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开启城市消费新密钥

2020-05-28 02:37王幸芳
杭州 2020年8期
关键词:杭州消费数字

王幸芳

105秒,不断被刷新的杭州消费券的申领速度,也是这座城市提振消费的信号。

20000个,一次性增加的小客车指标,也是杭州想要进一步挖掘市场内需潜力的决心。

20秒入园、30秒入住,基于大数据的非接触式服务,将让杭州旅游的数字应用服务更上一个台阶。

钱江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疫情对部分行业造成大冲击的同时,也加速了数字消费的奔跑速度,释放了一批新兴的消费潜力,实现网络零售额1285亿元,占全省的41%,同比增长4.3%。直播带货、跨界整合、社群运营、上下融合等模式不断涌现,让我们看到了数字赋能消费所爆发的几何级能量,展现出了在线新经济的经济新动能。

吹醒消费的春天

4月10日,手机的时间刚跳到了9:58,市民小刘的闹钟就准时响起。关闭了闹钟后,她在家庭群里提醒道,“还有2分钟,抢消费券了。”

这一天的10:00正是第四轮杭州消费券的发放时间。这一轮,仅1分49秒,150万份消费券共7500万元被抢空,再次刷新了申领速度记录。设闹钟掐点抢券、全民参与抢券,杭州消费券申领活动俨然是一次“双十一”狂欢。线上抢券有多火爆,线下消费就有多热闹。据统计,消费券发放后,杭州市区内30家大型商场(综合体)的日营业总额从日均4000万元上升到了6000万元,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85%左右。

消费券犹如一阵春风,吹醒了消费的春天。3月26日,杭州宣布面向全体在杭人员发放消费券,3月27日起,消费者可通过支付宝领取消费券。截至4月25日16:00,兑付政府补贴3.67亿元,带动杭州消费40.08亿元。

在建德李家镇,刘雪娟在新联村游客接待中心挑选土鸡蛋,3斤共计45元的土鸡蛋,结账时她只用了25元。享受了20元优惠,刘雪娟直呼划算。她的感受也是这次消费券下很多消费者的想法。为带动农产品销售,4月5日,建德李家镇推出了全国首家乡镇级消费券活动。首批李家镇消费券主要针对田间超市的农产品,优惠力度和杭州市消费券各档一样,且可与杭州市消费券叠加使用。当日,“田间超市”的销售额共计4.89万元,其中,消费券优惠达8000余元。可以说,一日销售额等于半个月,打开了农村超市新市场。李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李家镇还将扩大农产品领域、持续推出二期、三期消费券。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使得拉动经济增长三架马车之一的消费需求严重萎缩。为了提振消费,杭州市政府及时出手,发放居民消费券。其意图就是促进居民因疫情而导致的‘不想消费‘不敢消费转变为‘要消费,从而将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转变为现实的消费力、转变为市场的实际购买力,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庆明认为,从杭州几次发放消费券的实际效果看,以上目的已经初步达到。同时,他也建议:“今后如果继续发放消费券,需要‘精准滴灌,一是针对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如餐饮、旅游等等,发放行业消费券;二是针对生存最为困难的微型、小型商家发放消费券。通过以上二类特种消费券,帮助这些行业和商家尽快走出困境。”

与此同時,消费另一头连接的商家也纷纷打出组合拳,折上折的优惠进一步点燃了消费者的热情。仅4月10日~13日三天,联华华商9.9元惊喜券抢购62.5元优惠礼包就卖出了30万份。“接下来,我们还会再次升级活动力度,周五、六、日三天开展联华折扣日大促,有上千个品牌参与本次活动。”联华华商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华促消费举措将持续加码。除了联华、永辉超市、盒马生鲜等商超的促销外,购物中心也加入了促销大阵。银泰百货在消费券的领取页面,设置了消费金额翻倍的“膨胀红包”;杭州大厦推出了通减券,可以与消费券叠加使用。

