组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护士劳动时间,且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得出结论:壳聚糖止血海绵对PCI术后股动脉拔管止血作用确切,并发症少,节省人力,作为一种简便、高效、经济的新型股动脉置管拔管止血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代小霞[7]以80例经股动脉途径PCI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探讨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几点护理措施:①重点关注高危患者,评估并发症后产生的风险;②加强对术后患者的观察;③对患者及时采取护理干预,并做出诊断。并取得了良好疗效。
汪世军[8]等学者对经股动脉径路和经桡动脉径路PCI手术后的护理做了对比研究,其选取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患者两种路径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发生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研究发现,股动脉虽然具有动脉管径较大、穿刺容易成功的优点,但是股动脉的生理位置相对较深,且和股静脉伴行,介入术穿刺后压迫止血较为困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9]。另外,经股动脉径路PCI患者由于术后需要至少24 h肢体制动,患者术后卧床的时间相对于经桡动脉径路PCI患者相对较长,容易出现渗血、血栓等并发症,卧床时间过长还会造成患者腹膜后血肿及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10]。因此在对于经股动脉径路PCI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当密切监测患者介入术后下肢温度变化、患者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状况、穿刺处有无血肿出现、皮下有无淤血出現等。为防止患者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应对患者穿刺部位在24 h内给予冷敷,以减少渗血,若出现渗血或血肿现象,应当及时对渗血或血肿部位行加压包扎[1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就是通过使用心导管技术把冠状动脉官腔内狭窄或者闭塞的动脉管腔疏通,以此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一种治疗技术。随着PCI手术的广泛应用,术后血管并发症也引起较大的反响,特别是医护人员对此尤其关注。目前的股动脉穿刺是最为主要的操作流程,但在股动脉穿刺后没有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导致出现血管并发症的现象较多,主要是出血、血肿以及血管损伤等症状,若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会造成患者感染、失血性休克、残疾,甚至是死亡。因此,血管并发症不容小视,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手术的安全性,需在临床上引起高度重视。为了减少血管并发症,首先要降低对血管造成的不正常损伤,然后在术后要加强护理干预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护理对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伤害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 霞.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对临床预后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5,37(9):1406-1407.
[2] 蒋晓玲.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5,9(4):217-218.
[3] 李艳敏.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9):1771-1772.
[4] 赵 娜,沈 鸽.血管介入手术中动脉鞘直径与穿刺点血肿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9):846-847.
[5] 陈宏伟,高 燕.探讨不同压迫止血方法对经股动脉PCI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3):31-33.
[6] 杨月娥,刘素华,乔宪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出血的相關因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22(1):119-122.
[7] 代小霞.探讨经股动脉途径PCI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要点[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91):131.
[8] 汪世军,钱 钢,李 铮,等.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拔鞘管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5,7(4):364-364.
[9] 张 岱,陈兵阳.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4):3346-3349.
[10] 郑思炜.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外周血管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14):199-200.
[11] 张彩丽,汪晓灵,徐显春.心脏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78-79.
作者简介:邓飞飞(1988年-),女,壮族,广西靖西市人,护士,主管护师,本科,研究方向: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