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作品与戏剧的关系

2020-05-28 02:33卢博文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4期

摘    要:戏剧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它的市场规模也随着物质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满足观众的口味,全国各个剧院、剧团在复排经典剧目的同时也在充分挖掘着经典文学作品和高人气小说,对其进行话剧改编。而这就涉及到小说改编剧本这一过程,编剧对小说进行剧本化处理,提炼故事主线以及典型人物形象和矛盾冲突。随着文学作品与戏剧的联系不断增强,演出剧目也因而变得丰富多彩。现如今的舞台上不再是经典剧目一家独大,也出现了通过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科幻剧、悬疑剧等。

关键词:戏剧艺术;小说艺术;文学改编

随着近年来艺术教育的普及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艺术行业也在当前的时代中迎来了空前的兴旺与繁荣。同样的,话剧这一艺术种类也在进入中国后的百年里迎来了新的生机。戏剧艺术的构成包括多种元素,不过归根结底它是离不开文学基础的,一出好戏的诞生必然有着优秀的剧作基础。例如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昆曲《牡丹亭》,在其优秀的舞台艺术的背后更是有着优秀的文学剧本。我国最早期的话剧演出绝大多数都是那些国外优秀剧作家们的剧本,这些剧本经历了上百年仍旧经久不衰,如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我国同样也诞生了以曹禺先生为首的一批优秀剧作家。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学小说的发展,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成为了剧本的原材料。在改编的过程中,很多也成为了优秀的经典剧目,例如: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家》、陈忠实的《白鹿原》等,这些经典小说无论哪一部都脍炙人口,令人津津乐道。这些小说大都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小说的内容与故事背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第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不是普通的单一形象,而是经过凝练后的典型人物形象;第三,小说的故事情节并非流水账式的叙述,而是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冲突与跌宕起伏的发展脉络。在小说改编成话剧的路上,优秀的小说才能改编出引人入胜且其富戏剧性的舞台作品。

戏剧属于综合艺术,在优秀的文学剧本的基础上,再配合其它艺术表现手法,必然会生产出能够感染观众的的戏剧作品。这种感染不止于精神层面上,而且随着近年来舞台技术的快速发展,舞台演出也如同好莱坞大片一样开始利用特效技术来展现宏大的奇观,给予观众视觉上的震撼。最近几年中国的戏剧公司也在对当下热门的IP小说进行着舞台剧改编创作,例如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刘慈欣的《三体》、天下霸唱所著的《鬼吹灯》等热门文学IP。这些流行小说舞台剧化后,在舞台呈现上更多的是利用舞台特效投影技术、威亚等来进行呈现,借以刺激观众的观感。同样这些来源于热门IP小说的话剧在商业上也得到了很高的回报。同时,随着观众对戏剧演出的喜爱程度的增加,也进一步激发了观众对于原著小说的好奇与了解。这样由文学作品所改编的舞台剧一方面在扩大着原著小说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扩充了原著小说粉丝群体。所以说,文学作品与戏剧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仅是合作关系,也处于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判断一本小说能否改编为话剧剧本的前提条件有很多,但是由于戏剧艺术的特殊属性,文学作品在改编为舞台剧的过程中会进行大量的整合凝练工作。例如北京人艺演出的话剧《白鹿原》,它就是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为经典话剧的成功典范。这本由陈忠实所著的《白鹿原》早在上世纪就获得了中国茅盾文学奖,在这样的光环下进行影视剧、戏剧改编也成为了它的必然趋势。2006年由林兆华导演的《白鹿原》迎来了首演,首演过后好评如潮,不过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关于故事内容被压缩的相关负面评价。其文学剧本也是对小说进行了大幅度的删改,比方说话剧版就将白灵这一角色与鹿家的情感纠葛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但并没有影响到整体的故事发展。而原著中极为立体的冷先生这一角色,甚至可以说这一角色是陈忠实先生创作《白鹿原》的根基,在话剧中被压缩为了一个不是很重要的普通角色。这种种处理手法上,由于语言艺术与综合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区别,很多剧中的内容也会随着表现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不过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戏剧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了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并不会像小说一样可以天马行空,充分的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而且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读者对作品在脑中还会进行了二度创作,将文字形象在脑中转化为画面。不过这种局面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田沁鑫在话剧《北京法源寺》中用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打破了这一规律,她导演的《北京法源寺》就是改编于李敖的同名小说。这本小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它不单叙述,并且夹带议论。而田沁鑫却用了打破时间、空间的手法,让戊戌变法时的谭嗣同与不同时空的法源寺和尚进行对话。当局者讲述着自己所遭遇的迷惘,而又借旁观者传达着后世人们的议论。并且田沁鑫打破了“第四堵墻”,谭嗣同一边与剧中人物进行着对话,转过头来又能与观众对话,在戏剧演出中进行“跳进、跳出”。用合适的方式将原著中的内容原汁原味的表现出来,不单单是导演技法的高超,也是对原著的尊重。

文学作品与戏剧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为戏剧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而文学作品也在另一个舞台上大放异彩,博得了更多观众的认可与了解。戏剧的剧本来源以经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由剧作家来提供,小说家也在逐渐成为剧本创作的主力军。在中国未来的戏剧道路上还会出现更多改编自小说的戏剧作品,这些作品也将继续丰富着演出市场,做到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德)汉斯—蒂斯.雷曼;李亦男译.后戏剧剧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2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

作者简介:卢博文,男,广西艺术学院本科,研究方向:舞台影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