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兰
摘 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勉励和期望。培养“知农爱农为农”情怀,是推进“新农科”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围绕学生对“三农”工作的关注度、认知度、期盼度展开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地方农林院校学生“知农爱农兴农”情怀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地方农林院校;大学生;知农爱农兴农;情怀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8-002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信阳农林科技学院是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信阳农林科技学院在信阳羊山新区建立新校区,2008年成立信阳林业学校,创办南湾校区,2013年升为本科院校,现已建成农业、工程、管理、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地方农林院校“知农爱农为农”情怀培育的基本状况,对地方农林院校学生培养具有指导作用。
1 调研情况分析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从关注度、认知度、期盼度3个维度出发,向各学院(重点为农科类专业)发出网上问卷1 078份,收回问卷1 078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大一学生占46.85%,大二学生占24.21%,大三学生占26.25%,大四学生占2.69%;农林类专业占70.22%,经管类专业占19.57%,理工类专业占7.88%,文史类专业占2.32%;81.91%的学生来自农村,9.55%的学生来自乡镇,8.53%的学生来自城市。
1.2 调查结果分析
1.2.1 大学生“知农爱农为农”的关注度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对我国“三农”工作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度不高。22.91%的学生经常关注我国“三农”的有关政策和相关的新闻报道,36.7%的学生表示很少关注。除网络渠道外,书籍和期刊是学生了解“三农”知识的重要方式。目前,19.39%的学生经常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期刊。
在农业基础理论学习方面,22.36%的学生表示会经常学习农业基础理论知识,25.88%的学生经常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亲身感受农业文化。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较少,对“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了解不够深入。
1.2.2 大学生“知农爱农兴农”的认知度分析
据调查,49.26%的学生认为,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55.47%的学生赞同农业大有可为,能实现自身价值;61.13%的学生认为应当响应党中央号召,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在“三农”事业相关高频词的知识性选择题中,50%以上的学生无法正确列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任务,对如何成为卓越农林人才没有明确概念。这表明学生对“三农”事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知识的了解有所欠缺。
1.2.3 大学生“知农爱农为农”的期盼度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期盼度相对较好,但参与意愿不强烈。31.82%的学生表示,毕业后愿意投身农村一线参与新农村建设。40.63%的学生希望能成为总书记期盼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42.04%的学生愿意在“希望的田野上”干事创业,为农民谋幸福。57.42%的学生希望我国乡村建设越来越好,吸引越来越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2 大学生“知农爱农为农”情怀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同不够,农科专业报考率、报到率不高问题突出。目前,农科专业招生问题依然严峻。部分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不来报到。部分学生高考报名时选择农科专业并非出于真实意愿,而是将其作为进入大学的过渡性跳板。从调查情况来看,67.53%的学生认为在涉农领域发展面临困境,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足,农科类学生转专业现象严重。在城鄉二元格局下,“逃离农村”“学农不干农”的问题愈加突出。
二是教育引导不够,农科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受功利性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知农爱农为农”情怀的教育培养重视不够。80%以上的农科专业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希望通过上大学“走出”农村,以期有更好的发展。这些学生对上“大学学农”及“毕业后干农”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入学时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专业认知不足。在培养过程中,多数专业对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而对“三农”情怀教育重视不够,导致大学生“知农爱农为农”情怀培育效果不佳。
三是关注“三农”不够,农科学生不关注“三农”政策和发展现状。大学生对“三农”政策和发展现状不够关心,“两耳不闻‘三农事”的现象比较普遍。极少部分大学生漠视“三农”,甚至不关心“三农”事业。一些学生对“三农”基础地位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意义认识不清。根据调查,一半以上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关政策了解不多,对乡村振兴20字方针了解很少。只有在国家政策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时(例如贫困大学生资助等),他们才会主动关注。大学生对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方针政策学习很少。农业院校在“三农”教育、服务“三农”意识培养、激发大学生投身“三农”有效举措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与总书记提出的“一懂两爱”人才培养总要求还有差距。
3 培育大学生“知农爱农为农”情怀的策略
3.1 思想引领,转变“轻农、嫌农”偏见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要求培养“一懂两爱”的工作队伍。这对农林院校农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定位。应将这一目标定位灌输给学生。对新入学的大一新生来说,爱农业、懂专业是专业发展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知农爱农兴农”情怀的关键。
应将“三农”意识培养加入到入学思想教育中,邀请本专业优秀教授及成功人士为学生开设专题报告会,增强专业吸引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作用,将“知农爱农兴农”情怀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区域特色资源,例如大别山区丰富的红色资源等,开展生动有效的“知农爱农为农”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转变“轻农、嫌农”观念,争做有责任、有自信、有能力的“农林人”。
3.2 政策扶持,增强学生专业发展信心
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加快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城乡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基层工作者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建立完善的职业上升发展空间,提高社会对农科人才的需求,让学生看到好的就业前景,增强农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
贯彻“卓越农林培训计划2.0”政策,免除涉农专业学生学费,为农林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提供适当倾斜的优惠政策。拓宽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提高涉农专业发展积极性。
3.3 文化熏陶,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重要职能之一。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1]。要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和校园特色,依托学生个性特质及现有条件,培育學生“知农爱农为农”情怀。深入挖掘校园文化优势,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三农”知识竞赛、“三农”知识讲座等,宣传“农耕”文化。创建校园文化品牌,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力求让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熟悉并掌握最基本的“三农”事业相关知识。
3.4 内涵建设,提高涉农专业吸引力
一是以“新农科”专业建设为契机,致力于服务现代农业,注重专业内涵建设。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促进学科融合,改造升级现有涉农专业,主动应对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布局农业大数据、数据科学等新兴专业[2],促进其与传统农科专业融合。
二是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建立跨学科、文理渗透的综合课程体系。在学习专业基本知识的同时,渗入“三农精神”等人文学科思想。强化“三农”情怀、人文艺术、科学素养、创新创业等通识素养教育,使学生在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同时,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精神,提高专业认可度。
三是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的育人意识和内发动力,实现学生刻苦学习与教师教书育人的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发展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专业发展兴趣。
3.5 实践育人,让学生在实践中品味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人应该成长为有用于国家的人才。要培养学生“知农爱农兴农”情怀,就要扎根大地,立足广阔农村,服务广大农民[3]。
一是依托学校产学研合作平台,走向“三农”。开展社会实践,深入乡村、农林企业、农林机关等走访学习,引导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和农民需求,体会民生、了解民意、培养爱农情感。
二是开展“三下乡”活动,深入乡村调查研究。带着问题走进“三农”,思考“三农”,锻造心系“三农”、情牵“三农”、立志“三农”的家国情怀。
三是开展科技服务、专业实践、毕业实习等,吸引学生投身“三农”事业。引导学生把广袤农田当作“教科书”,把广阔农村当作“实验室”,把广大农民当作“同窗人”。鼓励学生从生产实践中学习“三农”知识,在助力脱贫攻坚和服务乡村振兴中明确使命与担当。
参考文献:
[1]黄文勇,谢淑敏,侯哲.论高等农业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15-18.
[2]中国农业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光明日报,2019-5-21(14).
[3]孙其信.何以知农 何谓爱农[N].光明日报,2019-9-17(15).
(编辑:郭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