一场关于消费提振与消费自救的大戏正同频共演。杭州建德向外地游客发放1000万元旅游消费券,用于住宿、景点、餐饮等,外地游客可扫码领取;淳安县第1批5万份旅游消费券,线上首发优惠额度达1000万元……鼓励着人们走出家门,吸引人们从线上走向线下,消费券像是一种信号,既释放了城市的活力,也重塑了城市的信心。

一场促消费的长远布局

从目前效果来看,杭州消费券达到了当初的设计预期,目前全国有70多座城市都对这个模式很感兴趣。消费券是一剂市场恢复的“强心剂”,并不是一份长效药。对此,杭州早有通盘考虑。消费券只是一个开始,要想长期拉动经济增长,离不开消费政策的调整和消费环境的优化,更要关注消费背后的最终需求。

受疫情影响,杭州旅游行业按下的暂停键尤为明显。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杭州市接待旅游总人次972.7万人次,同比下降74.2%;旅游总收入202亿元,同比下降67.7%。3月13日,杭州出台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旅游行业共渡难关的补充意见》,包括设立旅游行业纾困资金、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加大对旅行社法律援助、支持“非接触式”旅游服务场景应用等四项纾困解难举措,以及鼓励宾馆提供降价优惠、鼓励A级景区实施免费开放、鼓励旅行社加大客源引进力度、鼓励“杭州人游杭州”等四项复苏市场、重振旅游业的举措,简称支持旅游行业共渡难关的“八项举措”。同时,将《补充意见》中的1至5条举措纳入“亲清在线”平台,只要是符合政策要求的,杭州市旅游企业在防疫期间均可以通过平台实现政策在线快速兑现。

在“八项举措”精神下,“鼓励宾馆提供降价优惠”“鼓励A级景区实施免费开放”,均带来了一定的刺激效应。截至4月15日17时,全市共55家景区景点参与免费开放活动,全市免费开放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2038043人次。截至4月16日,全市共有96家宾馆参加半价优惠活动,占全市星级酒店、绿色饭店、特色文化主题酒店、国际品牌连锁酒店总数的50%。特别是君悦、喜来登、索菲特等知名国际品牌连锁酒店也都踊跃参加。宾馆降价优惠举措带动明显,宾馆入住率从原先最低的5%上升至目前的35%左右。

为加快旅游行业复苏,3月23日上午10时30分,“家门口的健康游——欢乐游杭州”活动启动仪式在淳安县千岛湖秀水广场举行。启动仪式上发布了杭州精品游、世界遗产游、红色之旅游等十大主题共100项健康游特色产品和线路。从启动之日至12月底,杭州将推出十大系列活动。如“致敬之旅”公益体验游,推出高品质健康旅游产品线路,组织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作出贡献的医护人员、一线民警和社区工作者等参与文化旅游体验和疗休养。

是危机,也是一次倒逼升级的转机。依托现有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杭州第一时间将20秒入园、30秒入住等场景全面升级,推出了酒店和景点的“非接触服务项目”。特别是在景区入园上,把实名制入园、分时预约、健康码验证等数字化功能免费开放给景区使用,用数据引导客流管控、优化景区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截至4月16日,全市超过90个景点、文化场馆以及250家酒店具备了“非接触服务”的基本功能,为文旅企業的防疫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的数字化保障。“创新求变,永远都是化危为机的压舱石。”在杭州市文广旅游局党组成员张安胜看来,“这次虽然发生了疫情,但杭州旅游业长期增长的因素没有变,而且促进旅游消费一定是疫情过后杭州经济重振的重要突破口。”

不仅仅是旅游业的重启,各行各业都主动出击。3月25日,杭州一次性增加2万个小客车指标,积极稳住传统大宗消费。杭州市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办公室周鸣表示,“这主要是为了应对疫情、提振汽车消费。这一次我们2万个指标,是向更具需求的人群投放。”4月14日,杭州出台了《关于支持文化企业“战疫情、渡难关”的补充意见》,提出要补贴文艺院团公益性演出,降低文化企业融资成本,补助文化企业参展费用,助力文化企业纾困解难。对此,网友Z-R评论,“杭州的扶持是实实在在的,能落地执行的,为杭州点赞。”

