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泠利 夏华锁
近年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深入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改革加强区块链等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推进”工作,将食品安全监管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国内首创打造以区块链、AI(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技术的广州市食用农产品溯源平台,全面实现“源头严控、入穗严查、终端严管”,有效提升工作效能,筑牢食品销售安全监管防线。
截至目前,通过食品溯源平台覆盖食用农产品经营主体7997家,实现对全市90家农贸市场(含食品专业批发市场)的线上巡检,农产品流通追溯凭证达344.8706万单,日均商户上报率高达95%、日均排查异常票证占总票证的5%,极大提高日常追溯数据上报质量,对落实市场准入制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自2017年起,广州销售环节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逐年上升近10个百分点。
“区块链+人工智能”:开启食安智能监管模式
利用区块链技术将日常商户、市场开办者、监管部门三方的市场准入、日常检查、日常监管、检验检测、稽查执法等可公开的信息上传至区块链上,区块链会自动为所有数据“贴上”电子标签,相当于每个主体责任人上传数据都加盖了自己的“公章”。销售者、开办者、监管部门的数据都因不可被篡改而成为权威档案记录,并可被各方实时共享。同时,结合AI票证识别技术,对区块链存证的票据进行真实性和有效性排查,通过筛选预警异常票据、建立问题发现风险库、协助监管人员及时排查隐患等方式,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严把食品销售安全关。
生鲜农产品溯源平台:推动“四位一体”食安共治
自2017年,以华南地区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作为食用农产品溯源智能监管转型的先行攻克高地,在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率先试点推广应用广州市水产品溯源系统,严格落实市场开办方和经营商户的市场准入备案主体责任,480户水产品经营商户使用广州市食用农产品溯源系统。继食用农产品溯源系统在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推广应用成功后,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又将该平台推广至珠三角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市场(江南果蔬批发市场),以及市内其它零售市场、餐饮服务的农产品流通节点单位,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目前,累計上报商户数量1000余家,进货订单39.4354万单,销售订单131.7466万单。通过紧紧抓住黄沙、江南两大生鲜农产品交易市场这个 “入穗总开关”,“源头严控、入穗严查、终端严管”成效明显,开创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工作的先河。
四方参与,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共享共用。溯源系统设置了市场端、商户端、监管端和公众端等4个端口:一是商户端。商户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录入进销货信息,查询抽检结果,蓝牙打印电子销售凭证。二是市场管理端。市场开办者可以对商户基础数据和资料进行无纸化管理,及时掌握商户溯源数据上报情况。三是监管端。监管人员可实时对市场开办方和商户的准入、管理、台账等情况进行查询、监管和应急处理。四是公众端。建立一档一码,每个商户都有一个唯一的溯源二维码。消费者可扫描销售凭证上的溯源码查看销售单据详情、档口资质、抽检信息、监管记录、投诉举报等信息。
农产品链条追溯系统将市场监管信息、农产品准入信息、购销电子凭证、经营商户主体信息、农产品抽检等信息,实现“一键上报,码上查询”打通市场开办方、经营商户、市场监管、消费者四方主体责任人的信息壁垒,破解了基层数据采集、凭证统一、农产品溯源、日常监管等系列难题。
大数据实时预警,压实主体责任。食用农产品溯源平台为市场开办者与商户有效履行主体责任带来极大便利,并协助监管部门实时从海量商家中精准发现未依法履行主体责任的经营商户。实施商户档案信息化、经营商户经营台账电子化,利用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识别筛查经营商户主体备案情况,以及日常进销溯源信息的真伪性,为监管人员提供了定向精准排查的范围。并发送预警信息,商场开办方和监管部门会即时收到预警信息提示,从而实施靶向精准检查。
创新实施“电子凭证、追溯召回”闭环管理。将食用农产品追溯信息融入电子支付凭证。消费者可通过电子支付的方式,进行农产品消费,同时会获取带有溯源信息的电子凭证,消费者可利用电子消费凭证进行农产品维权,监管人员、市场开办者、商户同步接收维权信息,线上可视化维权流程处置,构建农贸市场新型的消费追溯召回通道,利用“互联网+”的模式改变原有农贸市场消费维权无门的困境,畅通了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真正实现全程可追溯、商品可召回的追溯闭环管理。
全天候线上实时监管,提升工作效能。食品批发市场通常是24小时不间断交易,依靠人力难以实现无死角、全覆盖的监管,该平台的运行较好地破解了监管难题。一是全天候线上巡检。监管人员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监管端查看商户场内交易、上传台账、市场方定期检查,以及培训等情况。二是有效保障信息畅通。监管人员可将重要监管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到市场开办方和经营者,破解监管信息传达不到位的难题。三是及时采集分析数据。定期采集场内商户数量、销售品种、主要产地来源,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比对,为落实靶向性监督检查、实施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