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字的三层文化密码解读

2020-06-01 15:01吴银贞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字义串联

吴银贞

摘 要:针对当前文言文学习存在散点式、碎片式、缺少关联,甚至文言分离的现状,本文尝试通过主动梳理与探究,整合学习资源,找到一条有意义的文化逻辑。本文选择 “忠”字,尝试将与之相关的文言文经典篇目进行整合,将言融入文中,以文驭言,借助字义逻辑链,形成对“忠”字文化的深入解读,对于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习惯,掌握语言规律,发散思维,提升对语言材料的建构与探究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忠字 字义 串联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4.044

在当前的语文高考备考教学中,传统文言文专题的实词复习往往依照篇目展开,常见到以字词活用或古今意义的分类梳理与积累方法。这说明了重视教材文本作为语言理解与建构的资源已成为教师的普遍自觉,夯实文言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也是文言教学的普遍行为。笔者认为,在通过重复刺激而获得散点式知识后,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探索,助推学生在新的文言语境中进行有效迁移与运用,让学生在保持更多的好奇心、新鮮感和创造性中理解语言现象,从而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获得对汉字文化审美的新体验。

本文尝试以“忠”这一文言实词为例,以统编教材贯通式、统整式的学习方式,将文言文部分经典篇目作为学习资源进行二度开发,引导学生理解“忠”字的丰富文化内涵,体悟这一汉字承载着的民族精神,并在体验式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将分散的单篇建立起联系,将分布的文言实词之间进行贯通,将言融于文中,以文驭言,使孤立、静态的文言字词活化。

一、界定并厘清“忠”字的文化内涵

对于“忠”字,相比泛化和浅化地认为就是“忠心”“忠义”的意思,其实它有极丰富的内涵。根据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忠”字为“敬也,从心,中声”,原指遵从自己的内心状态,所以“忠”有“忠正”的意思。通过对“忠”字汉字流变的梳理,可以发现,从开始对自己的“忠于内心”,渐渐扩大到对他人、对国家的层面,从而渐渐有了“忠厚”“忠实”“忠信”“忠义”“忠烈”等丰富的意象。

通过语言的积累与理解而建构的学习方式,将有助于理解“忠”字的典型事例,加上将其放在语言材料中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义理解链条。引导学生对“忠”字文化进行深化理解的言语实践,体会汉字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探究语言运用规律,可以提高探究与发现能力,更好地理解汉语的精义和独特的魅力。

二、架设理解“忠”字的意义链条

(一)“忠正于心”的字义链

“忠于心”“忠于言”“忠于事”都是古人非常重视的品质,其中季子与子罕为典型的代表人物。

对季子的“忠信”品质的理解,除借助具体的情节,也可以借助相关的文言实词,如对“许”“伪”“贪”等实词进行有意义的串联,更能深刻解读“忠信”的深层意义。

例句1:“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例句中“心许”二字正是季子品质的体现。何谓“许”,《广韵·语韵》:“许,许可也。”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可见秦王是无奈之“许”,之后的他仍然出尔反尔,与季子行事形成强烈的反差。而理解季子品质还可以借用例句中的“伪”字,从甲骨文字形上看,这个“伪”上边是一只手,右边为“牵引大象使其为人劳作”的意思,所以“伪”有“虚假”“欺诈”等义,引申为“制作”“治理”“使用”“作为”等义。季子不愿意作伪,正是因为他内心中有一把明剑,一种内心的信仰:哪怕处境有所变化,哪怕无人知晓,也要忠于内心。这种忠信的可贵在于它并不是外力所恃,不是维护人设的不得已。这种品质比宝剑价值更高,因而也受到了百姓的认可,被广为传诵。

例2: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宋人有得玉者》)

“忠,直也”,“内心正直”方能忠诚无私,故“忠”又引申为“正直”之意。如果说季子是“主忠信”的代表,那么子罕则是“忠正廉洁”的代表,他秉持“以不贪为宝”的准则。这“贪”字下面是一个“贝”字,“对物欲的贪婪”是其本义。子罕的可贵是在于这种忠正方正的品质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就能做到,也是不需要别人监督的。

因而“忠”是君子之品的立身之本。真正的君子能做到不为世俗所累,不为财货所奴役,不因旁人的眼光而改变,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忠于内心。此是“忠”字本义深入理解的第一关。

