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脊玉80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0-06-04 09:13程宏冯瑞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玉米

程宏 冯瑞云

摘要    玉米新品种脊玉809是由山西沁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在海南用自选自交系QF6792作母本,自选自交系QF468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本文介绍亲本系谱来源、品种选育过程及品种特征特性,总结产量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制种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脊玉809;选育过程;栽培技术

在玉米产量增长的诸多因素中,遗传改良的作用占35%~40%,宜通过选育玉米新品种及良种良法配套实现增产增收[1-5]。

脊玉809是由山西沁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在海南用自选自交系QF6792作母本,自选自交系QF468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8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80038)。该品种具有容重高、品质好、脱水快、活秆成熟、宜机收的特点,适合在山西省及东华北种植先玉335熟期地区推广。

1    亲本系谱来源及品种选育过程

1.1    母本QF6792来源及选育

1.1.1    材料来源。QF6792是用外引系ph6wc与7922杂交F1再回交ph6wc,经过5代自交选育而成。

1.1.2    世代系谱。ph6wc×7922(2006年冬)→回交ph6wc(2007年夏)→F1自交(2007年冬)→S1自交(2008年夏)→S2自交(2008年冬)→S3自交(2009年夏)→S4自交(2009年冬)→S5自交(2010年夏)→S6(2010年冬)→S6(性状稳定)。

1.1.3    特征特性。幼苗第一叶尖端为尖到圆,叶鞘呈浅紫色,叶缘浅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紫色。株高225 cm,穗位高85 cm,果穗筒型,穗行14~16行,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穗轴白色。

1.2    父本QF4687来源及选育

1.2.1    材料来源。QF4687是用外引系ph4cv与成687杂交F1再回交ph4cv,经过6代自交选育而成。

1.2.2    世代系谱。ph4cv×成687(2006年冬)→回交ph4cv(2007年夏)→F1自交(2007年冬)→S1自交(2008年夏)→S2自交(2008年冬)→S3自交(2009年夏)→S4自交(2009年冬)→S5自交(2010年夏)→S6自交(2010年冬)→S6(性状稳定)。

1.2.3    特征特性。幼苗第一叶尖端为尖到圆形,叶鞘呈浅紫色,叶缘浅紫色,颖壳浅紫色,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株高235 cm,穗位高55 cm,果穗筒型,穗行16~18行,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穗轴红色。

1.3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脊玉809玉米新品种是2010年在海南用自选自交系QF6792作母本,自选自交系QF4687作父本雜交,经过2011年田间鉴定试验、2012—2013年山西省多点品比试验、山西省2014年玉米春播中晚熟区预备试验、山西省2015—2016年玉米春播中晚熟区区域试验、山西省2017年玉米春播中晚熟区生产试验,通过专家组田间考察,并经指定单位进行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选育而成。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27 d,与对照相当,需活动积温2 750 ℃。幼苗第一叶叶鞘紫色,尖端圆到匙形,叶缘浅紫色。株形半紧凑,总叶片数21片,株高296 cm,穗位117 cm,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小到中,侧枝姿态直,一级分枝3.7个,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31.8 cm,花药(新鲜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22.6 cm,穗行数17.79行,行粒数41.2粒,籽粒橙色,粒型偏马齿型,籽粒顶端色橙黄色,百粒重40.2 g,出籽率86.3%。

2.2    抗病性

2015年、2016年经山西农业大学抗病性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丝黑穗病,抗大斑病,抗穗腐病,高抗矮花叶病,感茎腐病。

2.3    品质

2017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83 g/L、粗蛋白含量10.62%、粗脂肪含量3.49%、粗淀粉含量74.81%,籽粒品质优良,属于国家二级高淀粉专用玉米。

2.4    种植区域

脊玉809农艺性状优良、抗倒伏、活秆成熟、增产潜力大,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及东华北同一生态区推广。

3    产量表现

2015—2016年参加山西省玉米春播中晚熟区普密组区域试验。由表1可知,2015年平均产量12 810 kg/hm2,较对照先玉335增产4.8%,8点试验8点增产,增产点率100%。由表2可知,2016年平均产量11 955 kg/hm2,较对照先玉335增产5.2%,8点试验7点增产,增产点率87.5%。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2 382.5 kg/hm2,较对照先玉335增产5.0%,增产点率93.75%。

由表3可知,2017年参加山西省玉米春播中晚熟区普密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910 kg/hm2,较对照先玉335增产6.0%,8点试验8点增产,增产点率100%。

4    高产栽培技术

4.1    适期播种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当10 cm土层内温度稳定在10 ℃左右时即可抢墒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播种深度4~5 cm。

4.2    合理密植

经试验,该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6.0万~7.0万株/hm2,根据地力条件自主调节,采用40 cm∶60 cm宽窄行比等行距种植通风透光效果好,增强边行效应,增产抗倒。

4.3    防治病虫

用35%克多福或7.3%克戊唑种衣剂包衣,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该品种在茎腐病高发区慎用。

4.4    科学施肥

底肥施优质农家肥30 t/hm2、磷酸二铵750 kg/hm2,大喇叭口期(12片叶左右)追施尿素350 kg/hm2。

4.5    田间管理

在播种后出苗前,用38%莠去津悬浮剂3 000 g/hm2兑水450~750 L/hm2地表均匀喷雾,或用50%乙草胺乳油1 500~1 875 mL/hm2兑水450~750 L/hm2地表均匀喷雾封闭除草。在5~6 片叶时定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壮。

4.6    适时收获

目测90%以上的果穗苞叶变黄、松散,籽粒底部黑色层出现时即可收获。在外界温度适宜、品种不倒伏的情况下,适当推迟收获,可以增加产量和提高玉米商品品质[6-7]。

5    制种技术

5.1    选择基地

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基地周围交通便利、水利条件好,能保证及时灌溉。

5.2    安全隔离

制种基地要求≥300 m空间隔离,防止其他玉米品种花粉飞入造成混杂,保证种子纯度。

5.3    制种密度

密度以6.5万~7.0万株/hm2较为适宜。

5.4    播期行比

母本与1/2的父本同期播种,另外1/2的父本3 d后播種,可延长父本的散粉期,增加母本果穗的结实率,提高制种产量,父母本行比1∶6或采用“满天星”的制种方式。

5.5    去杂去雄

按照生育期进行严格的去杂去劣,采取摸苞带叶的方法去雄,去雄结束后割除田间地头的弱苗,可有效减少母本的自交率,提高种子纯度。

5.6    收获脱粒

适时收获,注意剔除父本和杂穗,及时翻晒降低水分,果穗水分降低到16%以下进行脱粒,可减少籽粒破损率[8-9]。

6    参考文献

[1] 《玉米遗传育种学》编写组.玉米遗传育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 王向东.玉米育种学的发展回顾及展望[J].玉米学,2004,12(增刊1):5-6.

[3] 贾志森,智建奇,郑联寿,等.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晋单4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玉米科学,2006,14(2):62-63.

[4] 刘纪麟.玉米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5] 刘宗培.玉米栽培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6] 程宏,郑联寿.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沃玉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42-43.

[7] 程宏,郑联寿.玉米新品种晋单75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示范推广[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0):1067-1069.

[8] 任志强,杨慧珍,肖建红,等.高产玉米杂交种‘晋单77选育及应用[J].农学学报,2016,6(4):16-19.

[9] 肖建红,任志强,杨慧珍,等.高产玉米杂交种‘盛玉688的选育及应用[J].农学学报,2018,8(5):1-5.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