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势力”,锚定千亿产业再提速

2020-05-26 09:46周书婷
产城 2020年6期
关键词:银隆沃尔沃汽车产业

周书婷

5月22日,TrendBank势银发布中国氢能城市竞争力30强榜单,成都市以城市综合竞争力强、规划补贴政策全面综合评分47.14,位列榜单第四位。据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数据显示,成都市规上21户氢能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新建加氢站2座,100台氢能源客车在郫都区多条公交线路运营,氢能物流车、环卫车、渣土车等示范应用以及成德眉资氢能交通示范合作加快推进。

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加速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作为下一代汽车产业发展模式,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早已被成都市纳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更新、成本的下降、续航里程的大幅增加,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具备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市场需求疲软、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遇到新的挑战。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成为成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当前的重要任务。

“硬核支撑”下的“新”实力

作为全国首批向新能源汽车彻底开放路权的城市之一,成都市早在2017年便发布了《成都市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用的若干政策》(成办发〔2017〕20号)、《关于空气重污染期间实施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关于2018年度货运汽车城区道路行驶证管理的通告》等相关政策文件。彼时,挤在这一新兴产业入口的其它选手大多还处于举棋不定的观望状态,很少能做到像成都这样,坚定立场,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

随着新能源汽车被确认为国家战略目标,成都积极响应,加快其新能源汽车产业向全国第一方阵迈进的步伐。得益于汽车产业是成都市的主导产业所带来的资源优势,成都提前布局,持续从政策层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2019年10月,成都出台《支持氢能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若干政策》,对相关项目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奖励和配套支持等。同时,成都市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不限行、免费停车等一系列政策,也进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据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数据显示,2019年,在全国汽车产业下滑较大的情况下,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呈逆势增长,整车产量2.3万辆,同比增长47.3%,主营业务收入416.6亿元,同比增长37.9%。目前,成都通过外引内培,已集聚了沃尔沃、吉利高原、银隆新能源、野马汽车、王牌汽车、雅骏汽车、蜀都客车、中植一客等60余户新能源汽车企业。

其中整车企业11户,整车产能达15万辆/年,形成了新能源乘用车(轿车、SUV)+新能源商用车(客车、货车、专用车、特种作业车)的整车制造体系。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充电设施生产运营企业40余户,产品涵盖“三电”关键零部件及配套设备,初步形成了研发、制造、检验检测、后端服务等较为完善的零部件制造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更是颇有成效。成都全年新增推广新能源公交1654辆、新能源货车6700辆、乘用车1.03万辆,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达5.47万辆。氢燃料汽车示范应用规模逐步扩大,全年推广氢燃料汽车 210辆,其中110辆成都造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已投运,使成都市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百台以上规模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城市。巡游出租车推广示范已形成“成都模式”,全年推广“成都造”纯电动巡游出租车4516辆。这种全国首创的新能源出租车推广模式目前被复制到其他省市,带动“成都造”新能源汽车产品销往甘肃、贵州、杭州、桂林等省市。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取得新进展。成都市累计建成充电桩22161个,其中2019年新建充电桩8113个,同比增长101.6%。2019年完成新建加氢站2座(龙泉驿区1座,郫都区1座),其中郫都区加氢站是为西南地区首座加油加氢合建站。

60余家车企入局,成都“新能源”加速跑

据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会数据显示,5月成都新能源汽车新车上牌再创年内新高,累计新车上牌数达到3513台。截至2020年5月31日,成都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2.3万台,目前正常年检和在成都区域内运行的新能源汽车达到113387台,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排名第五。

在5月新增上牌的3513台新能源汽车中,覆盖了微型和中型的商用车、物流车、轻微卡厢货等多种品类,拥有纯电动、无插混和氢燃料等车型,品牌构成也多样,新能源汽车多家企业开始各领风骚。

吉利:投资换市场,“小试牛刀”

2019年6月20日,吉利在成都工厂第5300台帝豪EV450电动出租车顺利下线,此前已低调拿下成都10000辆纯电动出租车订单,填补了吉利在四川生产新能源乘用车的空白。这批纯电动出租车将替代原有的燃油燃气出租车,陆续投入运营。预计到2020年底,成都10000辆传统燃油、燃气出租车将全部置换为纯电动汽车。

據悉,吉利投资了数亿元,对焊装、涂装、总装三大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成都工厂新能源汽车的产能达到15台/小时。吉利成都工厂副总经理王庆华透露,根据市场情况,吉利还将逐步导入适合家用的纯电动轿车、纯电动的SUV和适合运营的帝豪EV450后续车型,成都工厂完全有能力保障这些新能源车型在成都本地造。

