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沁 周力
摘 要:艺术类本科院校相比一般本科院校来说,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尽管一般本科院校也设置艺术类课程,但是其专业性相比艺术类院校较差,这就促使艺术类本科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学校需要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整体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主要阐述艺术类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内涵,分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探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为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艺术类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体系架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1-00-04
0 引言
教学质量是本科院校办学、发展的基本和关键。教学成果是教学质量的一种体现,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更体现在学生的就业情况、教学反馈、人格塑造中。只有教学质量得到保障,才能促进学校各方面取得良好的发展。在时代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如何提升艺术类本科的教学质量,构建良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每一个艺术类本科院校需要研究的方向[1]。
1 艺术类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为了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完成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此产生。在艺术类本科院校中,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整合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促使其形成能够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并实现质量提升的有机整体。通常艺术类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内部保障体系和外部保障体系,这两部分能够对学校整体教学系统进行全面、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进而完成预定好的教学目标[2]。其中,内部保障主要是深入艺术类本科院校实际教学中进行分析,分析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并开展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外部保障主要是保障艺术类本科院校学生就业情况、个性发展、综合能力等。学生的表现是教学质量的最大体现,加强对学生质量的管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教学质量。
2 艺术类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
2.1 共性问题
基本所有艺术类本科院校在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比如,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构建缺乏完善性,未明确各岗位职责和责任目标,体系构建没有覆盖在教学全过程中,质量标准只根据规章制度开展,注重形式,标准并不完善,体系构建没有激励效果等。
2.2 重视艺术教育个性培养
艺术类本科教育自身具有较强的特殊性。院校中的师生长期开展艺术创造、设计等,思维较为活跃,而且感情色彩较为丰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呈现出特立独行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提升学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发展,却忽视了高等教育呈现出来的共性问题。一些艺术类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自由发展,出现一些制度规范管理形式化较强,执行难度较大的情况,导致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2.3 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监控难度加大
通常艺术类本科院校在教学和管理方面过分关注学生的创作成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师徒指导和传承方式,导致教学过程监控难度加大,而且也没有设置良好的评价机制。再加上艺术类本科自身教育艺术性较强,也呈现出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对教学过程监控和评价的要求会更高。
2.4 缺乏质量分析
艺术类本科院校构建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能够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分析,通过质量分析,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判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一些艺术类本科院校并没有提高对质量分析的重视程度,教学质量保障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较为分散,缺乏关联性,导致一些数据资料无法得到合理利用或实现共享。同时,现有数据资源依旧是资源类数据,没有将学校教学质量呈现出来,影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功能。
3 艺术类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3.1 确定教学质量目标
教学质量目标的确定是艺术类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整体方向,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能够助推教学质量取得预期的效果。艺术类本科院校需要严格根据高等教育办学标准、基本要求和教学规律,建立符合院校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3]。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将学院设置、专业设置等结合起来,确定符合艺术类本科院校的艺术个性发展鲜明、知识面领域宽阔、综合素质全面、创新创造能力较强等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其次,结合教学成果,制订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等,根据方案开展教学活动。最后,以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开展效果作为教学质量目标,进而开展质量保障工作。
3.2 制定教学质量标准
艺术类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质量标准的内容,以学生能力和素质发展为根本,促使艺术类本科教育从教师教学转变为学生学习,并建立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实现日常监管和定期评价的有机结合。在具体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的过程中,要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对课程大纲进行优化,从理论知识教学、艺术实践、考试考核、毕业展示等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将艺术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教育质量的价值发挥出来[4]。同时,还需要结合艺术类本科学科专业、教学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开展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实施课堂教学和展示表演结合的方式,这适用于舞蹈、戏曲、音乐、小品、表演等专业;实施名师和工作室开展结合的方式,这适用于书法、现代画、雕塑、中国画等美术类专业中;实施产业、学习、研发、实用相结合的方式,这适用于艺术设计专业。另外,要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不同的教学质量标准,实现分类别管理,并有效掌握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点,增强教育效果。
3.3 教学资源保障
针对艺术类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重点对教学资源进行保障,结合院校各个专业的特点、优势、资源需求等,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第一,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重点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采用学术研究、定期培训、教师评选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藝术创造能力。还可以充分掌握各艺术专业教师的特点,采用激励和约束的方式,提升师资队伍质量。第二,不断优化并完善教学资源的薄弱环节,采用科学统筹规划的方式,合理分配学校现有资源,将教学资源的价值发挥出来,并利用专业优势,实现社会资源有效拓展,为艺术类人才培养奠定基础[5]。
3.4 教学质量监控
