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具备原创驱动力的品牌生态系统

2020-06-01 07:24常继生
中国名牌 2020年5期
关键词:复产常态防疫

常继生

4月10日,新华社客户端中国名牌频道刊发了本人《后疫情时代品牌应该发挥重大作用》一文,很快有80余万的点击量,反映了大家对于疫后品牌建设的共同关注。

原文中提到,2020年中国品牌将进入以责任创建为主题的战略升级新阶段。面对疫情,“责任”成为企业品牌创建更重要的外在表现和内涵要求,需要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过程中,重视品牌对社会需求的响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市场公平竞争的作用、对环境保护的力量、对员工发展的促进、对社区建设的影响、对用户服务的满足,这些都将成为品牌工作的重要内涵。围绕以上几个方面,我再做些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

第一,品牌工作应重视对社会稳定和需求的快速响应。尤其是支撑着大国品牌的民族品牌企业、关乎国计民生的品牌企业、承担复工复产基础任务的品牌企业、承载社区居民衣食住行等生活必备品供应的品牌企业,更要在防疫与复工复产新常态的工作中下移自己的企业战略定位,立足本土、移位基层、服务大局,真正发挥品牌企业在社会稳定和社会需求方面的支柱作用。尽管这次疫情对一些新经济产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但也揭示出新经济产业的一些韧性。不少以互联网、数字化为特征的行业、企业在疫情中迎来结构性利好的转变和市场机会,他们共同支撑起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第二,品牌工作应重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是企业与市场供需之间的开源与节流,要在拓展新市场、丰富新品类、满足新需求上贡献更大力量。疫情为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生鲜电商、新型到家服务以及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保险行业、联运物流等行业带来结构性利好与变化。传统行业、企业如何及时调整自己的企业战略、服务方式,以及如何扩大并迎合这个市场的新趋势,是做好增量、开源节流并重的首要选择。

第三,品牌工作应在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的前提下,重视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品牌是市场的产物,亦与市场一样是一个有待完善与趋同的具备共生关系的生态系统。在防疫与复工、复产的新常态下,大家共同面对的新问题是如何共建一个特殊时期的产业生态系统,而这个系统是有合作、有分工,有竞争亦有共生融合的良性生态系统。在这样的品牌生态系统中,大家需要细分各自的市场及产品和服务的优势,逐渐构建并调适一个新常态、新经济模式下的产业链,使市场得以在逐渐恢复的前提下,形成健康的、具有病毒免疫力的生态共生系统,并在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中共同发展。不难看出,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建立起来的完善的制造业工业体系,健全的防疫、医疗服务体系,健康自主的金融体系,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健全的社区政务服务体系等支撑着中国抗疫、防疫的战略布局与战略实施。也正是基于此,最近国家相继出台了保护中小企业及保增长、促就业的诸多政策和举措。

第四,品牌工作应重视在生态环保上的力量。疫情的暴发是对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警告。“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品牌对于生态环保的理念不仅应该是企业的共识,而且应该是全社会的共识;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共识,而且应该是生活方式的共识。人类对于共同命运的思考通过此次疫情而加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此次疫情而达成共识。地球不仅仅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体的家园,亦是整个宇宙生命体的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倍加珍惜与爱护,保护它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只有它是安全的,人类才能是安全的。

第五,品牌工作应重视对全员发展的促进。疫情的暴发使得企业对品牌的认知更加丰富和深入。品牌正在从战略认知、市场认知向全员认知升级。这个升级不是战术层面的升级,而是战略层面的升级和伦理与哲学层面的升级。在防疫与复工、复产的新常态下,企业及品牌的诚信与伦理已经上升到和生命的保护、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危亡等同的高度。在这种新形势下,品牌的诚信和伦理就是企业的诚信与伦理,它既是底限亦是至高的道德标准,也只有这样的思考和作为,才能够塑造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新的品牌形象和站位。

第六,品牌工作应在新科技、新模式条件下重视对社区建设的影响。如前所述,新常态面临的问题是人们的居家需求越来越大,社区的服务亦显得更加重要。各类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直播电商、生鲜电商以及互联网医疗、互联网金融、保险、联运物流等行业产生结构性变化。而一些传统行业、尤其是传统的服务业中小企业受挫严重,尤其住宿、餐饮、门店服务等领域面临更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重点去研究后疫情时代这些行业变化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尤其是研究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存活并持续发展的行业和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我们要找出各自行业的突破点,以及如何应对需求侧的新变化而调整社区供给的新方式和新理念。在未来很长时期内,社区服务定会是企业服务与品牌服务的主战场与重点区域。

第七,品牌工作应重视对用户服务的引导。疫情的发展变化对企业用户服务提出新的要求,无接触服务、远程技术支持等新的服务形态正成为新趋势,品牌工作应融入新的服务形态中,实现服务升级、模式创新、品牌引领。品牌对用户服务引导是一个市场消费引导与教育的老话题,但在防疫与复工、复产的新形势下,用户和市场都产生一系列的新变化、新需求。不论是新经济产业还是传统行业,人们对于市场整合加速的需求以及在共同安全性前提下的多元化、便捷性、适用性的客户要求均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品牌企业能及时把握这些市场的方向,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定位和高度,不仅有大城市、大区域作战的能力,而且有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家庭的机动性与灵活性。市场与用户是品牌的生命所在,没有市场与用户一切为“零”。如何在疫情中对用户进行诚信与伦理前提下的品牌教育与市场引导,并在健康、理性的引导下共建新常态下的中国品牌生态环境,是摆在大家面前的共同任务。

第八,品牌工作更应该思考如何参与科技原创趋动力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当下我们最欠缺的是社会及科技发展的原创驱动力,说具体点,就是开创全新科技、全新产业,开辟全新生存空间的创新与发展能力。这种能力不可能以运动和号召的方式一蹴而就,这个能力的培养关乎人才、制度、文化等一系列现代因素和综合作用。也就是说,未来我们要独立开发研制出一些科技成果并且将它们成功转化为新型产业,而不再是抄袭与跟随。

培育中国科技原创驱动力的制度和市场机制的生态系统应该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未来方向所在,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品牌同仁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都应该承担并肩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站在时代与历史的新高度,站在国家的高度去思考、引领、倡导这个生态系统的创建,匯聚社会各方的合力去创造大家一起思考、践行、维护、建设、参与这个机制和生态环境的全民气氛,并在新形势下总结、探索出适合我们站位的创新道路。

猜你喜欢
复产常态防疫
“豪华防疫包”
把好节后复产复工关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防疫复产
复产复工 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