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性质并非以往所实施教育模式,也不再仅仅是考取证书的表层含义。意在引导人才自我提升,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发展的多栖式需求。以此为背景,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面临着新的契机,将据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1+X平台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8-0211-02
人才是社会前进的内在驱动力,而作为产出高质量、专业化人才的主要场所,高职院校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在培育人才的措施必须紧贴时代要求。新时代新技术的出现,使教育机构将创新教育放在办学方略的显著地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1+X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战略,既贴合企业实际和时代需求、有助于刺激高职院校的创业创新教育,又能进一步提升时代人才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技能。
一、1+X平台的建设意义
1.提升教育质量,深化人才培养路径
首先,1+X平台对高职院校教育的建设意义在于提升教育質量、深化人才培养路径。产业结构转型势必会改变原有的稳定的人才市场,对人才的质量、能力、水平等方面提出新的指标。[1]就目前来看,人才市场对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职业岗位对职业技能水平和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在招聘时会给复合型人才更多的关注和优待。为了使社会从业者和在校学生在自身能力、学习成果等方面得到公正评价和认定,采用量化的指标和实体的资格证书是最好的方式。
2.带动创业趋势,构建创新创业路径
就业门槛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将证书的考试权和标准设定权让位于更有话语权的高职院校,使准入证书的评估灵活化。[2]因此,作为高职教育管理者要立足于人才就业实际,思考证书如何融入教学、学校如何开展培训、教师培训绩效如何发放等学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及社会服务中面临的难题。并且,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必须结合宏观需求和微观实际,从国家、地方和学校层面做好整体设计,并进行试点探索,得出适宜的方案,解决目前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利用1+X平台,创业趋势将得到引导,呈现全新发展趋势,创新创业路径将全方位开辟。
3.巩固实践能力,设计全新职业模式
职业性、专业性是高职院校引入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化证书和各类社会化证书的共同特征。但是教学和证书考核过程存在着许多矛盾,例如证书的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不一致、课程目标与证书考核指标难以契合、课程安排与证书培训时间冲突及专业与证书的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实际条件等建设不同步。[3]现存的证书考核和教育制度无法长期共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证书考核和教育实际脱节,增加了学校办学成本、教师工作压力和学生课业负担。而1+X平台从职业目标和课程教育内容出发,是一种新型的证书平台,学习者能在此平台上测试自身的职业能力,并获得掌握该领域某一等级职业技能(能力)的标志。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问题
1.战略目标不明显,教育成效受限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战略目标不明显。一是体现在院校教育者无法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无法确立合适的育人目标,导致授课教学过程紊乱,不利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培育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4]二是体现在对形势和现实的谬解。创新教育和实业教育在新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成了各大高校竞相进行的热门教育,但是由于缺乏对形势和现实的正确认知,无法确立具体的战略目标,使一些学校的创新教育项目千篇一律,且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人才能力培养层面,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2.协同作用不到位,教育平台缺失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面临的第二问题便是协同作用不到位,教育平台缺失。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发展大方向主要以国家教育为相关参考体系,就目前情况而言,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待加强,在建立相关机构制度、提供教育类资金等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5]要想尽可能发挥出高等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政府部门要立足于高校的教育定位和育人实际,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系统地整合现存的创业资源,促使校企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与时代社会发展不同步,也是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停在原地的重要原因。在新时代教育理念,学校和企业不再作为两个互不相关的独立单位,而是开启了人才培育和交流的对话模式,但双方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并未能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重要性,积极性有待加强。同时,原有的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使高职院校在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中,与政府、企业协同共建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较少,无法获得具有吸引力的创新创业项目,也没有充裕的资金。
3.文化支撑较薄弱,功利色彩明显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育一直是为考核和课程标准服务的,重点在于“理”而非人,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育者将关注点重新放到人的身上,重点提升人的创新能力水平,这对原有的功利教育文化造成了一定冲击。由于国内缺乏对新型教育文化的科学认识,无法建立稳固的文化支撑基础,功利教育理念仍是教育界的主流,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推行。
三、基于1+X平台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
1.完善教育框架设计,树立创新创业目标
将1+X平台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第一步,便是完善教育框架设计,树立创新创业目标。要从机构层面、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使尚不完善的教育基础得以完善,构建一个新型的创新创业教育链条。政府部门要立足于教育发展的实际去构建专门的职能主体部门,负责创新创业层面的工作,使政府的引导性作用得以发挥,高校和企业的育人积极性得以调动。同时,教育的评价反馈体系也是使平台更科学合理运行的关键,它包括措施评价、运行环境评价及成效评价等部分,可以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不断监测教学的过程,作出实时反馈和评价,使教学管理者能够正确认识到现存教育体系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借此,教学管理者和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对创新教育的目标和策划有更为明晰的认识,便于立足于教育实际,树立科学合理的有实操性的创新创业目标。
2.设置配套监管方案,落实实践平台架构
将1+X平台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还需设置配套监管方案,落实实践平台架构。针对以往创新创业教育沦为表面工程的现实,设置有教学专家组成的配套的监管组织,落实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有助于从科学、系统的层面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为其提供专业层面的意见和支持,使学习者能在实际中锻炼自身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成效。创新创业研究会和监管组织应该立足于地区特性,结合优秀案例,研讨适宜的创新教育方案,并提出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及建立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议。同时,研究会也可以举办相关的创新教育实践活动,扩大实践工作的影响范围,选出优秀的创新高校案例,带动其他高校教育工作的发展。有计划分批次地树立一批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成果突出的典型院校,其实践经验必须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围绕创新创业主题,每年由“创新创业研究会”主办、典型高校轮流承办高端论坛、峰会等,以论坛、峰会的形式带动学术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专业学科的建设,引导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建设。
3.強化师资团队建设,拓宽创新创业渠道
开展1+X平台试点,还要强化师资团队建设,拓宽创新创业渠道。任何教育活动都需要优秀的师资,而平台试点更需要一支能准确把握1+X证书制度先进理念、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做好专业教学整体设计、满足新技术、新技能培养培训需求的教学创新团队。团队的建设离不开专业带头人,从理念普及、意义说明出发,带领专业团队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等试点工作的顶层设计。同时,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也至关重要,通过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培训。提升专业骨干教师实施教学、培训和考核评价能力,使其更好地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为深化校企合作,还应聘任校外教师兼职,引进培训评价组织,培训教师或行业企业兼职教师。
四、结语
将1+X平台引入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实践,是时代对人才培育提出的新要求,需要科学的规划、系统的合作。同时,高职院校要立足于院校发展的实际,总结以往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层面的不足,从人才培育的实际出发,推动高校教育事业随时代潮流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诗慧,张连绪.新常态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囿与推进路径[J].职教论坛,2017(4):71-77.
[2]杨兴,严中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基于“互联网+”[J].现代商贸工业,2017(3):187-189.
[3]熊素宜.“双创”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56-58.
[4]梁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6):19-24.
[5]刘洪波.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教育与职业,2016(13):83-85.
责任编辑:杨国栋
[作者简介]朱雅芸,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