数字消费新业态的崛起

“这个地瓜干产自于下姜地区白马村,那个地方地势比较高,气候好,土壤肥沃,这让白马地瓜干口味相当软糯,甜而不腻。它有个最大的特点,不含任何添加剂,真空包装,纯天然。不管旅游、休闲、居家还是小伙伴加班以后拆一小包垫垫饥,都很管用!”在杭州市妇联淘宝直播间,市委办公厅副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杨雪强化身“网红销售员”,现场为特色农产品带货。在这场“助万企 帮万户 直播带货助发展”的主题活动中,一小时直播间观看人数9791人次,点赞数36420次,截止直播结束销售269单,营业额14378元。

同样地,直播的优势不断在各个平台发挥作用。4月17日晚~4月20日,“淘直播·购杭品”余杭畅购嘉年华中,余杭区区长、四套班子领导、局长与“千万粉丝”网红共同“带货”,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全域直播总动员。

早在浙江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中,就提出“要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开启‘云逛街等新模式,繁荣居家宅消费。”值得关注的是,疫情释放了一部分新兴消费潜力。尤其是在网购快递、生鲜电商、在线教育、远程问诊等新兴服务需求下,拥抱数字化转型将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3月2日,杭州市政府召开线上直播会议——全市“战疫情 促发展”工作推进会。会上,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提出,适机推出“杭州消费嘉年华”,打响旅游休闲到杭州、消费购物到杭州、开会观展到杭州等品牌。作为率先表态支持会展业发展的城市,杭州除了利用政策杠杆,鼓励企业享受“1+12”的现有政策,拟对现有会展扶持政策进行调整修改,拟将消费类会展纳入会展业发展扶持对象外,还积极开展线上展会,倡导大力发展“互联网+”消费模式。例如,由杭州市会议展览业协会、白马湖国际会展产业联盟发起的《白马会客厅》直播中,在杭州市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仅耗时3个小时,打造了一间面积为72㎡的直播间,以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应用。可以说,随着会展服务信息化的大量应用,杭州会展业呈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态势。

数字化的新需求,也对精准消费、品质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从线下走向线上,让平台和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3月28日,萧山区数字消费嘉年华暨数字生活示范区建设启动,通过开展线上、线下促销,助力商贸企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市民消费需求。现场发布了《萧山区数字生活示范区建设方案》,将以数字生活七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活跃经济,激发城市消费新活力,实现数字消费新发展,在全省率先建成数字生活示范区。

更有意思的是,结合目前流行的盲盒潮,为进一步唤醒旅游消费市场,最近,杭州依托城市大脑文旅系统上线了一个“城市锦鲤”盲盒活动。打开支付宝,搜索“杭州城市会员”,1.99元拆一个盲盒,就有机会获得价值4860元的文旅大礼包,成为幸运的杭州“城市锦鲤”。而活动全部收入将捐给杭州市红十字会“健康出游·救在身边”项目。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认为,各地政府联合互联网平台、商家一起举办惠民活动,为疫情后期提振消费提供了一种新的创新实践。

作为全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城市,杭州在移动支付、大数据应用等方面有着先天的基础。《2019城市数字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杭州居“数字一线城市”榜首。在杭州景区,依托城市大脑文旅系统,诸多“20秒扫码入园、30秒酒店入住”等“非接触式”旅游服务场景得到应用,用数据引导客流管控、优化景区服务的成效将愈加明显。下一步,如何将数字经济第一城的优势,释放为数字消费之城的契机,相信以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杭州,将在城市大脑的赋能下,在数字新模式新业态上做出更多的探索。

猜你喜欢
杭州消费数字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龙井茶园
答数字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数字看G20
杭州旧影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