艺术类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在于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监控质量会直接决定院校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估。对于艺术类本科院校来说,要想保证教学监控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可行性,就需要结合专业、学科特点,掌握艺术类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重点对艺术类教学的过程进行监控,并在监控过程中不断研究适合院校专业发展的教学质量监控方式,从而建立一套具有完整性、合理性的艺术类人才培养监控模式。同时,为了避免艺术类院校重点对结果进行监控评价,就需要对教学质量监控增加即时性监控评价以及阶段性监控评价。其中,即时性监控评价是由专业课教师发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能够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进自身教学方式。阶段性监控评价主要是由学校管理人员在一学期结束时,开展全校范围内的教学监控和评价,学生之间、教师之间进行互相评价,而且学校领导干部可以采用听课的方式,对教学评价的真实性进行考证。具体教学质量监控构建从以下方面入手:
3.4.1 不同专业教学实施分类监控
第一,只有保证艺术专业教学具有秩序性,才能确保艺术类本科教学质量和效益。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教学集中监控中心的方式,利用视频监控,对各个校区、教室教学情况进行动态性的监控。这样能够实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掌握课堂教学秩序。第二,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监控,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以目前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为标准,调整艺术类课程安排情况,确保课程设置能满足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实践的要求。第三,采用课堂总结的方式,将教学检测推广到各个专业教学中。例如,针对音乐、舞蹈、影视表演等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可以采用实战演出汇报的方式;针对美术绘画、艺术设计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可以采用作品展示、设计展示的方式进行。利用展示促进教学,进而提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通和交流频率,实现对各类专业课程的有效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4.2 毕业环节监控
艺术类本科院校在毕业环节的监控考核,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还要能够结合专业要求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创造和毕业设计展示等。毕业环节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成果展示,能够有效将学校艺术类人才培养的质量呈现出来。因此,艺术类本科院校需要提高对毕业环节监控的重视程度,制定具有专业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监控内容要符合专业特点,由师生共同记录,并进行指导,定期开展总结和汇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同时,在长达一年的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要对学习过程中进行总结,通过毕业环节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促使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创造、设计以及论文写作等[6]。
3.5 教学质量反馈
教学质量反馈是艺术类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最后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通常在实施教学之后,质量反馈重点体现在师生座谈反馈、学生科研获奖、毕业升学和毕业就业、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反馈等几个方面中。
3.5.1 师生座谈反馈
师生座谈反馈主要是邀请教师和学生一同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思考。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提出的建议,对教学手段、内容等进行更新,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3.5.2 学生科研获奖反馈
学生的科研获奖情况能够直观地将学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效果反馈出来。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为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社会上逐渐举办了各种专业比赛和科研活动等。艺术类本科院校逐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比赛和活动,这样能够有效将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出来,并促使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得到成长[7]。
3.5.3 毕业升学和毕业就业反馈
学生毕业后的升学和就业情况,是艺术类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和效果反馈的重要体现。现阶段,一些艺术类本科院校坚持采用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在课外实践中也紧紧结合社会发展要求,通過教育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毕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3.5.4 社会和用人单位反馈
艺术类本科院校学生在毕业后通常会进入和专业相关的行业工作,有些学生会成为行业的骨干精英,还有些学生能够成为企业领导,在自身专业领域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正是艺术类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另一种体现。在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毕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及时获取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反馈,进而将这种反馈应用于教学改革中,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8]。
4 结语
艺术类本科院校承担艺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艺术类本科院校需要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从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资源保障、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反馈等环节入手,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只有做到这样,艺术类本科院校才能结合社会发展以及社会需求,不断对教学方式、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和创新,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在高等教育中处于一定地位,实现长远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权美兰.民族院校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当代音乐,2019(12):46-47.
[2] 周丽洁,杨勇.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9(22):45-47.
[3] 孙明岳.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1):114-115.
[4] 魏晓亮.四个先行:艺术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基础工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9):128-129.
[5] 阮琼刚.地方本科院校艺术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5(05):65-67.
[6] 朱天.艺术类院校常态化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J].美与时代(中),2017(04):105-106.
[7] 王芳.地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构建的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03):144-147.
[8] 倪洁.“影视艺术院校本科教学水平质量保障和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01):134-137.
作者简介:温泉沁(1973—),女,广东肇庆人,研究生,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艺术教育。
周力(1970—),男,云南楚雄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