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时代光影

2020-06-03 17:29李东方陈坚
共产党员·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单位制度

李东方 陈坚

对中国人来说,“单位”是个耳熟能详的名词。两个人初次见面,往往会互相问“你是哪个单位的”。长期以来,普通中国人的命运总是和单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个人与单位之间有着说不尽的故事、理不清的情愫。单位制的发展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是个人命运与制度变迁的复杂交互,是时代投射在人们身上的光影。

单位制度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为尽快恢复生产,把城市里的消费人口变成生产人口,政府迅速建立起以单位组织为核心的新体制,以此来集中高效地使用当时极为有限的资源,并依靠这种严密的制度设计来推动国家的工业化建设。

1956年,随着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基本确立。在这一进程中,统购统销制度、土地无偿使用制度、公有住房的原则、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以及户籍制度等各项经济制度、社会管理制度逐步确立,一个以国家为本位、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单位为基本组织形式的社会由此形成。

作为国家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单位以国家正式职工为主体,按照一定的宏观结构,形成国家权力均衡机制的基本细胞。在计划经济年代,单位承担着政治控制、专业分工和生活保障等多种功能,并由此建立起包括党政机关制度、事业单位制度、国有企业制度及相关的干部人事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工资福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集合,具有政治、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功能。

可以说,在“一大二公”的经济结构中,单位成为控制国家经济命脉、保障和容纳文化和物质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实体。大大小小的单位遍布整个中国,几乎所有人都生活在不同的单位里。无论是生产的、行政的,还是事业的、服务的单位,均由上级组织来控制和管理,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所有的资源,包括收入、住房等物质性资源和奖励、晋级、升职等精神性资源,都由国家通过单位来配置。

“无所不能”的单位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期内,单位制度不仅是构成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项制度的基础,而且几乎与每个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在单位里,人们不仅得到了物质生活的保障,同时也享用了丰富的公共精神生活资源,单位社会的生活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常态。

单位为个人提供职业和社会角色。单位安排工作、制定岗位、派遣任务、考核业绩、评定工资等级及职称等,不但决定着一个人的经济收入,还决定了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人们办事常常需要提供证明,也就是由单位来证明职工身份和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譬如,当时年轻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首先要向单位打报告,由单位开一张介绍信,然后才能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同样,夫妻离婚也需要单位许可,无论是单位领导还是普通职工,办理离婚手续都需要提供单位调解证明。

由于普遍的低工资、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和社会服务产业匮乏,人们不得不在更多的方面依赖单位。单位几乎包揽了职工的人生:从住房、医疗、养老到食堂、澡堂、幼儿园,从提供上下班的交通车辆、采办年货到安置职工子女就业,单位变成了一个全能的小社会。位于北京东郊八里庄的京棉二厂,作为新中国第一个采用全套国产设备装备起来的大型棉纺织厂,在全盛时期有9个车间、1万多名员工,食堂、宿舍、电影院、医院、运动场、学校等各种生产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工厂为职工子女提供了从幼儿园一直到中学阶段的全部教育功能和设施。有的企业不仅设有派出所,甚至还有火葬场,只要单位效益还不错,不仅职工本人,就连职工家属的生老病死都有保障。

在那个年代,所谓的“跳槽”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单位都没有自主接收员工或放走员工的权力。对个人而言,离开单位,不但失去了社会角色和地位,就連出门住宿都不可能,因为没有工作证或单位介绍信,就没有任何正式经营的旅社或招待所肯接纳。

“单位制”走向解体

改革开放前,通过“单位保障”这一独特的城市保障形式,国家成功地将庞大的人口有效地纳入了社会调控体系之中,迅速稳定了人心,推动了生产恢复和发展。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原来单一的公有制形式逐步被多种形式的所有制代替。多种所有制主体的出现,使原有的单位化社会受到了严峻挑战,中国人开始由“单位人”转向“社会人”。

在推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国家启动了就业制度、招工制度和用工制度等改革。1983年3月,全国第一家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沈阳人才公司诞生,此后,全国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相继成立,市场配置人才的雏形悄然形成。到20世纪90年代初,单位有了招工自主权,就业模式从劳动局分配变成个人和企业双向选择,本质上是从计划管理向市场调节转变。这些改革,彻底打破了以往“单位”的界限,原有的“单位制”开始消解。

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加速了“单位制”的快速解体。1984年,国家开始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199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建立;1994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1996年试点工作又扩大到40多个城市;1998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推开。在上海,1993年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随后这一制度又扩大到私企、外企等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群体,“退休工资”也变为“养老金”,不再到单位领取。1996年、1997年,上海先后实行了住院和门诊大病保障的社会统筹。之后,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相继出台,“五保合一”的“城保”制度基本形成。自由职业者可以为自己缴纳社会保险,失业女性生孩子也可领取一笔生活费补贴和医疗费补贴。这些全新的做法,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

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不再进行统一工资标准和增加工资的管理办法,转为由企业自主决定岗位设置和工资制度。政府倡导的“岗位技能工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与此同时,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上海从1993年在全国率先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另一项重要改革是劳动合同制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这一探索,到1995年底,企业基本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铁饭碗”彻底被打破,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开始形成,继而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主体——企业与劳动者。

随着住房自有化、就业市场化、社会保障社会化、后勤服务市场化等改革的实施,单位组织解决社会事务的能力在弱化,有些单位组织合并精简甚至撤销解散。另一方面,社会流动不断加快,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大量新成立的就业组织采取“非单位”的管理体制,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也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

由“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不仅是劳动者身份的变化,更反映了中国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是新中国沧海桑田历史巨变的一个缩影。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猜你喜欢
单位制度
夏朝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某些单位的制度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Coursebook Evaluation on College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