(二)“忠实之道”的字义链

“忠”除了有“忠于内心”还有“忠厚”“忠实”之义。这是一种“忠纯”“忠实”的品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真实”“不虚假”的意思。项羽可谓这一品质的典型的代表。

纵然一个历史的定局有其很多复杂成因及其偶然因素,但在“鸿门宴”这场实力悬殊的“对峙”中,实力处于上风的项羽,其一言一行才真正决定了这场历史的结局。项羽为什么加害刘邦迟疑不决?从文中多处项羽的反应来看,他不是“许诺”“默然不应”“未有以应”,就是解释“不然,籍何以至此”。很多读者都将项羽的反应理解为优柔寡断、政治麻木等。实则不然,让他未能有应,默然之因是项羽的忠实品性使然。

例3.项伯:“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而善遇之”。

——项王许诺。

项伯的劝说,关键抓住了刘邦破关中的功劳,强调项羽击之是不义。因为项羽是一个重诺重义之人,怀王之约相当于一个契约,在项羽看来本应遵守,所以项伯的劝说很轻易地奏效了,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项羽的反应为不仅“许诺”且听从了“善遇之”的建议。

例4.刘邦: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刘邦确实很能示弱,能屈能伸,那么“示弱”如何让学生从字里行间里读出来的呢?结合语境可以发现,刘邦用了一个“臣”字表示出自己的俯首称臣之态。一个“不自意”,轻描淡写地解释了自己未有争功之心。一个“郤”字,本义是“封地”,后假借为“隙”,而有“空隙、裂缝”的意思,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裂缝”,指“隔阂”之义。这样将几个文言实词串联起来更能理解刘邦侧重强调自己与项羽是同心协力的,实则在表忠心。刘邦这样的低眉顺眼让项羽很受用的同时,就供出了曹无伤,这也正是其真实、不虚假、无城府的反应。

例5.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项王为什么会赐坐于突然闯账的樊哙呢?一是被樊哙的忠心护主打动,更重要的是樊哙的劝说处处击中了其内心。樊哙强调了秦王暴政导致天下“叛”之,更有力度的是再一次强调了怀王之“约”,且再次重申了刘邦无称王之心,强调其“劳苦功高”。这是延续了前文中项伯、刘邦的第三重奏,以此来证明杀刘邦是不义的行为。一个“诛”字分量极重,“诛”的本义是“讨伐,杀戮不正义的人”。因此,项羽对樊哙的长篇大论的反应“未有以应”,此处的表现与前面面对范增的“默然不应”的行为与思维的逻辑是一致的——在项羽看来“忠于所约”是重要的。

因此,“纯实”的品质正可从项羽上得淋漓尽致的反应。他忠于义理,对未履行怀王之约的隐隐不安才是其放刘邦一马的心理逻辑。在宴会的过程中,他忠实于内心、毫无城府、真实不虚伪的品性与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这一场宴会埋下了其失败的隐患,却不可否认,是项羽的纯实彰显了其人格的可贵一面。借助这些语言材料的有机联系,我们更加理解了“忠实”背后对义理的坚守,对于真实不作伪的本质的文化认同,此是对“忠”的第二层文化语意的深入解读。

(三)“赤胆忠心,忠君利国”之“忠”解

《左传·桓公六年》传:“上思利民,忠也。”因而,“忠”还有一层众所周知的“忠义”“忠贞”“忠烈”等含义。对国家的忠肝义胆,一心一意效忠于国,做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舍生取义,激昂慷慨的折节之为,这些都是忠义之举。历史上忠义之士多不胜数,如若能在经典的文言选文语境中,找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字义链条,形成学习资源,更有利于学生树立学生家国情怀,深入地理解忠义的文化内涵。

1.从“节”字感知苏武守节的忠贞

苏武怀抱一片忠诚之心,持节守节十九年,须发皆白才归汉室,很好地诠释了“忠贞爱国”。在《苏武传》中,“节”这个字反复出现了多次,如,“屈节辱命,虽生,何面面归汉!引佩自刺。”“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问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尽落。”……“节”的本义指竹节的意思,后泛指草木枝干之间坚守结节的部分。而人身体最硬的地方,被称为“骨节”,直观而言,精神上的硬气就是“气节”“节操”之义。可见苏武所持的不是物的“符节”,而是代表着其内心深处的国家观、义利观的“节”守。对他而言,生命价值比不上尽忠之节,“忠”让他战胜威胁、利诱和残酷的生存环境。苏武的忠节不仅感动了我们,连单于都为之折服,这充分说明了“忠义”崇高精神的感召力。

