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2020-06-03 03:35颜久印马建锋
环境与发展 2020年4期
关键词:水资源污染

颜久印 马建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水资源开发已然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一项话题。而若是未能重视资源开发合理性与适宜性,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本文阐述了我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分析了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并探究了新形势下治理地下水开发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地下水开发;环境问题;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4-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4.037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the demand of peoples life for water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and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has become a topic of concern to all walks of life.If we fail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ationality and suitability of resource development,it will inevitably cause certai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groundwater, and probes into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groundwater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Groundwater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roblems;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地下水是人們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在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亦与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关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开发已成为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关键,但若是以不合理的方式进行资源开发,就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现阶段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与探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不断调整与优化开发方案,并提前制定针对性的环境治理措施,进而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1 我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从广义上看,地下水是存在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当中的水,从狭义上看则是其饱和含水层当中的水。我国相关文献中提出地下水是地表以下的多元化重力水。2018年水利部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地下水资源量为8 246.5亿m3,相较于前两年8 854.8亿m3、8 309.6亿m3水资源量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而2018年全国供水量高达6 017.86亿m3,其中地下水源供水量976.4亿m3,占比为16.2%。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现阶段我国400个以上的城市水资源主要来源为地下水,尤其是在北方地区,65%以上的生活用水均来自于地下水。相较于地表水资源来说,地下水资源自我恢复周期较长,地下水具有敏感性、多变性的特点,尽管现阶段我国已经展开了全面监控地下水污染源治理的工作,但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其重视程度还远不如土壤治理。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我国多个城市,如西安、上海等,均发生地面沉降的现象,而归根结底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在于地下水超采或者开发不合理。

2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2.1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大量研究表面,若地下水长期处于“开采量>补给量”的状态,则必然会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2015年,济南新闻电视台报道,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全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在5d时间内跌破27.60m红色警戒线,而水利局则表明应当采取应急措施,实施封井保泉工程,降低地下水开采量,并启动大型工业企业水源置换项目,以此来逐步缓解水位下降情况。2013年新疆水利厅表明,截止年末昌吉回族自治州地下水位呈现出了下降趋势,该州共设有99个动态检测点,其中69个监测点的水位均出现水位下降现象,而所涉及的地域面积占比高达87%左右。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在于开采量与补给量严重失衡。用水数据显示昌吉回族自治州2011~2013年地下水开采量逐年上涨,其中农业用水占比高达84%以上,其中阜康市、奇台县水位下降速率每年1.3m。除以上地区之外,全国各地均出现水位下降现象,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以上述济南地区为例,因当地水位下降问题未能及时解决,趵突泉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了一定影响,致使景区经济效益难以得以有效提升,限制着城市经济发展。

2.2 地面沉降现象严重

地下水开采不合理会改变地下水压力,出现压缩反应,进而引起地面沉降现象。2016年,北京市相关专家研究表明因长期处于地下水过量开采状态,局部地区地面沉降现象极为严重,其中北京东部地区沉降趋势最为明显,通过雷达卫星检测,发现每年平均沉降量高达10cm。截止2012年底,北京平原地区有4 000km2左右的土地地面沉降大于10cm。近些年,在各项开采制度约束治理措施有效实施的共同作用下,北京市地面沉降问题有了一定的缓解,如2014年实行“南水北调”工程后,地面沉降趋势明显降低,预估于2025年就可实现水位回升。而针对以上问题,北大某一院长呼吁应当尽可能减少地下水开采,并同步对水资源展开全面保护,居民也必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地面沉降会引发城市规划失真、房屋大面积开裂等隐性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危害。地面沉降是一个持续的变化过程,因此现阶段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探索更为适宜、更为高效、更为全面的挽救方式,逐渐化解城市出现的问题。

2.3 出现海水入侵问题

由于过度开发,海水直接进入到地下水资源系统当中,使其水质发生变化,也对人們的健康安全造成一定威胁。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中表明,因地下水过量开采,海水以地下漏斗为载体侵入土壤,滨海局部地区海水入侵问题加剧。通过调查与分析,渤海地区某一农村地区为获得水资源极其密集地打了400多口井,若浅井难以取到淡水,则越打越深,最深可达100m。2015年,新华社报道中国渤海沿海平原地区出现严重的海水入侵问题,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4 地下水资源被污染

在过度开发的影响下,水资源动力逐渐发生相应变化,致使地面上大量污染物直接进入到地下水资源当中,形成较为严重水质污染问题。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阶段仍旧有90%以上的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以上的污染较为严重。这一污染问题的主要形成因素为:第一,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过度,出现水位下降现象,导致海水入侵直接污染水资源;第二,工业三废等有害物质随着水动力进入到水体以及土壤当中,造成直接性污染;第三,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等随着水动力渗透于地下,其中有害物质使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地下水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有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质量、破坏整个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等。而污染问题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从源头开始预防。

