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的研究综述

2020-05-31 02:26黄建团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红水河流域民族

晏 鑫,黄 培,黄建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历史长河中,红水河流域是一条缀满中华传统体育遗产宝钻文化缎带,是广西民族精神与民族团结的重要文化脉承与文化亲缘基础。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走廊,广西红水河流域内共 20 个县(市、区),居住着壮、彝、苗、瑶族等十一个世居少数民族,是广西民族文化及民族体育的重要发源地,拥有其特殊的地缘战略优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得天独厚。在红水河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拥有壮美的喀斯特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以红色文化、长寿文化和民族文化相交织的人文生态环境,形成独特多样性与民族魅力的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推进,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特别近三十年来大量农村精英随民工潮流出村庄,根植于农业社会的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流失,其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尤其是在偏远落后的地区,部分项目已失传或濒临灭绝。当前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日渐式微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不少学者围绕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生态建设,顺应“一带一路”发展趋势,运用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从文化内涵、价值、保护、传承和发展等方面对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进行梳理和评述,探索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发展路径,为构建广西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认同、文化保护传承与生态文化明建设提供数据参考与理论基础,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安全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是学科领域研究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在图书馆、中国知网及其他资料文献库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摘录,阅读并分析本研究的进展。本文以检索中国期刊网上(1979年—2018年)的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生态文化相关文献225篇为分析样本,对其关键词、研究主题方面进行抽取信息,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多年来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基本状况及其特点。

1.2 数据统计法

数据统计法是定量学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收集,对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相关论文的发表时间、文献类型、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分布、研究方法等进行数据整理,加以分类,运用图表加以展示,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得到某个领域相关研究的结论。这是文献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通过数据上的分析,从而能够体现研究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1.3 关键词分析法

关键词分析法既是文献的核心内涵和主题的高度概括及凝练,也是相关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的集中反映,它已成为文献研究中常见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之一。在文献研究中,通过对关键词的检索、提取与分析,可以将关键词词频的数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将关键词词频变化与对应学科的相关研究对照,通过高频关键词的频次来确定相关领域研究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

2 整体研究情况概述及定量学分析

从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各学科研究“生态文化”全部成果共计134284篇,从不同视角对“生态文化”进行了研究和解读,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有7314篇,约占5.2%,研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进一步对红水河生态文化中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全面检索,得到符合标准的相关研究225篇。

2.1 文献的年度与数量分布

图一 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文献研究变化趋势

年度文献量统计能够反映某领域的研究力度及发展趋势。笔者通过检索搜集“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将其文献年度分布做成图一。从年度文献量统计图显示,可以将文献研究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2006之前):关于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相关研究发展缓慢。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之后至21世纪初,国家将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文化建设受历史遗留原因发展相对缓慢。其实对广西壮族民族体育的研究从民国时期便开始了,1928 年钟敬文的《僮民考略》是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进行壮族研究的开山之作。1934年刘锡蕃的《岭表纪蛮》和徐松石的《粤江流域人民史》结束了国外对壮族研究的垄断局面,著作中对壮族民间体育活动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记录性描述。20 世纪50年代开展民族识别与文化普查工作,在民族平等政策下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认同;进入80年代,国内外民俗学“热”的兴起,有关壮族民族文化的研究也大幅升温,吕大吉、何耀华总主编、范宏贵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壮族卷》、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黄桂秋《壮族麽文化研究》《壮族社会民间信仰》等众多研究成果,以上论著尽管未涉及广西壮族的民族传统体育,但其理论直接影响着壮族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方向。1987年胡小明的《民族体育与传统文化》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认为地理环境对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着有利的空间条件。从此民族传统体育挖掘与整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引起区内、国内的学者们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其中广西民族学院等单位专家、学者开展了两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整理与抢救工作,积极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把抢花炮、板鞋竞技、抛绣球等广西特色少数传统体育文化推向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进课堂,涌现了一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优秀成果,培养出一大批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先驱者,如刘靖南、谭举民等,奠定了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这一时期多为资料收集,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相关研究并未能深入开展。

