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华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妇科,江西 赣州)
根据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卵巢癌临床发病率和年龄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对老年女性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1]。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以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患者身体会产生较大创伤,术后还会出现膀胱功能障碍,集中体现在尿路感染与尿潴留等方面,预后效果受到直接影响。为此,针对妇科老年患者而言,在行卵巢癌手术治疗后,在发生尿路感染时应科学合理低采取临床护理措施,以改善其临床症状[2]。基于此,文章将行卵巢癌术妇科老年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术后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希望有所帮助。
选择本院自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收治的行卵巢癌术妇科老年患者60 例,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69.93±5.54)岁;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69.75±5.62)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指标分析,予以SPSS21.0 软件处理,差异性不形成。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即根据尿路感染常规性护理原则实施临床护理工作。
实验组应用全面护理,具体路径如下:
其一,导尿管的留置需根据无菌标准要求,选择使用双腔气囊尿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证用力要均匀且动作轻柔,以免对尿道造成损伤,使操作时间得以缩短,以免出现反复操作的情况[3]。尽可能规避金属导尿管或者是导丝支撑导尿管,有效规避尿道内膜受损而诱发黏膜出血亦或是继发感染的现象。
其二,使用呋喃西林溶液对会阴部位进行护理,每天1次,特别要注重尿道口与导尿管近端部位,确保尿道口处于相对无菌的状态[4]。
其三,不断鼓励患者尽量多地饮水,勤排尿,以免术后留置过长时间的导尿管,事先开展尿管开放与关闭训练,使患者在拔出尿管以后,能够确保排尿的通畅性。
其四,对患者尿急、尿频、腰痛以及尿痛等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对体温改变进行监测,对化验结果实施动态化观察[5]。另外,对尿液性质改变以及尿道分泌物性状、颜色和异味等进行观察。如果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则要对血糖进行实时观察。
其五,术后心理护理。在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应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叮嘱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与医护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同时对尿路感染因素做出相应的解释,对导尿管留置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进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确保患者能够积极参与功能锻炼,在心理疏导的基础上,使患者的紧张情绪得以缓解,不断增强其疾病治疗的信心[6]。
比较分析实验组、对照组临床护理效果、插管次数、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一系列临床指标数据。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两组行卵巢癌术妇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结果展开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临床护理效果)、计量资料(插管次数、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选择使用n(%)±s)的形式表示,并展开χ2检验、t 检验,当P<0.05 的时候,即代表组间差异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表1)
表1 实验组、对照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n/%)
前者各项指标数值均低于后者,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插管次数、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分析
表2 两组患者插管次数、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分析
近年来,妇科老年患者行卵巢癌手术治疗后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不断提高,尤其是并发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与抗菌药物的使用,也会直接提高尿路感染发生概率。在临床研究中了解到,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和插管次数会对尿路感染发生产生一定影响,即便导尿属于无菌性操作,但始终具备侵入性的特点,而且越长的留置时间,脱落的概率就越大,会增加重复置管的次数,提高尿路感染概率[7]。加之卵巢癌手术的创伤较大,需较长时间才能够恢复膀胱功能,而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一般在1-2 周,直接削弱了尿道黏膜的防御能力。集尿袋的病原菌还会经导管引起逆行感染,直肠肛门部位与尿道口机会感染性细菌也会在导管和尿道黏膜间隙部位出现逆行感染。特别是导尿管的留置时间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险性因素,若尿管留置的时间越长,临床感染概率就越高[8]。而且,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影响代谢紊乱机体的免疫功能,一旦机体的蛋白质合成被削弱,就会出现负氮平衡,导致营养障碍,感染率增加。为此,针对妇科老年患者行卵巢癌手术后发生的尿路感染,需科学合理地采取临床护理措施,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感染症状,加快其术后康复速度[9]。
在以上研究中,实验组选择运用全面护理干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由此证实,针对行卵巢癌手术治疗的妇科老年患者,在术后发生尿路感染,接受全面护理的效果远优于常规护理。也就是说,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老年患者卵巢癌术后尿路感染护理中,推广可行性显著。
总体来讲,行卵巢癌手术的妇科老年患者在发生尿路感染后,易感因素主要含括住院时间、留置时间、插管次数等,所以必须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合理采取护理措施,以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