2.5 土壤盐碱化较严重

土壤盐碱化问题集中于我国西北地区,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因素也是开发不合理。土壤盐碱化情况下,土壤当中会直接出现白、青、红色霜,而颜色的逐渐加深直接反映土壤盐碱化的严重程度。2017年,甘肃日报表明,截止年底甘肃省土地盐碱化问题逐渐加剧,造成1×105t以上的粮食损失,多处地区农作物绝产。这一严重问题的诱发因素可分为多种,其中最为明显的应为灌溉不当。在常年不合理灌溉的作用下,土壤中大量盐分随着灌溉水分的蒸发等过程上升至地表,最终留在土壤表层。另外,新疆地区也是我国土壤盐碱化问题极为严重的“典型地区”,据统计该地区盐碱化土地面积与可重视利用的面积相当,若是未能及时解决并处理这一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

3 新形势下治理地下水开发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回补地下水,充分利用可地表水资源

为了有效治理北京、河北等地区较为严重较为地下水环境问题,应当采取回补地下水的方式,主要以田面蓄水、沟网蓄水等为核心,在此方式的作用下有效减缓各项环境问题。例如,2019年相关报告显示河北省于2018年9月份开始了相应的试点工作,直至2019年8月份,已经完成了补水13.9亿m3的工作量,并逐渐扩大着地下水回补的影响范围。此项试点工作一方面促进了河道的清洁畅通,另一方面也逐步恢复了河湖的生态功能。再如,2019年新华社报道显示,截止10月底,通过实施“南水进京”工程,北京平原地区地下水已经回升了2.88m,并完成了补水14.8亿m3的工作量,这一回补性的工程极大促进着北京地下水源的休养生息。

3.2 优化管理模式,禁止不合理开采行为

要想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优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以及意义。首先,应当在开发地下水之前对地域情况、环境情况、土壤情况等多项内容展开全面的调查,并制定更为适宜科学的规划方案;其次,应当充分了解地域水文地质,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来预测各种可能会发生的环境问题;再次,应当加强对现有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避免出现因不合理开采造成污染的问题,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更为严格的约束此类不合理行为。

3.3 加强监测工作,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加强监测工作是有效治理环境问题的必要前提,因此相关部门应当从水位、水质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地下水水资源监测,确保地下水开发的科学性与适宜性。现阶段,在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水资源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难以达到既定的标准要求,仍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新形势下,必须对这些因素展开深度剖析,加强监管力度,引入国外的先进监测技术以及监测系统,从根本上完善监测体系建设,使相关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展开综合性的监测与管理。2019年我国在引进并自主开发先进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逐渐加快了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步伐,现今已经完成了自动监测设备安装工作,并在多个地区内形成数据资源共享的平台。这些监测设备充分利用了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具备北斗卫星通信的功能,并应用于新疆、内蒙古等偏远地区。

3.4 解决污染问题,创造更多淡水资源

首先,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定点净化的方式来针对性地处理不同的污染物,如可以在污染地区开井,并加入无污染的化学药品来使有害物质得以沉淀,达到清除水中无机杂质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生物分解来清除水中的有机杂质,达到环保的效果。其次,相关部门可以采取空气隔离的污染治理方式,主要是指将地下水资源中含有的有机杂质散发至外界环境,以此实现分离与净化。再次,亦可以采用离子交换的治理方式,结合先进高科技技术来实现硬水软化、咸水淡化等。

3.5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大众环保意识

要想全面确保地下水资源开发的适宜性与合理性,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此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升大众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够切实认识到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开发水资源已经成为保障生活的必要前提。同时,通过宣传使大众可以做到节约水资源,并从可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对地下水资源展开更为实际的保护。

4 结语

新形势下如何展开合理的地下水开发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一项话题。因此,现阶段相关部门应当充分认识我国水资源开发现状,全面了解其引发的各项问题,并从回补地下水、充分利用可移动资源,优化管理模式、禁止不合理开采行为,加强监测工作、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解决污染问题、创造更多淡水资源,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大众环保意识等方面做起,不断探索有效的治理对策,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为人们提供更为适宜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推动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黄敬军,张丽,缪世贤.江苏省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4,25(04):101-107.

[2]冀瑞君,彭苏萍,范立民,赵雅楠,李成.神府矿区采煤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以窟野河中下游流域为例[J].煤炭学报,2015,40(04):938-943.

收稿日期:2020-01-09

作者简介:颜久印(1987-),女,汉族,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危险废物管理。

猜你喜欢
水资源污染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
洗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