第二阶段(2006-2011年):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研究集中在旅游产业开发、文化资源功能价值的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主,开始有从文化生态学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发展处于上升期,且数量相对较多,研究成果丰富。这是由于2005年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的申报工作,直接加速了研究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热情。尤其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广西提出重振广西体育雄风战略决策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与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规划》等政策的出台,为广西及红水河流域的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研究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研究得到快速发展,主要代表性研究有:在旅游开发方面有江日青《桂西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探析》、《铜鼓文化在桂西北旅游开发中的运用调查》,在民族舞蹈方面有韦丽春的《红水河流域壮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健身娱乐价值》,在可持续发展上有卜宪琴刘靖南郭洪光的《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和思路研究》,在文化生态方面有穆耐安的《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抛绣球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和翟翠丽的《宾阳炮龙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等研究成果,传统体育研究达到了一个热潮。

第三阶段(2012-2018年):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相关研究呈上下波动发展态势,研究产量丰富,民族体育与经济、文化、政治、旅游、历史等交叉与关联研究,研究成果多元化,各学科之间加深相互渗透与合作,多视角从生态学、人类学进行研究开始普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加强建设,推动了生态文化层面的研究向多领域研究扩展,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者开始对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展开研究,研究质量日益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通过以文化作为切入点,置文化于生态环境中来探寻其在生态体系中的内涵和意义。其中杨海晨的《族群体育的实践理念与文化表达》、陈奇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案例》、毕丹玲的《节日变迁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三月三”为例》、黄书朋的《文化变迁视域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构建研究一以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等研究论文,尤其是杨海晨、张萍、王溯等人的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文化变迁下体育人类学发展态势等方面的阐述,对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框架具有学术指导意义。

2.2 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研究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凝练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性术语,其特点主要是从文献研究、论述主题的角度来揭示文献的内容。对关键词展开词频统计和共现网络分析可以反映该领域的主题结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收录的225篇“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文献做定量分析及统计,由图一与表 2 可见,出现频次最高关键词的是体育旅游、体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生态、民族文化,向外扩散,具体到人才培养、项目、资源、社会功能、文化生态、文化价值、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发展、策略、传播、对策、路径类等词频高现,说明了目前研究以导向类研究占据了重要比例。

图二 红水河文化研究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n=225)

表1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关键词统计

关键词篇数比例%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间体育9932.4民族文化7123.2体育文化4715.4体育旅游3611.8体育文化生态278.8非物质文化遗产258.2

2.3 期刊与学位论文、文献报道数量分布

在中国期刊网检索出225篇关于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相关研究的文章中,按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和报道文献的数量分布分别进行统计(详见表2和表3)。研究文献资料中,核心期刊论文、博士与硕士论文共占总文章数的55.1%%,说明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价值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给之后的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方向,量变产生质变,红水河流域基础研究数量上升,其高水准研究质量也会提升。

表2 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文献一览

2.4 研究方法分布

定性研究主要有田野考察法(参与观察、访谈和口述史法三种方式)、文献资料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定量研究主要有实证研究方法,具体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目前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方法上以事实论证为主,主要体现在定性研究多而定量研究少,从表3 中可知,定性、定量及定性与定量结合研究的比例分别85.33%、0.88%、13.77%,绝大部分的研究以定性为主,田野考察法与文献资料分析法为目前主要的研究方法,建议研究方法多以定性与定量结合研究,多元化研究,使研究更有实际研究价值和学术研究方向。

表3 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献研究方法一览表

2.5 研究者分布

研究者在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方面的发文量是衡量其研究是否能作为研究力量的主要标准之一。从表4中可知,发表三篇及以上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研究成果的作者共计11人,其中有发表19篇的作者1人(韦丽春)、发表8篇的作者1人(杨海晨)、发表5篇的作者4人(江日青、梁日忠、张萍、王溯)、发表4篇的作者2人(沈柳红、罗强)、发表3篇的作者3人(黄宗峰、刘靖南、陈奇),以上包括合著。从超过3篇的研究者来看,毫无疑问这些研究者已成为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核心研究群,但研究群体的规模和数量还不足。而大多发表2篇及以下的研究者,或许并没有产生以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的研究旨趣,缺乏持续发表有关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成果的内生动力,并未真正形成以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的研究方向。因此,对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成果在2篇及以下的研究者,本研究将其视为“临时”性研究行为,不将其作为研究的核心作者群。

