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奕涵
你携清风与明月来,夹杂红尘微光,来到我身边。
——题记
每个人都会有那么几个烙印在記忆深处的人,那些人大概就像是人穿行在光怪陆离的时光中眼前亘古不变的灯塔。有了他们,就不怕迷失方向。
窗外夕阳迟暮,徐徐的清风舔舐着我的指尖,我看见新月羞涩地藏在树梢之后,突然想起了她——我的班主任余老师。
其实,余老师一点儿也不温柔,她虽然爱笑,可那双眼睛像养在水里的墨玉珠子,始终带上了几分冷淡,我是有些怕她的。
第一次看到余老师,我是被她温和的外表所“蛊惑”了的,她看起来像是个亲切的长辈,而非一个心细如发的严苛老师。
我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孤独求败”,有时目空一切,甚至对老师委婉的提醒也是不屑一顾,余老师找我谈话,我虚心接受,却坚决不改。不承想一次月考使我遭遇了“滑铁卢”,这给了余老师抓我“小辫子”的机会。
那段时间我真是怕进办公室,偏偏余老师大事小事都要把我拽进办公室,话里话外,虽不曾有批评的话语,我却如坐针毡。她说话从不带脏字,嗓音温和如清风,只是那双眼睛——黑得委实令人琢磨不透,我很怕余老师的眼睛,于是老老实实夹起尾巴做人。事实证明,她是对的,我的成绩在她的督促下的确提升了很多。
此时窗外风起,小雨拍打树梢发出沙沙声,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我想起那天也是这样的天气,我下晚自习回家没带雨伞,于是余老师撑伞送我到校门口,黑伞下我看不清她的表情,只看见惨白的灯光下,余老师另一只肩膀上的衣服的颜色比其他地方深些。
那是被雨打湿了的地方,而我却像只幼鸟一样被她护在伞下,连一片衣角也没淋湿。
我还记得那天冷风中她低沉的嗓音:“冷吗?”我抬一抬眼,看见了在校门口等待的父亲,于是回头对余老师说:“不冷,我看见我爸爸了,我先走了。”于是,我冲过雨幕扑向父亲,再回头向余老师告别时,看见她那常年冷着的眼睛绽开一抹温柔的春色,看见我向她道别,她也微微一笑:“路上小心,再见。”说着还向我挥了挥手。
这不算一件大事,可不知为什么,我就是记得那样清楚,可能是那天的余老师太温柔,眼睛像天上的明月,嗓音笼着清风。
她携清风明月来到我身旁,给予我灯火微光。
余老师就像我的灯塔,纵然红尘束缚,幻象丛生,可只要有她,我就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窗外雨声渐停,新月如醒,清风拂面,我又想到了余老师,她的手指微冷,拍着我的肩说:“你可以的,相信自己。”
你携清风与明月,夹杂红尘与微光,来到我身边。你如灯塔遥遥在我前方。
只要你在,我就有前行的动力;只要你在,我就永远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指导教师 张智勇)
【评点】
开篇由夕阳迟暮、晚风徐来的环境描写引入对往事的回忆。同是写“批评教育”“雨中撑伞”这样的日常小事,读来却颇有滋味。究其原因,是作者用笔的细腻、用词的传神,如写“雨中撑伞”,就运用了语言、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像只幼鸟一样被她护在伞下”“眼睛像天上的明月,嗓音笼着清风”等形象化的句子,生动而细腻地传达出对老师的喜爱和感激之情。在事件转换之间,适时穿插抒情的语句,既是过渡,又深化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效果。篇末以“雨声渐停,新月如醒,清风拂面”的环境描写收束全文,呼应开头,环境的变化烘托出余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