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整地
1.1 选地
土壤环境直接影响大豆种植的产量以及质量,因而,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种植户要做好种植区域的选择工作,进而保证高效益种植。应当选择耕层较为深厚、土壤疏松度高、养分充足并具备良好排、灌溉条件的地块。
1.2 整地
大豆种植前,要开展土壤翻整工作,使土壤具备更高的疏松度,提高其通透性。通过翻整并且晾晒土壤,可降低土壤中虫卵及病菌数量。此外,还需通过浇水以及施加底肥,使土壤的墒情得到保证,使大豆幼苗具备更强的生长能力。
2 选种
种子直接决定着大豆种植的产量及质量,进而影响种植生产效益。因而,在种植前,种植户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实际状况等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在实际选择过程中,需要对大豆种子的质量加强重视,尽可能减少坏粒、瘪粒以及霉粒的出现。
3 播种
首先,要结合土壤墒情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保证大豆具备充足的成熟期,有效提高其产量及质量,进而提高其生产效益。其次,要合理控制密度,以防因种植密度过大而导致通风性降低,使大豆种植质量受到影响,或者因种植密度过小而导致大豆产量降低。
4 田间管理
4.1 出苗率管理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出苗率决定大豆的产量及种植效益。因而,种植户需要保证大豆的出苗率可以达到100%,做好补苗工作。在大豆幼苗第一片真葉展开后,及时做好补苗工作,保证各个位置均具备健壮的植株。
4.2 科学施肥
科学合理的施肥可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及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得盲目施肥。首先,在大豆第一片复叶完全展开时,可为大豆适量追施磷酸钙以及尿素,使大豆幼苗根系健康生长,提高其固氮能力。其次,大豆植株高度达到20厘米左右时,应对其适量追施复合肥。如果大豆植株生长较为缓慢,同时叶片存在发黄现象,还可为其喷施尿素溶液等叶面肥。另外,在大豆生长后期,还需结合其长势以及需肥情况做好追肥工作。
4.3 病虫害防治
灰斑病、霜霉病、食心虫以及蚜虫等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大豆种植效益的严重降低,因而,种植户必须加大病虫害防控力度。当前最为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几种不同的防治措施有效结合。在种植前,通过深耕深松降低土壤内虫卵以及有害病菌数量,以达到防治目的;通过种子包衣可防止大豆种子受到害虫以及病菌的破坏,使幼苗具备更高的生长能力;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可使植株具备更高的健康生长能力,进而提高其抗病性能;有效清理田间杂草,可降低病虫害发生以及传播的概率,进而使种植效益得以提高。
5 收获
大豆成熟后及时采收,保证大豆的产量及质量,提高种植效益。首先,大豆叶子全部脱落,豆荚颜色发生变化,豆秆干枯同时大豆颜色为金黄色时即可收获。其次,在收获割茬过程中,不得随意丢枝,不得留有底茬,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收割损失率,进而提高种植效益。此外,收获工作结束后需要及时在晴天晾晒大豆,以防因发霉变潮而导致种植效益的降低。做好大豆存贮区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大豆受到老鼠等的侵害而导致效益降低。
作者简介:张晓菲(1989-),男,初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和中药材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