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马红梅
龙头企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2019年,贵州省新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8家、增长211%,新引进省级龙头企业74家。目前,全省投资坝区农业的龙头企业已达189家。
村民忙采茶,茶企忙加工。
自2月10日第一家茶企复工复产以来,普安县15家茶叶龙头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目前,这些企业已完成茶青产量447吨、产值4649.5万元,干茶产量99.3吨、产值5530.2万元。
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
近年来,贵州省各级党组织加强要素保障,优化企业服务,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外引进龙头企业,对内推动龙头企业融合发展,有力助推全省脱贫攻坚进程。
脱贫跑得快,全靠龙头带。
眼下,正值春耕关键期。遵义市汇川区招商引进的企业也纷纷上演“拿手戏”——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在地处团泽镇木杨村的五凤坝区,30余名村民分区域耕作栽种葱苗,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这是广东中红农业有限公司订单式农业生产基地春耕现场。
作为今年初汇川区投促局引进的农业龙头企业,广东中红农业有限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团泽镇合作,以5个坝区为重点,在春耕生产中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产业、市场农业、订单农业,提高每亩土地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接下来,汇川区投促局将进一步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有效助力全区14个坝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有利于开拓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是强农之举,富民之道,增效之策。
近年来,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脱贫攻坚战捷报频传,农业农村继续保持平稳发展良好态势,这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崛起密不可分。2019年,贵州省新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8家、同比增长211%,新引进省级龙头企业74家。目前,全省投资坝区农业的龙头企业已达189家。
1月15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2020年贵州将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0家、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2000家,建立牢固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稳定分享产业链各增值环节收益。
贵州全面组织各地以招商促脱贫,以营商保扶贫,进一步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力量!
复工复产的号角吹响以来,安顺市经开区按照“两场战役一起打、两个胜利一起要”的思路,党员干部勇于担当、超前谋划,积极采取“四送”方式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困难和问题,确保企业(项目)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截至2月18日,经开区32个重大项目、48家规模以上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均达100%。
连日来,黔西南州对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实行包保制度,县乡干部“一对一”包保企业,对企业复工复产进行跟踪指导,会同企业制定、完善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及时解决在复工复产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全州重点调度农业龙头企业227家已全面复工复产,复产率达100%。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型组织者、带动者和市场开拓者,在带领农民走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国际化和标准化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因此,重视引导和培育一批与农业、农民利益结为一体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尤为重要。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人才缺乏、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物流成本高昂等困境,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搭建与企业的“连心桥”。
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帮助龙头企业等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贵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以及降成本措施,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等。
在大方县东关乡恒大·地利扶贫蔬菜育苗中心,工人在忙着培育种苗。(王纯亮 摄)
不仅如此,贵州近期还印发《鼓励支持有关人员到贫困地区领创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助力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鼓励专业技能人才到扶贫一线领创龙头企业或合作社。
目前,全省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951家。
贵州曾经传统的农耕生产,已逐步向多元化、特色化、产业化农业转变,农民的发展道路宽了,钱包鼓了,生活美了!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近年来,一大批龙头企业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与农村资源优势、人文条件、经济基础相结合,“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不仅成为助农增收的途径,也成为各类组织抱团发展、合作发展的最佳模式。
凯里市下司镇马场村通过龙头企业推动融合发展——连片种植草莓约300亩,冬春两季是大棚草莓,夏秋季节是露天草莓,形成了“四季赏景、四季采摘”格局,推进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目前,该村已建有劳务工程公司1个,村级合作社1个,红苕加工厂1个,带动在建矿泉水厂1个。
贵安新区高峰镇以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引进泰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坝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岩孔村、栗木村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扶贫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00万元,发展“虾+稻”“虾+藕”“虾+茭白”种养500亩,实现亩产值1万元以上。
在全省各地,通过农村产业革命和产业扶贫的生动实践,反复证明“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是实现农村产业做大做特、企业做强做精、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径,符合贵州当前的发展实际。
当前,全省农村产业革命正持续深入推进,一批龙头企业全面推行全链条式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推动平面农业向立体农业转变、收获农业向休闲体验康养农业转变,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文化、休闲、康养等多重价值,带动农民共享农业全产业链的综合效益。
贵州龙头企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