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2020-06-01 15:24封守全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4期

封守全

摘 要:德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有效的德育是一个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在学科教师引领下,经过切身体验,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升华道德品质的过程。

关键词:高尚人格 春风化雨 内在自觉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4.065

“请你记住,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道德教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教育,效果会更好。笔者认为,这样的德育艺术应该是这样。

一、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

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只有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才能放飞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人格趋向完美,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德育。作为老师经常会弯腰拣起地面上的碎纸、粉笔或学生掉在地上的铅笔,有时会拿起扫帚把学生没扫干净的地面再清扫一下。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其实也是不露痕迹的德育,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有所行动,这要比对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说教更加有力。

毛泽东说:“官兵关系搞不好,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态度问题。”笔者认为,师生关系也是如此,这个根本态度问题就是情感和胸怀。面对这样一群来自不同家庭,思想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要做到:眼里,人无等级之分;胸中,人无贵贱之身。一个人从小首先得到的是父母的爱,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进入幼儿园、学校以后,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在老师的关怀下学习。老师不仅是学科老师,还应该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有缺点就把他看扁了,而是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巨大潜能,发掘其思想根源,看到其可塑性,用博大的胸怀亲近他们,与他们共同成长,使之在潜移默化中被老师爱的暖流由感染、感动而感化。

曾经九年级学生李某某,经常在课堂上出怪声,全班哄堂大笑,致使一节课被几次打断。对此,作为老师并没有训斥,而是先让他冷静下来,说清事情经过。后经了解,该生是初二下半学期转来的,在原农村学校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乐于助人的好学生,但转学后,因学校环境和教师教学风格的变化,使李某某觉得非常不适应,学习成绩下降,自我感觉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继而人际关系也不融洽,于是他就想在课堂上发出点儿动静引起别人的注意。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们和他以一种友好、平等的方式进行了几次谈话。同时,我们请求任课老师配合,上课多提问他,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安排班干部多与他接触,让他多参加班级活动,使他感受到老师、同学都在关注着他。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李某某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中考以优异成绩升入高一级学校。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老师本着真心、爱心去面对学生,他们总会以美好的结果给予回报。

二、学科渗透,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德育实践早已经无数次验证了这样的德育命题:道德是感染而成,绝不是教来的,德育必须触动学生的心灵,必须切入学生的情感层面。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一直是一种倚重认知主导的教育,德育过程被理解为像知识传授一样,可以通过记忆、咏颂就可以简单完成的过程。其实不然,德育是一个情感过程。有效的德育一定是隐性德育,一定是“细雨湿衣”,一定是“鲜花落地”。这就决定了德育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各学科的教学承担着其他教育途径所不能替代的德育功能,都蕴藏着极其丰富、生动又独特的德育渗透资源。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称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背影》中父亲的背影,对儿子来讲简直是太熟悉不过了。但文章中所描写的,却不是那种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如果教师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只是讲授“字、词、句”,只盯着段落大意和篇章结构,忽略情感教育的目标,对学生感恩情怀培养和道德情操的意识不加以引领。我们相信,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是失败的,而且也完全背离了作者传递情怀而非教授字句的初衷。《背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我们有理由相信感动还将会无限继续。然而为什么《背影》竟能如此动人情怀?除了作者笔酣墨畅细致描绘父亲的拳拳深情外,可能还与课文中“我”的情感渲染、激发起读者的共鸣不无关系。这样的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只有情感的激发和共鸣,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我让学生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残疾人的生活。首先把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做不同的模拟,不管是单手穿外套还是拄着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者腿应该被绑在一起行走,经历残缺生活的困难;蒙着眼睛行走,体验盲人行走的困难;向某人做手势,说点什么,比如把书或者身边的某个事物递给对方,让大家体验一下聋哑人的痛苦。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油然而生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同时鼓励学生在社交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路;在公共场所为残疾人设立窗户,不也是道德教育的成功吗?

三、体验感悟,唤醒学生道德成长的内在自觉

体验产生理解,体验产生情感。体验是对具体的社会事物或情境的亲身经历,它不仅仅发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还会作为活动的结果而存在,并且作为活动追求的结果。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模拟体验。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朱小蔓在《学校德育调整与模式探索》中提出,当前所处的转型时期,使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在迅速更新之中,这是学校德育进行调整的现实基础,即从现实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生存和体验方式的现代转型,为社会生活中的终身学习奠基。

笔者所在的街道地处青岛西海岸新区核心地带,中学坐落于小珠山南麓,面向大海。学校在2001年迁入之时,站在教室向窗外观察,视野开阔、一览无余。十几年之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附近入驻了万达、万科、世茂、科达等多家知名企业。学校周边全部完成了村居改造,万达青岛东方影都、万科青岛小镇、世茂诺沙湾、科达天意华苑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和星光岛、动漫城等娱乐项目陆续开发建成,区域面貌天翻地覆,初现新区国际范儿。这期间,学校安排了“我与新区共发展”的观察活动。学生每天都在观察周边的变化:清场→打桩(坑基)→塔吊→浇筑→封顶→装饰→美化亮化。他们亲眼看见了一幢幢大楼、一条条道路、一个个项目完成的全过程。在这里,老师没有说我们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却能在观察活动中,真正感受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样的愛祖国、爱家乡情感,不是课本里、课堂上能学到的,而是从活动中经由切身体验自觉养成的,这比在课堂上讲一万遍爱国主义还要有用。

实践证明,在班级中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开展“假如我是某某”“今天我当某某”等主题班队会活动,让学生模拟社会情景的“社会角色”,以及春游、走进军营、社会调查等,都可以让他们从中真正呼吸到德育气息,让德育不再是口号,而是自然的自主的活动。

综上所述,良好的人性的塑造不需要任何高超的教育技巧;和谐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些都是最适合良好人性成长的土壤。没有他们,任何教育都是徒劳的。

参考文献:

[1]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2] 迟希新《有效主题班会八讲:设计理念与实施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 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