此外,吉利旗下网约车平台曹操专车一直在积极“开疆拓土”,曹操出行平台最初诞生的目的是做纯电动出行市场。截至2019年5月,曹操专车已经上线全国36个大中小城市,投放车辆39000辆,注册用户数2430万,日活跃110万。

沃尔沃:从先进到先行,创领电气化

2019年10月,沃尔沃发布旗下首款纯电动SUV。该车被命名为沃尔沃XC40Recharge,是沃尔沃新能源系列——Recharge的第一款产品。其车型名称中的Recharge一词在英语中的含义为“充电”,它将构成沃尔沃旗下一个全新的产品序列。

对沃尔沃而言,XC40Recharge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此后所有搭载纯电动或插电混合动力总成的沃尔沃车型都将被归入Recharge系列,包括由沃尔沃汽车成都工厂生产远销国外的沃尔沃XC60等。

XC40Recharge凝聚了沃尔沃在电动化方面的一系列最新技术,该车型搭载一套电动全驱动力总成,采用78千瓦时的电池组,按WLTP标准,其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最大动力输出则达到408马力,百公里加速耗时不足5秒。通过高压直流电快充方式,用户可在40分钟内为XC40Recharge补充80%的电量。

为了普及新能源车型,沃尔沃在销售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努力。一方面,沃尔沃计划将其电动车的产能提升3倍,并在今年为Recharge车型推出“设计师之选”选项,此类措施有望令新车交付等候时间大幅缩短。另一方面,从今年年初起,所有登录沃尔沃网站的用户都将被首先询问是否愿意考虑购买Recharge车型。为了进一步鼓励消费者转向电动车型,每辆沃尔沃Recharge车型都可以享受一年免费充电的服务,该服务将通过向消费者按平均充电成本返还费用来实现。

“我们之前已多次重申:对沃尔沃汽车来说,电动化就是未来,”沃尔沃汽车CEO哈坎·萨缪尔森(HkanSamuelsson)说,“如今,我们通过推出纯电动XC40及Recharge产品线,向这一方向迈出了重大一步。”

银隆新能源:艺术创新,技术实践

成立于2008年的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隆新能源),是一家集锂电池核心材料、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备、智能储能系统、纯电动整车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为一体的全球综合性新能源产业集团。

2018年,银隆新能源18米海豚车荣获“中国专利奖——外观设计金奖”,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唯一入选的产品,也是银隆海豚公交中的“璀璨明星”。该公交车采用圆润灵动的海豚仿生造型设计,流线车形极富美感,整车个性鲜明,适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等线路。

“银隆新能源海豚系列公交车打破传统方头公交造型,创新、大胆地选择‘中国风的设计理念,在商用车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银隆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认为,创新不止于技术,还在于艺术。现今,凭借别具一格的外观设计、“硬核”的研发实力,银隆新能源系列公交产品已成为全国130多个城市公共交通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城市新的生命与力量。

立足于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的优势,银隆新能源由原来的商用车整车制造销售的单一商业模式,升级为5G智慧能源的多元化产业模式。在新能源整车领域上,银隆新能源延伸至超长续航里程的氢燃料电池客车领域,同时发力于物流车、市政车等专用车的新能源领域。在新能源储能领域上,银隆新能源基于原有鈦酸锂电池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多元化电池技术路线。

为在关键技术实现突破,银隆新能源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抓手,打造新能源闭合式循环产业链,以6+1的研发体系,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目前,银隆新能源在全球拥有材料研究院、电池研究院、商用/专用车研究院等6个研究院和1个省级技术中心,还建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基地等研发平台。参照新能源汽车行业国际标准建设,银隆新能源建立了行业少数的、具有自主检测分析能力的实验平台——银隆检测中心,进一步保证产品性能安全与最优化。

不久前,银隆新能源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校企研发中心,下设“珠海广通汽车&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实验室”,继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助力新能源行业向好发展。

蜀都客车:脱碳向氢,清洁先行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蜀都客车)的生产线上陆续出现了一些“新面孔”。为了助力防疫,蜀都客车与四川普吉等车企一同启动负压救护车生产,交付了117辆成品投入到成都本地和省外疫情防控中。

这并不是蜀都客车第一次尝试健康防疫车的制造,早在去年9月,蜀都客车便在成都投入了50辆装有车载空气净化装置的公交车。这种公交车采用蜀都研发的专利技术,可在行驶过程中充分利用车辆运行产生的空气正压,再配以大排量高效低噪风机引入车辆前方污染空气,过滤PM50、PM10、PM2.5等颗粒污染物,最终排出清洁空气,在运载乘客的同时净化道路周边的空气。“我们也称它为吸霾车,这种公交车的净化率可超过95%。”蜀都客车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重点支持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研发制造及产业化基地,蜀都客车有着近七十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和推广的经验。在公共交通和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蜀都客车采用纯电动、氢燃料电池和HCNG(天然气掺氢)多种技术并行的发展路径,稳步推进交通能源体系脱碳向氢转型升级,已成长为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的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

