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山西 太原)
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对于此种疾病,要及时进行诊断,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通过及时有效治疗,能够使患儿的疾病症状尽早消除,并促使患儿恢复正常的肠道和肝脏循环,以加速黄疸减退,减少胆红素吸收[1]。导致黄疸的原因主要是由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不断升高引起的,患儿在患病之后,会出现皮肤发黄的症状,如果疾病症状严重,甚至会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等疾病,如胆红素脑病。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主要应用的方法为蓝光照射治疗,其中蓝光照射分为间歇性与持续性两种[2],本研究就对这两种不同的照射方法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出自本院,是在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共计60 例(均达到黄疸光疗阈值),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持续组30 例与间歇组30例。
在持续组30 例患者中,男性有10 例,女性有20 例,胎龄36-42 周,平均胎龄是(38.00±0.20)周。出生体质量2510-4000g,平 均(3102.20±100.59)g;出 生1 分 钟Apgar评分8.0-9.5 分,平均(9.33±0.10)分。
在间歇组30 例患者中,男性有15 例,女性有15 例,胎龄36-41 周,平均胎龄是(37.10±0.20)周。出生体质量2555-4033g,平 均(3200.20±100.00)g;出 生1 分 钟Apgar评分8.0-9.8 分,平均(9.33±0.20)分。
比较持续组、间歇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较强的可比性。
持续组:实施持续蓝光照射治疗,采取照射24h 间隔6-8h 的模式,共计治疗5d。
间歇组:实施间歇蓝光照射治疗,采取照射6h 间隔2-4h的模式,共计治疗天数为5d。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并记录新生儿生理症状和烦躁心理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儿胆红素等疾病监测指标;光照产生的不良反应[3]。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黄疸症状体征消失;有效:经过治疗后,黄疸症状好转;无效:经过治疗后,没有任何效果甚至病症加重。
将两组的基础资料数据进行归总并记录,应用SPSS18.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 则说明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2。
表2 胆红素等疾病监测指标比较
表2 胆红素等疾病监测指标比较
?
见表3。
表3 新生儿生理症状和烦躁心理消失时间
表3 新生儿生理症状和烦躁心理消失时间
组别 例数 新生儿生理症状消失时间 烦躁心理消失时间间歇组 30 3.11±1.18 1.149±0.20持续组 30 5.17±1.33 2.02±0.48
其中,持续组8 例光照副作用。间歇组有1 例光照副作用。经过比较,间歇组光照副作用低于持续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导致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因素中,主要就是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不断升高有关系,在通常情况下,生理性黄疸疾病是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的[4],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自行痊愈。而病理性的黄疸就不同了,就需要进行及时治疗[5]。在黄疸发病的最开始阶段,需要对其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密切监测,通过检测的结果来判断患儿的疾病程度。目前在临床中治疗病理性黄疸的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与蓝光照射治疗[6]。作为新生儿黄疸最安全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蓝光照射治疗方法的优势非常显著。蓝光波长在425-480nm 之间,通过一定方法与时间的照射可促使胆红素成为水溶性物质,然后经过尿液排出体外。间隙和持续的蓝光照射可以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取得相似的治疗效果[7],但是间歇蓝光照射能够显著降低总胆红素水平和直接胆红素水平,这一点是比较有优势的[8-10]。原因可能是由于蓝光治疗长时间热量比较高,而间歇治疗安全性较高,还能够及时缓解患儿的疾病症状,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确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