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利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西文兴村的柳氏民居
柳宗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哲学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河东先生”。
柳宗元字子厚,生于唐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卒于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 年),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是唐代河东三大名门望族之一的河东柳氏后人(其他两个分别是河东薛氏与河东裴氏)。柳宗元先祖世代为官,高伯祖柳曾为宰相,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都做过县令。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职。山西河东地区即现在的运城市,位于黄河中下游,这里是炎黄故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自古土地肥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尤其唐宋以后,朝廷重臣、诗人和文学家层出不穷。如王勃、王维、王之涣、柳宗元、司马光等名士大家,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声名显赫,无论在政坛还是文坛,都地位极高。
柳宗元有一首著名的诗叫《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极具意境和画面感的诗读来感觉犹如是在看一幅意境幽邃的写意画。空旷和孤独充斥着整个世界,柳宗元内心的孤寂与万籁俱寂的雪野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和谐共存,但却足以让人感到凄凉和无助。尽管“独钓寒江雪”仍然能映射出作者不惧严寒,企图跳出尘世的最后一丝无奈和抗争。这其实就是柳宗元对自己一生的写照。一生壮志负胸,却屡屡受挫,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却始终支撑着柳宗元一路行走。
柳宗元的知己兼同学韩愈描述他“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公元793 年,21 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在为父亲守孝三年后。公元796 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公元798 年,26 岁的柳宗元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上)。公元801 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正六品)。公元803 年十月,柳宗元奉调进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从此进入了权力中枢。对朝廷上层的人物和架构了解更广泛,更深刻了,当然对当时政治的黑暗腐败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公元805 年元月,唐德宗驾崩,顺宗即位后,柳宗元与当时颇受皇帝器重的王叔文等重臣政见一致,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唐德宗时期,有很多前任皇帝逐年留下的积弊,如唐玄宗任用宦官当政擅权、唐肃宗放任藩镇割据、独霸一方,中央集权受到挑战,朝廷上下整日声色犬马,沉湎享乐等等现象,还有永无休止的朋党之争。这些都大大削弱了国力,苦寒了百姓。柳宗元与王叔文等有识之士决心推行革新,去除积弊,遂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推行政策抑制藩镇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废除宫市,罢黜雕坊、鹘坊、鹞坊、狗坊、鹰坊的宦官(称为五坊小儿);贬斥贪官污吏;整顿税收,废除地方官吏和地方盐铁使的额外进奉,并试图收回在宦官和藩镇手中的兵权。然而和大部分改革者的结局相仿,这次永贞革新仅仅进行了一半,便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疯狂反扑,偏偏老天又不长眼,唐顺宗的病情加重,宦官集团与保守派朝臣联合外藩,直接向皇帝施加压力,要其引退。病入膏肓的唐顺宗被迫禅让帝位给宦官拥立的太子李纯,史称“永贞内禅”。唐宪宗李纯一即位就以暴风骤雨般节奏向改革派下手,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不久被赐死,与其相关的一干人马全部遭贬职流放。前后百余日的永贞革新宣告失败。柳宗元自然也未能幸免,被贬为邵州刺史,结果在路上还未到任又被一纸加贬,降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十年期间,柳宗元闲职在身,每日寄情山水,倒是没有因官场之事自暴自弃,反而是刻苦用功,读书写作,“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文笔风格日臻雄厚凝练,写出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为中国散文史留下了华丽的一笔。
元和十年(公元815 年)1 月,柳宗元和一起被贬的同事接到诏书,要他们立即回京。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长安。在长安,原本以为可以重新为朝廷效力的柳宗元没有受到重用,刚刚燃起的一丝希望瞬间又化为泡沫。朝廷中的保守派余孽坚决反对启用这批改革派。3 月14 日,柳宗元被改贬为柳州刺史。在京城度过难捱的一个月时光后,柳宗元从长安出发,赴柳州上任。他也许不会想到这一去将是终点站,刚过不惑之年的柳宗元从此将在远离故土千里之外的蛮夷之地走完自己短暂失意的人生。
然而柳宗元没有就此沉沦,中国士大夫“宠辱不惊”“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格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得益于能诗善文的父亲和信佛的母亲养成了他“统合儒佛”思想,也造就了他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三个月后,柳宗元来到了柳州。那时候西南边陲多为少数民族地区,当地乡民没有受过传统中华文化熏陶和培育,风土人情都风格各异,基本属于未开化状态。柳宗元在柳州期间,废除了一些落后的明显带有原始部落特征的野蛮习俗,积极推行朝廷政令,推行发扬中原先进文化,使得当地少数民族都逐渐接受信服了主流文化和礼俗的影响。当时柳州沿袭一种残酷的风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沦为奴婢。”柳宗元发布政令,“革其乡法”,使得那些沦为奴婢者,仍可出钱赎回。政令中制定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已经沦为奴婢的人,在为债主服役期间,都可以按劳动时间折算工钱。工钱抵完债后立即恢复人生自由,回家与亲人团聚。这一举动受到贫困百姓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
柳宗元在破除旧习的同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决定标本兼治,致力于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身体力行地改变岭南的蛮荒愚昧。他先从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入手,亲手创办众多乡村学堂。除了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少年儿童读书求学,一有时间,他就敞开州府大门,接纳青年学子的访学,亲自为他们授课。接着,他又针对当地迷信落后的习俗,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同时推广医学,培养医生,提升百姓的健康水平。
从公元815 年6 月柳宗元被贬柳州,到他819 年病亡,只有四年时间。这四年他兴学育民,除弊革新,教化乡民。改变了当地陈旧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同时把中原先进生产观念推广于此,可谓恩泽百世,流芳千古。他使从来不敢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世世代代靠天吃饭,靠喝雨水和河水长大的柳州人,从此喝上了干净而甘甜的地下水,这不得不说是柳州人民的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喝水方式的改变是生活方式改变的反映,从而也带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更新。柳州城外有着大片大片的荒地,柳宗元以父母官的身份,号召组织乡间的闲散劳力,开荒垦地,种树种菜,鼓励发展生产。有了足够的土地才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蔬菜,人民的生活才能走出饥饿和贫穷。在柳宗元的努力下,柳州可耕种土地面积大增。柳宗元还重视植树造林,亲自参加植树活动。柳宗元在位期间,整治街巷,修筑庙宇,并开发了不少自然景观。
公元819 年(元和十四年),唐宪宗实行大赦,在河东老乡裴度的说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京。但是,柳宗元没能等到那一天,十一月初八,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 岁。柳宗元一生清廉,身无旁物,只留下两个幼儿,老大尚不足四岁。翌年遗体回乡安葬,费用竟然还是河东老乡、观察使裴行立所资助的。340 年后的1158 年(绍兴二十八年),宋高宗因惜其才,加封为文惠昭灵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