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戍边人群体印象影响因素研究

2020-06-03 03:12尚斌王育丞胡宝华
青年时代 2020年8期

尚斌 王育丞 胡宝华

摘 要:本文重点研究了生活在新疆的普通群众、大学生、人民教师、屯垦戍边人等多类人群的生活现状及其印象,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考察新时代戍边人对于新疆维稳戍边事业的积极影响及现状。课题组以第一师阿拉尔市为起点,走访全疆14个师市、团场,进行实地访谈与发放调研问卷,以调研到的40余位新时代戍边人典型与300位新疆民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目前,对于新时代戍边人的群体印象差异主要与年龄、族别、独生子女、户口是否在兵团、家庭情况、婚姻状况已婚、政治面貌、父母婚姻、父亲职业、母亲职业、父亲学历和母亲学历等因素有关,且父母学历越高对于新时代数戍边人的印象越好。

关键词:新时代戍边人;群体印象;SPSS分析

一、引言

戍边人由来已久,但是对于当今时代而言,戍边人这一群体的演变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刻板印象是阻碍新疆群众思想解放与疆外群众认知新疆的重要壁垒。

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新闻工作者李普曼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并且迅速成为心理学与传播学进行研究的热门领域。深层涵义是指人们对于某一社会类别所认知的共同属性观念[1]。当刻板印象被激活时,受到威胁的群体学业能力水平会下降[2]。国内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发现,不在边疆生活的汉族群众对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是持有刻板印象的,这些刻板印象在内容上通常存在明显的消极成分[3][4],需要认真对待。当下通过研究新时代戍边人的群体印象及其刻板印象的影响因素,并发现所存在问题,对于传承与弘扬“兵团精神”“老兵精神”“胡杨精神”,打破对于新疆维稳戍边事业不利的刻板印象及培养新一代、新时代戍边人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设计

本文借助SPSS软件选取个体特征对新疆印象进行分析,选取最积极向上的内容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特征进行交叉数据分析;从年龄、族别、独生子女、户口是否在兵团、家庭情况、婚姻状况已婚、政治面貌、父母婚姻、父亲职业、母亲职业、父亲学历和母亲学历几个方面对新疆的印象进行分析[5]。

在接受调研的300名样本中,64.6%为男性,35.4%为女性,小于25岁的占25.7%,26~35岁的占27.5%,36~45岁的占23.4%,46~55岁的占20.4%,其余为大于55岁的中老年人群。调研对象基本上平均分布在青年这一群体,且汉族比例为85.2%,其他民族占14.8%,符合当前各兵团乃至全疆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样本中的家庭住址发现:52.9%生活在农村,47.1%分布在城镇,基本上反映了城镇与农村两方居民的真实想法。

在样本所反映的家庭信息中:38.3%为独生子女,61.7%为非独生子女,且独生子女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的样本中。对样本受教育情况分析可得:10.1%的文化程度为小学,22.4%为初中,17.2%为高中,23.9%为专科,占比最多的是本科及以上,占26.5%。样本中有普通学生、高中教师、地方干部、普通农民、兵团职工等大部分人群,采用不记名封闭性纸质问卷,较为理性地反映了各个样本的真实情况。

三、样本交叉表分析

(一)新时代戍边人群体印象在年龄结构上的差异

被调查者年龄越小,对新疆的印象(淳朴、聪明、热情好客、大方、善良)越好,具体如表1所示。

(二)新时代戍边人群体印象在各项影响因素中的差异分析

在族别结构上的差异:被调查者族别中无论什么民族对新疆印象中“保守”的印象都好。在独生子女结构上的差异:被调查者中,不是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且对新疆印象中“聪明”“热情好客”“大方”“善良”的印象更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人数占少数,但对其印象也是一样好。在户口是否在本团结构上的差异:被调查者户口在本团人数居多,且对新疆印象中“淳朴”“强壮”的符合度高,户口不在本团的人数较少,但是对以下印象符合度都高。在家庭情况结构上的差异:被调查者家庭情况中有1~2个孩子的对新疆印象中“强壮”的印象更好。在已婚配偶地域结构上的差异:被调查者已婚配偶地域中当地人对新疆印象中“聪明”的认同度更高。在政治面貌上的差异:被调查者政治面貌中群众与中共党员对新疆印象中“淳朴”“聪明”“保守”“善良”的印象更好、更符合。在父母婚姻状况结构上的差异:被调查者父母的婚姻状况以首婚居多,对新疆印象中“强壮”“善良”的认同感更强。

四、新时代戍边人群体印象影响因素分析

如表2所示,团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团场资源短缺,有46.3%的人认为团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农业生产技术,只有8.5%的人认为团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社会治安不好,有21.3%的人认为团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团场干部素质低,有27.9%的人认为团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团场职工负担重,有32%的人认为团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体制不灵活,有9.6%的人认为团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其他方面(部分)。

五、新时代戍边人群体印象的研究结论

新时代戍边人群体印象的调查显示:虽然有些人对新疆的印象有个别的看法,但是整体趋势良好,对新疆的印象呈现好感度上升态势;新时代戍边人群体印象受家庭条件、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偏大。

参考文献:

[1]王沛,贺雯.社会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70.

[2]金盛華.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41-144.

[3]高承海,侯玲,万明钢.民族接触促进跨民族互动的心理机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30-35.

[4]金光耀.边疆少数民族在内地媒介的呈现:基于刻板印象视角的分析[J].视听,2019(9):123-124.

[5]胡宝华,马爱艳.大学生家庭特征对专业选择行为影响研究——以塔里木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9):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