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 张君玲
【摘要】目的 探讨在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期间三维CT重建技术运用可行性。方法 将我院2017年08月~2020年02月收治的68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34例):采用三维CT重建技术给予正畸治疗配合;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扫描方式给予正畸治疗配合;就组间阻生牙、牙骨变形、埋伏牙、牙缺失以及其他牙齿畸形检出率展开对比。结果 治疗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阻生牙、牙骨变形、牙缺失以及其他牙齿畸形检出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埋伏牙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三维CT重建技术有效应用,可实现口腔正畸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促进,对于埋伏牙检出率可以确保显著提升,最终实现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有效治疗以及预后。
【关键词】三维CT重建技术;口腔正畸治疗;牙齿畸形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7..02
近年来,人们针对牙齿整齐度、美观度、关注度呈现出较为显著增加,从而使得入院进行牙齿矫治患者例数呈现出显著增加,使得口腔正畸临床应用率呈现出尤为显著增加,此种情况下通过给予CT配合,对于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疗效提升表现出显著价值[1-2]。本次研究将针对口腔正畸患者探析三维CT重建技术运用可行性,以实现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有效治疗以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08月~2020年02月收治的68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34例):女12例,男22例;年龄区间为25岁~49岁,平均为(35.29±2.53)岁;对照组(34例):女11例,男23例;年龄区间为26岁~51岁,平均为(35.31±2.55)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表现出较高口腔正畸治疗配合度;②均接受CT干预配合;排除标准:①表现出严重心脏肝肾器质性疾病的现象;②对于实验研究拒绝参与;就两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扫描方式给予正畸治疗配合,利用牙科X线机针对患者口腔五个角度实施投照以及曝光,设定70 kV、8 mA以及0.064 S曝光条件,针对患者扫描图像进行合理采集。治疗组:采用三维CT重建技术给予正畸治疗配合,就患者仰卧位采取给予指导,合理对患者展开CT扫描操作,对于患者上下颌骨认真完成扫描操作,控制1 mm层厚、200 mA电流、1 r/s扫描速度以及120kV电压。对于扫描工作认真完成后,对于原始数据进行有效重建,控制512×512矩阵以及0.6 mm设置间距。之后充分利用3D软件展开对应干预,利用多平面重建法、最大密度投影法以及表面遮盖法合理展开对应干预,期间需要通过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合理进行角度、窗位以及窗宽的调整,以充分显示具体位置。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阻生牙、牙骨变形、埋伏牙、牙缺失以及其他牙齿畸形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干预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处理,计量资料(阻生牙、牙骨变形、埋伏牙、牙缺失以及其他牙齿畸形检出率)行t检验,以“x±s”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阻生牙、牙骨变形、牙缺失以及其他牙齿畸形检出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埋伏牙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明显(P<0.05),见表1。
3 讨 论
临床针对患者在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期间,三维CT重建技術的有效运用,可以清楚显示患者牙体表面,对于检查方法呈现出的系列不足可以充分弥补,通过计算机针对牙齿等系列位置可以合理展开立体重建,最终确保医生通过对实际情况加以结合而合理展开口腔正畸治疗,使得正畸效果获得显著提升[3-4]。
本次研究发现,治疗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阻生牙、牙骨变形、牙缺失以及其他牙齿畸形检出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治疗组埋伏牙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明显,充分证明三维CT重建技术运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可行性,实现口腔正畸治疗效果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三维CT重建技术有效应用,可实现口腔正畸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促进,对于埋伏牙检出率可以确保显著提升,最终实现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有效治疗以及预后。
参考文献
[1] 廖 丹,侯 建.锥形束CT在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诊疗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09):42-44.
[2] 李增琪,孟宪锋.CBCT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对美观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9,9(08):101-104.
[3] 赵超越,陈文静.CT影像学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进展[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33(01):138-141.
[4] 孙少平.锥形束CT在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诊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7,41(03):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