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慧 李晓东 谢霞 朱豆豆
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可視化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探索近年来新疆14地州市旅游强度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2005-2017年,新疆各地州市旅游强度关联与依赖程度减弱,旅游经济分异增加;新疆旅游强度空间异质性结构特征以H-H、H-L、L-H为主;②2005-2017年,乌鲁木齐市旅游强度占据新疆首位,伊犁州直、喀什等逐渐增强;③新疆旅游强度具有明显空间指向性特征,总体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趋势,旅游发展优势地区为北、东、中部。
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作为区域经济重要构成部分的区域旅游经济也存在普遍的区域差异现象,当前学者在旅游研究方面的热点问题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在研究区域范围上,有对全国市域范围、区域范围、省域范围的研究,关于县域范围的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地理集中指数、ESDA、收敛性检验等。新疆地区2018年GDP总量12 199.08亿元,旅游总消费
2 579.71亿元,占GDP总量的21%。根据国际通行惯例,如果旅游总收入与该地生产总值比值达到5%以上,旅游业就能被定义为支柱性产业之一。显然旅游业已经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因新疆地域广阔,各地州市经济基础、自然地理条件等差异较大,旅游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因此,本文运用空间自相关、可视化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新疆旅游经济在时空上的演化特征进行研究。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主成分分析
运用SPSS 19.0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对旅游强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并测度新疆14地州市旅游强度。其评价模型为:式中:Yj为新疆各地州市旅游强度综合得分,Wh为所提取主成分的贡献率,Yjh为第l个地州市在主成分上的得分,m为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数量(j=1,2,…,14;m=1,2,…,14)。然后采用Logistic模式对新疆各地州市旅游强度得分进行非负标准化转换。
2.空间自相关
借助ArcGIS10.3软件和GeoDa软件,全局自相关用来衡量新疆各地州市的旅游强度在地理空间整体上的集聚分散状况以及各地州市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局部自相关用来推算新疆各地州市的旅游强度在局部聚集地的空间范围。
3.自然断裂法
运用自然断裂法对2005年、2011年、2017年新疆14地州市的旅游强度非负标准化得分进行等级划分,并对各地州市的旅游强度空间差异演变进行分析。
4.趋势面分析
趋势面是实际曲面的近似值,能够模拟出观测值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二)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对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州市,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2006-2018年),新疆各地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2011年、2017年),2017年新疆各A级景区数量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网《新疆A级景区名录》,2005年、2011年新疆各A级景区数量总结自各网站2005年、2011年国家A级景区名录。
二、新疆旅游强度时空演化特征实证研究
(一)构建指标体系和数据标准化
在旅游强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上,借鉴以往研究,基于数据可获取原则与新疆旅游发展实际,建立新疆旅游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有旅游经济规模(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入境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数);旅游经济贡献(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人口密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经济基础(景区丰度指数(R)、旅行社数量、星级宾馆数量)。其中,二级指标景区丰度指数(R)运用加权模型计算。
数据标准化可以消除复杂指标体系中单位不同的指标对研究客观性的影响,便于不同单位指标比较。
(二)计算旅游强度
运用SPSS19.0软件分别对2005年、2011年、2017年标准化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得到KMO和Bartlett的检验值,3个时间节点的KMO值都>0.6;Sig.值均为0<0.05,研究数据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样本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其次得到解释的总方差、成分矩阵、成分图,提取3个年份特征值>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80%的主成分。最后将3个年份新疆14地州市在各主成分上的得分与其相对应主成分方差贡献率相乘并求和,得到新疆14地州市2005年、2011年、2017年的旅游强度综合得分,并对综合得分进行非负标准化转换。
(三)旅游强度时空演化特征
1.旅游强度时空关联特征
运用ArcGIS10.3软件和GeoDa软件分别对2005年、2011年、2017年新疆14地州市旅游强度非负标准化得分进行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得到3个年份的全局Morans I指数变化情况,LISA集聚图。
