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我还记得那时娇嫩的小手,执着青翠的绿苗,在校园里种着桂花树。红领巾飘荡在我的胸前,周围尽是忙碌的人们,大家都在一抔土、一抔土地往坑中填埋。年幼的我不禁想:沙漠里有人种树吗?这么多人一起种树那沙漠会不会很快变成绿洲呢?我小小的心里,甚至还埋下了一个愿望,就是以后长大了能够到西北去种树,在戈壁滩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次年,学校的围墙旁,早已是一片葳蕤,满墙黛绿了。时节一至,便是一夜桂花飘香,心中盈满了由植树而起的喜悦感。还真是应了张道洽《岭梅》中的诗句:“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于是我便暗下决心:年年都要去种树。而我也越来越希望将来能够有一天去西北,看看那里的戈壁滩,看看那里的树。
吃完水果,我会把种子果核留起来,带到奶奶家种下,等待着来年的绿芽。我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会有回报,但是当我闻到泥土的味道时,一种浓厚的充实感便油然而生。而其他树种子,我则选择留起来,以后带到西北去种。
一年又一年,一岁又一岁。我在慢慢长大,而我埋下的种子们也在渐渐成长——让人欣慰的是,时间证明了我并没有白费工夫!
几年前,我终于有了机会到甘肃,沿线的铁路上,只看到一望无垠的戈壁,没有任何生命的影子——这么广袤、这么荒芜的土地,让我彻底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和生命的顽强,而我渴望在西北种树的愿望也越加强烈了。
曾生起“单枪匹马”独自奋斗种树的念头,在我了解到“蚂蚁森林”后彻底改变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公益项目呢?这是真的吗?这一切的疑问,随着家里人2018年在新疆阿拉善地区种下的第一棵树烟消云散了——我兴奋地发现,原来我还可以在网上种树!虽然我现在看不见我种的树究竟在何方,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家里人一天一天的努力,换来了一棵又一棵的树苗,小到梭梭树,大到胡杨——从新疆到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终于迎来了生命的绿色。
而最近推出的“实景相册”功能也方便了我实时查看自己小树苗的状况——虽然目前还只是小芽,羞答答地探出个頭,但是时间有伟力,我相信那一株株的沙柳、胡杨、梭梭定能不辱使命,坚毅地绿化西北的天空。
或许正是“蚂蚁森林”给予了我希望,让我更加热爱运动,努力用自己的“步数”换取每日的“能量”。也正是这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精神,在不断鞭策我运动,一步,也许只是多一点,但多的这么一点,便意味着更多的希望!而我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有机会去西北,看看自己栽的树,闻闻从嫩绿的树叶上散发出来的清香。
今年联合国公布的调查显示,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茫茫沙海化作黛绿长林,我想这离不开每一个人的支持和奉献。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也可以很自豪地站在自己的视角上看到祖国的荒漠变成了绿洲。我相信只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念,就一定可以在绿色环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总书记曾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的中国,广袤的土地已变得更加绿意盎然。陶志豪同学的文章,取材新颖,讲述了自己与环保的不解之缘,从幼年参与植树写起,一直写到“蚂蚁森林”的公益活动,展现出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同时也呈现出科技对世界的改变。
陶志豪,喜欢看书,喜欢思考,探求寻觅自己的文学之路。曾获“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二等奖,“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二等奖,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二等奖等荣誉,在《文学小报》《作文周刊》《疯狂作文》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