表4 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研究发文量3篇及以上研究者

2.6 研究机构分布

研究机构是指由若干人员组成的围绕相关学科领域展开研究的机构或组织。研究机构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围绕某一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者,且能够围绕某一个学科领域持续进行研究并产出成果。从文献来源机构中可以发现(图三),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广西区内,且高校体育院校占据研究主力,广西高校利用区位优势,对红水河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其中以河池学院(49篇)、广西民族大学(36 篇)、广西师范大学(19篇)、广西师范学院(12篇)分别位列前四,主要围绕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旅游开发、文化价值功能、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研究。广西大学(9 篇)、华中师范大学(8 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8 篇)、桂林航空工业学院(5 篇)、兰州大学(5篇)、玉林师范学院(5 篇)等,发表的论文主要是围绕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沿溯、社会组织联系、产业融合开发等研究,其研究方法多为实证研究及田野调查。

图三 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研究发文量2篇及以上研究机构

3 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研究主题

根据从热点分析中得出,关于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主要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三方面研究,许多学者从这些方面对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而对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3.1 生态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在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初始阶段,文化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文化是构成社会的一个重要参数,体育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研究时必然要阐明其特点、产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价值。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包括内涵、价值特征、社会功能,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和保护传承策略等内容,后基于文化生态学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思考。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

梁日忠、褚跃德、孔国强这三位学者认为红水河赋予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底蕴,并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生活、社会生产方式这三方面论述了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关于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有学者研究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①源于生产劳动,如壮族的打扁担,苗族的打泥脚、打草球,侗族的打手毽、踩石轮、骑木马,瑶族的打箕圈、催工舞等,②源于古代的军事战争,如射箭、射弩、板鞋竞技等,③源于信仰祭祀,如师公舞、道公舞、铜鼓舞、蚂拐舞等,④源于繁衍种族,如壮族的“抛绣球”,苗族的“跳月”、“芦笙踩堂”,瑶族的“踏歌”等,⑤源于民俗节令,如仫佬族的依饭节中的传统体育活动。

韦丽春从整体上分析并总结了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认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竞技性、娱乐性、表演健身性以及广泛的群众性等特点,还概括了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从局部上对红水河流域单个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文化研究,如关于红水河流域壮族抛绣球、壮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壮族板鞋舞、壮族蚂拐舞、铜鼓舞等体育文化功能研究,同时对某个民族的节日进行体育文化研究,如红水河流域仫佬族传统节日中体育文化探析的研究、谢琼和程道品对红水河流域壮族蚂拐节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的研究,而沈柳红、杨海晨和孙庆彬从广西红水河流域的田野调查中对不同类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开研究。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基于文化生态学思考

罗昌勤分析了当前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缺失,并提出了构建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生态链结构的基本思想。高会军、孙庆彬、李江宁、周家金认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发展中具有开放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的发展优势,从对外交流中进行思考,促使其提升传统体育生态化的竞争力。陈海霞分析了马山三声部民歌与文化生态之间产生的互动关系,探讨当前经济全球化环境背景下,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生态的变迁及这种变迁对三声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对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

3.2 生态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的研究较晚,主要在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之后,红水河流域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吸引了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关注。目前学者从文化生态学对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的开发的优势、现状、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的探讨。

3.2.1 具有鲜明的开发优势

罗强分析了红水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认为具有丰富的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和明显的区域优势。张忠、经建坤认为丰富而独特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具有发展民族体育旅游的政策支持和思想基础,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的机遇和区位优势,有利于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的开发。胡建忠、邱海洪、邓水坚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品牌赛事是形成旅游产业的潜力的深层,并从多元价值属性、赛事的品牌形象、“多重”文化体验对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进行研讨。韦丽春分析了红水河流域具备了能形成一个民族体育旅游潜质区域的文化优势。

3.2.2 日益完善但仍有不足

张忠、经建坤红水河流域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建成,各民族景点相继建成。胡建忠、邱海洪、邓水坚认为体育旅游开发晚,消费者范围狭窄,消费市场尚未十分成熟,与其他旅游协调程度偏低等困扰着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何茂从文化生存的考虑,认为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遭受着“文化霸权”的威胁,同时存在失“魂”的同质类开发,及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覃少菊、经建坤、陆勇军认为红水河流域缺乏民族体育文化教育及人才的培养体系,在开发过程中受到破坏。江日青认为桂西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脆弱性和易变性,面临“同化”、“异化”甚至消亡的危险。

