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凯东 王景琦 李楠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灵魂。这就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根植于每一位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头脑,成为其行为准则、事业指引、行动指南。高中生的价值观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缩影与折射,彰显全社会价值观的总体变化趋势。高中阶段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中加强党建工作,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是破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依据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学校党建;学科融合;思政教育
十八大、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等为学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及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沿着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将党建工作融入学校各学科教学的工作中,并引领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方向。
1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高政治站位
目前普通高中仍然采用党政分开、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注重行政管理,在学校具体表现为重视显性的升学率,而隐性的立德树人往往不受重视,这种环境下普通高中基层党组织不受重视,软弱涣散现象严重,学校只注重成绩,不注重育人。十八大以后普通高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逐渐显现,尤其是全國教育大会之后,再次强调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后,高考的命题方向也发生变化。所以高中校长、书记应统一思想,尤其是校长,应转变观念,提高政治站位,将高中教学放眼于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强化立德树人的教育。书记和校长带领小组成员首先深入研究新课标、近5年高考趋势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梳理出新思想与各学科的融合点,研讨“三进”之间的内在关系,即“进教材”是“进课堂”的前提基础,为“进课堂”提供学理依据和资料保障;“进课堂”是“进头脑”的有效途径,为“进头脑”提供组织保障和途径;“进头脑”是培育一代又一代信仰坚定、文化自信、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进”之间层层递进、不可分割。上述内容在小组内部达成了共识,通过小组成员不断渗透到党员教师当中,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
2 坚定信心,明确方向,筑牢大局意识
教师是“三进”工作的践行者和执行者,为不引起教师的反感,并没有直接采用行政命令直接在教学中推行,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推行,具体推行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对近几年高考的动态进行梳理,如地理学科近几年越来越关注重生态环境、人地关系、重大工程建设及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工程或重大战略。党员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进行梳理,将两者一一对应,以召开教研组活动的形式,在全组教师中进行讨论,引起共鸣,加深教教师对“三进”工作的理解,初步接受“三进”工作在教学中的应用。第二阶段:组织学科内的党员教师开展“三进”研讨课,每个教研组出两名党员教师上研讨课,研讨课共同的特点是有新思想的体现,但与学科知识融合得还不够,为了融合而融合,出现分层的现象,对研讨课进行总结分析,市三中党总支书记卢伟明同志对全体党员教师作了“讲好中国故事”专题党课,为“三进”工作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教研组充分挖掘本学科涉及的“中国故事”。第三阶段:在全校组织“三进”优质课展示,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磨合,教师对“三进”工作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最后推出4节课在全校进行展示,4节展示课在全校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响,使党建工作在高中推进不再枯燥,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现在科学技术的领先程度,是一次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3个阶段层层深入,让教师由最初的反感到接受到认可。由于高考考查方向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致,故“三进”融入教学,不仅对常规教学没有干扰,反而促进了教学,促进教师研究新思想与高考的关系,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找到了解决办法,在常规教学中无形地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
3 与时俱进,深度融合,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中国有5 000多年的灿烂文化,但近年来受外国思潮的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些弱化,如我国的传统节日逐渐淡化,而西方一些文化在中小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如万圣节、平安夜等,这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十八大以后,从国家层面开始限制洋节,“堵”是一种解决方法,“通”则更有利于长期发展,“通”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课堂中融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种是考试引导。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目前,高考传统文化的思想逐渐加强,旨在逐渐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因此高中教学任务艰巨,只有高中学校的管理者带领全体教师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导入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并将二者深度融合才能实现人民满意的结果。
4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厚植家国情怀
当前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受学生认知的影响,高中阶段各学科课程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以家乡的工业布局为情境,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三者融为一体,才能实现家乡的绿水青山,造福子孙万代,也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地理教学中的无痕融入。所以,地理教师在教学前要精心设计、引导,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发展,才能使学生增强4个自信,才能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优秀的接班人。
5 结语
课堂是传授知识、传播思想、培训能力的主渠道,抓住课堂就抓住了主阵地。发挥课堂传播知识、培育思想主渠道功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培养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新时代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