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晨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江苏 南通 226001)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呼气时间延长等症状,可以通过治疗减轻症状,预后良好[1]。目前,在临床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中,多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2]。本文通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科室收治的6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研究,以探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雾化吸入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科室收治的6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均分为两组(n=30),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4(3.3±0.6)岁;观测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4(3.6±0.4)岁。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病情检查、饮食指导、呼吸道护理等;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①心理引导:医护人员可根据患儿接受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心理引导方式,如,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趣味性的语言向患儿介绍雾化吸入治疗的步骤、原理和注意事项等,耐心与患儿沟通,回答他患儿提出的问题,引导其心理状态朝着正面、积极的方法发展;对年龄较小,无法通过语言沟通的患儿,可给予其肯定、关爱的眼神,通过肢体接触、抚摸等方式,降低患儿的防备,提高其治疗配合程度。
②雾化吸入护理:雾化吸入治疗开始前,医护人员需在医嘱范围内配好治疗所需药物,行无菌操作流程;治疗过程中,患儿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保持膈肌下移,使肺充分扩张,以增加气体交换量;医护人员需将面罩紧贴患儿面部,垂直雾化杯,避免发生雾化液进入患儿眼内和药液倒流情况。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儿的观察,询问患儿感受,防止出现不良反应。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医护人员需轻拍患儿背部,促进患儿排出痰液,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及时用湿毛巾或医用湿巾抹净患儿面部,叮嘱家长给予患儿漱口或喂水。
③健康知识指导:在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医护人员需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知识指导,以培训、讲座或当面宣讲的形式告知家长需注意的事项,指导家长合理安排患儿饮食,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患儿的抵抗力,避免其接触动物皮毛、毛绒玩具、粉尘类物质等含有致敏作用的致敏源。另外,家长需注意患儿的保暖措施,预防呼吸道病毒性感染。
①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依据:显效:治疗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喘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30×100%。
②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包括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等。
根据SSPS19.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病例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P<0.05表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组间对比:x2=4.00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n)
护理后,对照组患儿的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依次为(7.8±0.4)、(8.5±0.6),观察组患儿的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依次为(6.5±0.6)、(5.9±0.5),两组对比依次为:t=9.874,t=18.233,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中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将药物以雾化形式被患儿吸入,直接做作用于患儿局部,使药效达到最好的应用,发挥其抗炎作用[3]。由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年龄较小,无法向成年一样配合接受治疗,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儿提升治疗效果[4]。在本次研究中,对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体可表现为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考虑到患儿的治疗效果,还从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方面入手,通过有效的饮食、运动指导,提升患儿的身体免疫力,在治疗效果和症状缓解方面,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雾化吸入治疗中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雾化吸入对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其喘息性支气管炎症状缓解时间,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