3.2.3 多层次多元化地开发

张萍、王溯认为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聚居方式、村寨自治、群体文化认同以及社会组织头人及民间文化精英也是发展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重要的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既要尊重少数民族族群的文化情感,也要遵循他们的文化传统,还必须首先满足他们的生计需要。卢平林、刘兵王、艳琼、刘楠、谷超、李宁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城市化进程、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体育产业市场运行机制和体制创新及体育人才培育战略实行对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进行发展建议。胡建忠、邱海洪、邓水坚利用政策和信息产业优势,推广红水河流域体育旅游资源、打造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立地域性产业链和构建红水河流域体育旅游综合体。吴良林、周永章等就桂西山区原生态旅游资源提出建立多级资源遗产保护、建立少数民族文化基因库、元素库等原生态旅游资源安全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思路

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侧重产业化开发研究,而轻视旅游资源生态的保护研究,重于旅游的外部环境研究,而旅游资源的内部环境研究则少,研究的系统性便减弱。同时,对体育旅游产业实际发展的状况分析缺乏实证分析和数据的统计,使得研究成果的说服力和实际应用价值不高。

3.3 生态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水河流域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民族文化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后,各地政府加大了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学者也将目光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中,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自然成为研究的热点区域,其主要研究内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保护状况和开发策略,并从活态和静态保护研究层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使其发展更具活力。

从静态研究层面上,黄鸿滨就构建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进行了探讨,并阐明其重要性,以试图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林菁基于旅游开发来对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阐述了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并提出多种和谐发展的途径。何茂用层次分析法(AHP)融入SWOT 的战略分析模型,以此确定影响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竞争力因素和战略选择,并提出战略建议。

从活态研究层面上,刘昀、张本勇对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传承馆和重大节庆活动进行现状分析,并认为其“活态保护”存在较大问题。殷珺、何卫东、郭洪光对广西各民族体育特色之乡在现代传承发展研究中,认为存在诸多共性的问题,提出应树立政府为主导,社会、学校和民间共同参与合作的“四位一体”的解决思路。祝海霞、何卫东、李俊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的传承发展进行了探析。杨艺动态性考察广西天峨县纳洞村蚂文化的遗产空间系统的发展、变迁、互动及文化再生产现状,在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着表面化的问题,应从其空间结构的物质景观系统、行为实践系统、意识形态系统以及制度资本系统着手解决。郭彩琴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当地农村学校体育在互动性发展上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进行理论性与实践性研究。

综合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以人-文化空间-文化遗产为研究内容,以文化生态学与文化变迁理论进行探索式研究,提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措施建议,以使其焕发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魅力。未来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应加强注重人的主体性、文化生态建构和发展理念重塑,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4 研究评述

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扎根于民间,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承载着红水河流域民族的历史,表达人民朴实的文化追求与审美理念。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是红水河流域自然地理、文化生活与社会环境的多元共生体,其生态文化中同样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这幅自然-人-社会共同编织的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图景,正是红水河民族民众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相互交往、相互交流、彼此融合编织而成,不同宗教、语言、风俗和内容的民族体育、民间体育与民俗体育的共存共生将多族群联结在一起、构成同一地域内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成为红水河流域民族构筑历史记忆并生成文化凝聚力的重要文化符号。

综上所述,结合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研究主体和研究内容得出相关结论:

1.从研究主体以人-机构-研究成果三方面分析看出,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者集中于广西区内,研究群体规模和数量不足,相关研究者的单篇率较高,没有形成持续研究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的内生动力;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机构主要以广西高校为主,研究范围局限在广西,缺少与外省高校进行互动性研究发展,阻碍了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向全国范围延伸传播;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成果具有较高水准,成果数量保持稳定,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多采用田野考察法与文献资料法,但缺少定量化研究对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模型进行建构研究。

