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安 吴俊英 吴俊岩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赋予青少年德育新内涵。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表达了对青少年德育问题的重视,并明确提出我国当前青少年德育需要注意的问题。立足新时代背景,积极探索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原因,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可行的路径,为把青少年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 新时代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8-0138-0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新时代不仅要求我们重视青少年的智力发展,还应关注青少年的德育塑造。落实好青少年德育工作,需要从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学校教育三个环节着手,形成多方合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模式,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
一、当前我国青少年德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群体德育的重视,青少年德育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表现明显。
(一)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是父母及长辈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它不仅教育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而且具有鲜明的感染性、权威性和针对性。但家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善,如家庭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家长的示范教育错位等。
1.家庭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
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德育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受家长知识素养、性格爱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我国部分家庭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所采用的方法依旧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家长对孩子的奖惩方式不当。当前,许多家长忽视对青少年的精神教育,这种以物质奖励代替精神鼓舞的教育方式,不仅阻碍家长和孩子的交流,而且易对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带来不良影响。此外,表扬和批评运用不当也是家庭教育方法欠缺科学性的重要表现,表扬和批评是教育孩子经常运用的方法。合理地运用表扬和批评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强化效果,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健全的品质。但运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易挫伤孩子求学的积极性,降低孩子对未来的人生预期。
2.家长的榜样示范教育错位
家长是青少年的第一任教师,由于孩子的行为模仿意识较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青少年都会有意无意地模仿。因而,青少年日常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言行的生动呈现,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大多受制于家长对孩子的日常示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在教育青少年的过程中往往提出的要求较高,但这些要求许多家长自身都没有重视,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显现。长此以往,家长的榜样示范教育大打折扣,给家庭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
(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德育的重要场所,其在青少年成长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一些学校对青少年德育工作重视度不足,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
1.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虽然当前许多学校普遍强调将德育放在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并主张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但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和“政绩思想”的影响,当教学成绩提升与道德教育开展相矛盾时,许多学校倾向于教学成绩提升,而将德育置于边缘位置。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考核鉴定中,许多学校教师习惯地将德育考察放在理论知识考试上,将德育课程书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德育的关键指标,导致德育评价方式趋于简单化,缺乏科学性。此外,德育评价主体缺乏多元性,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评价功能功利化色彩浓厚,往往将德育工作开展作为衡量教师、考察学生的目的。
2.学校德育工作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
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许多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没有与时俱进地加以创新,习惯于以传统的评价方法为依托,缺少一套实效性强的方案来推动新时代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开展。此外,一些学校在制定德育计划、措施时习惯于生搬硬套,没有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忽略时代发展和教育规律,缺乏针对性,使德育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社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覆盖面广,但目前社会方面中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德育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1.消极环境对德育工作的冲击
社会领域产生的道德失范行为对青少年德育影响广泛,如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为了追逐利益不讲诚信、部分社会公民忽略法治和社会公德、不良媒体为了盈利散布不良信息等。此类社会道德失范行为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和德育塑造。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这些不良风气,给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开展带来诸多困境。
2.不良媒体对德育工作的破坏
大众媒体历来肩负着批判社会不良风气、传播正能量、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任。而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体展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大量的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的文化垃圾也伴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而产生。一些不良媒体为了博取观众眼球,毫无底线,不辨是非,造谣传谣。此外,还有的大众媒体不顾社会影响,大肆传播不良文化,这对人格尚不健全、判断力相对低下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干扰性和诱惑力,不良的传媒影音不断充斥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需要社会各界亟待完善。
二、完善新时代青少年德育问题的路径
(一)家庭方面
1.加大家庭教育的重视度
家长作为青少年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烙印在青少年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因此,家长应对家庭教育加以重视,增强自身作为青少年启蒙者的责任感,不断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为家庭教育顺利开展提供新的动力。此外,家长还应积极开创出符合自身家庭情况的教育路径,有的放矢地做好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其塑造完善的道德品格。最后,家长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应做到互敬互爱,在遇到矛盾与分歧时需及时沉着冷静,学会聆听对方的意见,懂得换位思考,采用一种和平、理性的方式来解决家庭矛盾冲突,发挥优良家庭氛围的育人作用。
2.学会以身作则、以己立人
家长作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家长应充分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引领青少年成长。家长正确的行为引导和榜样示范,会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相应的行为模式,从而达到自身内心认可和行为外化。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教育者,青少年是受教育者,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以己立人,把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展现给孩子,做到言行一致。
(二)學校方面
1.将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关键地位
学校的德育工作,关键是要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理解德育是学生优良品格形成的重要基石。为此,学校应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首先,学校应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投入力度,完善德育教学基础设施,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其次,学校还应重视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德育教师培训体系,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新型德育教师。最后,学校应主动优化德育评价机制,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生活化,纠正以往过于注重发展学生智育而忽视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不当方法,为德育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2.重视行为养成教育和积极引导
青少年的行为养成是影响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一环,学校需致力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品质,推动其健康发展。加强行为养成教育需要学校能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特点开展有意义的行为养成活动,引导青少年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自觉抵制不良行为作风。此外,学校还应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榜样,表彰先进行为养成事迹,号召他们积极向典型学习,调动青少年德育的积极性。最后,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德育知识与自身行为相结合,践行行为养成教育,迎合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社会方面
1.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要做好新时代的德育工作,需要社会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针对不良社会风气,社会成员应学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引领正确价值舆论导向。此外,社会各界需自觉摆脱错误观念的影响,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营造科学文明的社会氛围。最后,全社会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重视国民素质提升,积极开展群众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大众法治意识,为新时代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2.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力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逐渐成为新时代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亦是层出不穷,如网络行为失范、不良舆论、钓鱼平台等。这些问题给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挑战。为此,社会各界应当有效规范大众媒体的运行,完善大众传媒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大众传媒有效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其次,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强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号召网民发挥主人翁意识,自觉监督大众传媒的日常运行。最后,严格大众传媒准入制度,引入正能量的大众传媒,发挥好大众传媒的有效引领作用,破除不良影响。
三、结语
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是顺应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青少年德育工作开展还存在较多问题,开展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因此需要从家庭、学校及社会方面入手,形成多方德育合力,为构建新时代德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智慧和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宗婉.我国传统家训中的家庭美德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2]胡金波.中小学德育的现实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3-09-20(6).
[3]易连云.德育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9,30(80):78-82.
责任编辑:赵世鹏
[作者简介]周信安,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吴俊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吴俊岩,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