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评论员
日前,新任司法部长唐一军首次对外接受采访,透露司法部2020年的工作部署。他表示要着眼于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加强刑事执行和法律事务管理,严格规范“有权人”“有钱人”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工作。与此相呼应,2020年最高法工作报告提及了孙小果案,称将其“坚决判处并执行死刑,让正义最终得以实现”。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由司法部主管。“有权人”“有钱人”犯罪了,照样被判刑、被收监,本是司法公正的体现;但这些人通过“运作”获得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逃避应有的惩罚,则严重伤害了民众的法感情,让正义与法治黯然失色。为此,一是要建立有效防范权力干预的机制,二是要压缩监狱本身的权力寻租空间,三是要引入外部监督,四是法院本身要硬起来,真正体现司法“以审判为中心”,这样才能让公正之光照到监狱的每一个角落。
以强凌法不可取,以弱凌法也不可取。今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写道:指导地方检察机关查明涞源反杀案、丽江唐雪案等影响性防卫案件事实,依法认定正当防卫,引领、重塑正当防卫理念,“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深入人心。最高法工作报告写道:审理“小偷逃逸跳河溺亡案”,依法判定追赶群众无责,宣示法不强求正义者的过重注意义务……坚决防止“谁能闹谁有理”“谁横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等“和稀泥”做法。正气重张,让人提气。
事实上,司法公正是有利于每一个人的。因为强势、弱势是相对的,在不公正之下,没有任何人是真正安全的,谁也保不准自己不会成为受害者,只有公平正义才是每一个人最可靠的依仗。
正义不是抽象之物,不是玄谈。司法公正必须体现在每一个案件当中,必须体现在司法过程的每一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警察机构、公诉机构、审判机构与司法行政机构等各个部门,应该各司其责,做好自己的本分,以公正与法治作为天平零点的唯一校准参照系,对鸡蛋与石头施以一视同仁的保护。其中,“以审判为中心”不仅仅是司法过程的核心,更是司法公正最重要的依恃。
破解“执行难”,则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两高报告当中,关于破解执行难的两组数据一升一降:2019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041.4万件,执结954.7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7万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7.4%、22.4%和10.8%。对执行活动中的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23437件,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批捕2318人,同比分别下降1.6%和2.4%。
枯燥的数据背后,是一桩桩案件里的无数命运沉浮。也唯有经由这一桩桩一件件,公平正义之光才能真正观照人生、抵达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