2.从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热点分析来看,研究主要以文化生态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这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从文化生态学上研究时间较晚,研究成果数量较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偏向于对单个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功能研究,缺少对人、生态环境的综合研究,即没有运用文化整体观思想进行研究,多数研究关注于强调某一地点的微观体育文化实践,却并没有意识到空间存在的其他维度,那便是“由点而构成的线的这一维度的真实存在。旅游研究偏向开发式研究,而忽视了旅游资源生态的保护式研究,重于旅游外部生态的研究,而轻于内部生态可持续研究,研究系统性减弱。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从静态和活态进行研究,以人-文化空间-文化遗产为研究内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化发展,建议措施研究较多,缺少生态理论模型构建。

5 研究展望

根据当前国家及广西的相关政策,立足于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当前的发展状况和研究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借鉴其他区域研究模式,运用生态学先进理论和现代先进技术,向上求高度,向内求深度,向外求广度,可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研究作进一步的探索,以推动广西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在研究视角要从生态文化上系统地思考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各领域的发展状况、发展问题和发展趋势;同时在文化整体观视角下进行的流域性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跨文化比较,通过比较形成类型,从而尝试建立一个适应中国乡土体育运行的中观理论模型。基于文化生态学对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分析,从自然、社会和文化三个生态环境进行阐释,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理解现实社会,应对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生态学的研究方式和基本思想,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运用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对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进行区域内生秩序上的分析,如利用生态位理论对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以求发现文化存在与发展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探索,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有机联系下来运用于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与实践,实现人-民族传统体育-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基于文化人类学对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追根溯源,追寻历史发展的文化变迁,思考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价值的历史存在和现代发展的物质、制度和文化的转变,以满足现代社会人的文化行为和社会行为的需要。结合当今互联网+经济的特征,运用“协同创新”理论,积极探索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民族传统体育+科技”、“民族传统体育+传媒互联网”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及具体开发策略,使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发展适应于现代科技社会,进一步推动红水河流域区域联动创新,将民族传统体育这一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引领创新发展。

其次,在研究内容上根据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基于生态价值观为宗旨,立足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保护濒临项目,拯救失传项目,建立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数据库,对区域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活态保护传承,并进行动态跟踪调查,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基因,深挖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价值,以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生命共同体来牵引人类民族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化发展,以追寻人类文化行为、社会行为的原始需要。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力度,在发展的同时,红水河流域要提防当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危机的产生,避免资源的流失和文化本质的异化,关注自然生态因子和文化生态因子的变化状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脆弱性、生态应用性、生态本真性的特性,遵循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生态危机进行预测性分析,在生态环境完整的情况下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其生态文明体系。基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乡村生态将逐渐向社区生态进行转变,探索模式也需将通过乡村体育发展转换到社区体育的思考,力求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而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是其健康生活方式、环境保护、人文关怀及价值观的转变,利用互联网科技对红水河生态文明进行架构,将民族的文化基因投到生态化的产业生产中,在经济化和科技化加快的社会环境下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核心文化的深层次的提升,以彰显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研究应该自下而上地从文化持有者的主位视角和采用参与式发展评估的策略,结合中观层面的类型化进行规划,有可能会改变当前体育类非物质文化传承缺少内生动力的现状,也有可能为各类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参与式发展规划”提供新的思路。最后在政府的引导下,顺应“一带一路”的时代趋势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背景,利用市场整合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和保护措施,鼓励社会参与进来,创新发展模式,进行红水河流域文化生态经济圈的构建,集中文化价值打造文化品牌,与周边文化进行交流交往,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提高文化输出的优势,合理有效地开发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的最大效益性,使其在文化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中得到良性互动。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基于目前的研究存在的问题,积极借鉴多学科的先进理论,可充分运用方法论、辩证法、系统论等方法去验证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化发展,可运用SWOT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多法互证的综合分析法等对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模型建构。在资料收集和分析方面,应广泛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模式,采取从个案到流域再到类型分析路径,为具体个案研究提供区域和类型定位,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深入访谈等相结合进行资料收集;在调查研究的视角上,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要形成研究人员与调查对象之间的时空张力,切实保证研究的真实性,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研究有理有据,进一步提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猜你喜欢
红水河流域民族
区域联动护流域
红水河之百里画廊
精神的落实与远游
MINORITY REPORT
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断航39年红水河“复航”调查:东兰至广州航线已开通 全线复航“桎梏”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