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强
不少学校借鉴企业做法,将量化管理搬入校园,最大程度地把评价标准系统化、数字化,让教师全部工作可监控、可测量。这种管理模式看似科学,却普遍遭到了教师的反对。
为什么管理者乐此不疲呢?在一些领导眼中,“管”与“被管”本来就是一对矛盾,而人性的弱点就是怕严,怕强制,不严格、不强制,可能会一盘散沙。基于这样的逻辑,就很可能产生一个结论:如果学校工作不够出色,那一定是源于管理不够严格。于是,学校管理的追求大多定位在通过建章立制,以精细化和操作性强作为标准,以便取得“看得见”的成果。
但学校不同于企业。学校不是制造产品的工厂,而是育人的乐园。过度强调规范,把教师视作可以随意摆布的“木偶”,这是将人“工具化”的体现。必要的规范有益于形成好的团队作风,但矫枉过正,将规定无限细化,否定教师工作的自主性、创造性,往往适得其反。
有效管理的特征是“管理者”的管理目标与“被管理者”的自我追求保持一致。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学校管理并不是通过制定的条款一一对照检查,例如迟到要罚款、事假要扣工資等。学校管理者必须考虑:制度设计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也许大家忌惮于个人利益受损而减少迟到和请假,但付出的代价却是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效果与初衷背道而驰。
我并非强调学校不要制度,而是要尽量避免陷入学校评价指标过度细化的泥潭。确立制度有个基本原则,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引导大家去思考、认同优秀教师的标准,从而确定努力的方向,让每个人挖掘自己身上的创造潜力。制度建设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这样的管理就会把“成全”和“成就”教师作为出发点。不妨通过集体讨论,认同一些主要规范,管理者、被管理者一起照着做就行了。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教育教学行为中率先垂范,树立榜样,这才是管理的真谛。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辽海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