(1)全局自相关结果分析。新疆2005年、2011年、2017年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1228、0.1483、-0.1660,其中2005年和2011年关联度属性为正,2017年为负;且2005年、2011年的Z值分别为1.820 5、1.905 2,均>1.65;2017年Z值没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2005-2011年,新疆14地州市的旅游强度空间分布在整体上具有正相关性,且在一些相邻区域有集聚现象,但由于新疆省地域广阔,各地州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规模与旅游经济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新疆各地州市旅游强度空间邻近现象并不广泛,空间关联性与依赖性也不强;2011-2017年,新疆旅游业飞速发展,但各地州市旅游发展差异也日益扩大,导致其旅游强度关联性日趋分散。总体上,2005-2017年,新疆各地州市旅游强度关联程度与依赖程度减弱,旅游经济分异现象增加,旅游经济发达地区较少,欠发达地区较多。
(2)局部自相关结果分析。第一,2005年有H-H(乌市、昌吉州)、L-H(哈密地区);2011年H-H与2005年相同,L-H(哈密地区、塔城地区);2017年H-L(伊宁市)、L-H(哈密地区)。总体上H-H、H-L、L-H类大体为1个或2个,无L-L类;其余为旅游强度空间关系不显著地州市。随时间变化,H-H类逐渐减少,L-H类先增加后减少,H-L类逐渐增加。第二,2005年、2011年乌鲁木齐市与昌吉州均为H-H类,表明乌市与昌吉州旅游强度均高于周边区域、彼此之间差异小,这段时间新疆地区旅游强度存在一定的局部空间均质性;2017年没有类型相同区域,表明新疆旅游强度局部空间异质性增大。第三,哈密地区和塔城地区旅游强度较低,与周边地州市差异较大;尤其是哈密,位于新疆东部,与乌市、昌吉州距离较近,区位条件并不差,但旅游发展被乌市等旅游经济发达区域抑制,对其造成“挤出或阴影区效应”。2017年,H-L类为伊犁州直属县(市),表明伊犁州直地区旅游强度高于周边区域。总体上,2005-2017年,新疆14地州市之间旅游强度空间关联减弱,空间异质性增大,旅游发达区对欠发达区的“涓滴效应”不明显,“挤出或阴影区效应”明显。
2.旅游强度时空差异特征
基于以上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可知,新疆14地州市旅游强度的空间关联性较弱,空间异质性较大,因而进一步对其旅游强度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参考冯迎等依据得分高低将新疆各地州市旅游强度得分划分为4个等级(高、较高、一般、差),运用自然断裂法分析2005年、2011年、2017年新疆14地州市的旅游强度的时空差异演变,结果如下。第一,新疆14地州市旅游强度差异较大,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差异缩小趋势缓慢。第二,乌鲁木齐市旅游强度始终占据新疆首位,但伊犁州直、喀什等地州市的旅游强度也在逐渐增强,随着时间演变,这些地区逐渐成为新疆旅游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三,南疆地区旅游业发展极不均衡,其中喀什地区旅游强度逐渐增强,已成为新疆重要旅游目的地,但克州、和田等地区旅游强度增长极为缓慢。
3.旅游强度趋势面分析
基于2005年、2011年、2017年新疆14地州市旅游强度非负标准化数据,进行立体趋势面分析(图1、图2、图3),其中Y轴为正北,X轴为正东,Z轴为旅游强度值。结果显示如下。
第一,2005年、2011年、2017年新疆旅游强度总体上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趋势,且趋势面在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分布均比较陡峭,旅游强度空间分异现象十分明显,总体旅游强度趋势面分布变动不明显。
第二,具体来看,南北方向上,2005年、2011年较接近于“抛物线”型分布,均为“北部略低于中部、中部向南部递减”的趋势,表明2005-2011年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克拉玛依、昌吉州等地区与中部的乌鲁木齐、伊犁州直、吐鲁番等地区的旅游强度差距较小,但中部、北部明显优于南部地区;2017年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倒U型分布,表明2011-2017年北部與中部旅游强度差距增大,南部递减趋势依旧不变。东西方向上,2011年接近于“抛物线”型分布,呈现“东部略低于中部、中部向西部递减”的空间趋势;2005年、2017年均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倒U型分布,但2017年由中部向西部的递减趋势减缓,表明新疆西部地区旅游强度有所增长,与中部、东部旅游强度差异有所减小。所以,总体上新疆旅游强度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指向性特征,其中旅游强度较有优势的地区有北部、东部、中部。
三、结论
(1)全局自相关结果表明:2005-2011年,新疆旅游强度空间分布在整体上具有正相关性,2011-2017年其旅游强度关联性趋于分散。总体上,2005-2017年,各地州市旅游强度的关联程度与依赖程度减弱,旅游经济分异现象增加,旅游经济发达地区较少,欠发达地区较多。局部自相关结果表明:新疆旅游强度空间异质性结构特征以H-H类、H-L类、L-H类为主。总体上随着时间演变,新疆14地州市之间旅游强度空间异质性增大,旅游发达区对欠发达区的“涓滴效应”不明显,“挤出或阴影区效应”明显。
(2)2005-2017年,乌鲁木齐市旅游强度占据新疆首位,伊犁州直、喀什等旅游强度逐渐增强。南疆地区旅游业发展极不均衡。总体上,新疆14地州市旅游强度空间差异较大,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差异缩小趋势缓慢。
(3)整体上来说,2005年、2011年、2017年新疆旅游强度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趋势,且趋势面在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分布均比较陡峭,旅游强度空间分异现象十分明显。总体上新疆旅游强度空间分布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空间指向性特征,旅游强度较有优势的地区有北部、东部、中部。
(作者单位:1.新疆大学旅游学院;
2.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