2.从“志”字感受文天祥的忠正不二

文天祥气节光耀青史,我们可以从《〈指南录〉后序》一文中感受他的一片赤忱。文中反复出现一“死”字,抒发了从开始寻求“救国之策”至北营,然而被“羁縻北上”中逃亡之路所遇的生死考验。人的生命有且仅有一次,但是在这一路上仍然不忘记书“志”言志,成为支撑其九死一生、在所不惜的精神。

在文中,有多处是作者内心想法的流露,如,“予不得爱身,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予自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利害。”“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这反复出现的“予”,可见作者之意是在言外,更多是在表白,以此说明自己的报国之志。

我们还可将一些字词联系起来辅助加深对这份“志”的解读。如“爱”此处是“吝惜”之义。他将个人生死,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无法保全情况下,“但欲求死,不复利害”,坦然面对死亡。当有一线拯救国机会,他能“隐忍”以行。在逃离的颠沛流离中,他忍受常人难以“所堪”的信念支撑就是“救国”之“志”,这种“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就是对国的忠诚之心。这种“忠正”能让志士蹈大义、从容赴死,这正是“忠肝义胆”的含义。

3.从“毅”字解读左光斗的忠烈之念

《左忠毅公逸事》中的左光斗的谥号为“左忠毅公”,按照谥号法,“危身奉上曰忠”,能够在危险时刻不辞难;何谓“毅”?按照谥号法则“致果杀敌曰毅;强而能断曰毅;勇而近仁曰毅;善行不怠曰毅;温仁忠厚曰毅;能纪国善曰毅;英明有执曰毅;经德不回曰毅;致果克敌曰毅”,那么,左光斗的忠毅是这其中的哪种呢?

我们可以找寻到这样几处:“他日继吾志者唯此生耳。”“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奋臂以指拔眦,目光如炬”“汝复轻身而昧大义”……从左光斗寻才中可以看出,他识才看到的,是从史可法文章中的继国之志,而不是其他。从他深陷囹圄的忠毅之举来看,在受尽炮烙之刑后,他仍能目光如炬,这种目光的威慑力来自信念的坚定、刚毅。而一句“轻身而昧大义”对爱徒的呵斥,可见其把大义之明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才有不屈服的铮铮铁骨。所谓“刚、毅、木、讷近仁”,这一个“毅”是“勇而近仁”的毅解。通过“毅”字与“忠”字结合起来探寻谥号的文化密码,贯穿起文本中相关有意义的文言字词,从而对“忠”的理解不泛化,做到具体而微。

语言文字的发展是有其历史脉络的,也有变化的动态,要深刻解读“忠”字的完整面貌,如要理解 “忠于内心”,可从季子的“不欺于己”的忠信中得到验证;要理解忠的本分之解,可从子罕的尽心职守获得启示;要解读“忠实”之道,可从项羽人格的高贵处获得做人之道;要具体而微理解“忠义”,可从其志士仁人的忠义之举入手……这样就能获得对“忠”字文化意脉更深入的解读,更好地理解了我们文化基因中对于“忠”品质的认可与膜拜之因。

可见,解读“忠”字可借用相关联的文言字词,在对比中突出“忠”核心义,也可借用相近的文言实词,在辨析中理解忠义的分级层,更可通过“节”“志”“毅”这样的一字立骨法,找到理解忠义之举的语言突破口。这样文言实词的解读不是孤立而脱离语境的,而是形成了有意义串联的文言实词理解链条,同时也推动了文本解读的深入。

总之,将经典文言篇目进行新的建构与贯通,打通单篇文言的壁垒,找到贯通的文化链条,可使学生“附旧知新”,对文言字词字理及其文化语意进行新的建构,形成有高度、有深度、有寬度的意义解读,从而让古代的汉字焕发新的生命,让传统的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字义串联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啸”的历史与字义变迁
光影串联,家之风景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浅析《北溪字义》“根原”范畴所存在的差别
串联攻坚弹后级引信自适应起爆方法
一把破扇引发的“憾”与“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