其研发生产的“蜀都牌”4-18米全系列客车及专用车产品覆盖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多种能源形式,广泛应用于BRT公交、干线公交、社区公交、旅游观光、通勤、专用校车、城市物流等不同场景。超过3万辆的清洁能源客车已批量投向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及南美、东南亚等市场。

自2018年2月28日起,首批10辆9米氢燃料电池客车陆续投入郫都公交线路开展试运行。此后两年,第二批15辆9米氢燃料电池客车、第三批75辆10.7米低入口氢燃料电池客车均实现投入运营。截至2020年6月,100辆氢能客车累计运营里程已超过310万公里,平均百公里氢耗9米车低于4kg,10米车低于5kg,车辆的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示范运行效果。

“下一步,蜀都客车将坚持‘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技术和产品研发工作,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的导向,把安全性、可靠性和能量效率、智能化、健康防疫作为最重要的技术创新方向,形成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蜀都客车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蜀都客车正积极开展高压储氢、有机化合物储氢(氢油)、甲醇制氢(醇氢)等多种氢能汽车技术路线的研发测试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同时,蜀都客车正加快推进新一轮的氢燃料电池BRT客车、氢燃料电池双层观光旅游车、公路团体客车、冷链物流车等新车型的研发工作。通过拓展产品系列,努力降低氢能汽车成本,不断提升氢能车辆的实用性、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用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绿色低碳交通系统的建设做出新的更多的贡献。

大运汽车:聚焦纯电动轻卡,扩大服务半径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后起之秀,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运汽车)2014年初决定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着重研发新能源产品,发展至今,已成为行业内最早推广纯电动轻卡的企业之一。其纯电动轻卡物流车销至全国60多个城市,产品市场覆盖率行业第一。

目前,大运汽车在巩固扩大纯电动轻卡、纯电动重卡等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新能源中卡、环卫车、客车,以及乘用车全系列产品布局,积极开发氢燃料车型和换电车型。“我们积极尝试新模式新思路,坚持技术创新,希望设计研发真正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大运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相比同级别产品,自身智能化程度高、配置更丰富,且产品系列全,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使用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人的选择。

为此,大运汽车选择行业一流的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作为供应商保证产品质量,建有处于行业一流水平的新能源重点试验室,特别是在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试验方面,更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大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大运汽车正在积极开展技术改造项目创新升级,包括投资25.3亿元的年产2万辆纯电动轻客和10万辆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扩建项目,投资7.5亿元的四大工艺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提升改造项目,投资4.7亿元的整车及汽车零部件试验试制中心技术提升改造项目,项目完成后将实现工艺先进、产品丰富、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全系列商用车制造。

未来,大运汽车将以新能源重卡、轻卡为主的商用车领域和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为主,加快汽车向“新四化”转型升级。“除了把产品品质做好之外,服务保障也格外重要,大运汽车的服务目标是打造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好的服务品牌,用高效高质的服务提升产品口碑,打造品牌影响力。”大运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大运汽车的新能源汽車服务网点达到1000余家,平均服务半径不到30公里,可为使用者提供24小时服务保障,而这正是大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所在。

抢滩新基建,打下“强心剂”

激烈的市场竞争,让无数优秀的企业和产品脱颖而出,获得市场的认可。这场从数量到质量的蜕变,将让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当下,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取得诸多成效,产业政策措施体系不断完善、资金要素保障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都造新能源汽车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随着汽车产业迎来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重大变革,成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正迅速扩大,产业发展进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市场培育、产业配套、产业竞争力提升等重大挑战。

短期来看,疫情将在供应端、制造端、消费端、产业生态圈四个层面对成都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影响。一是供应端,多数企业因物流阻滞,面临供应链供给不上的风险;二是制造端,企业不同程度因存在产业配套链在外,影响稳产满产;三是消费端,疫情影响与汽车销售持续走低,呈双重叠加之势;四是汽车产业生态圈,汽车产业高度国际化、全球化,随着疫情在国外蔓延,势必对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更加深度的影响。

长期来看,成都发展新能源汽车存在推广领域不均衡、企业资金压力较大、充电桩进小区难、加氢站审批建设管理尚未制度化等难题,亟待破解。目前,成都市公交、出租、物流等领域推广情况较好,但在尾气排放较严重的混凝土运输车、建筑垃圾运输车等领域推广相对滞后。新能源汽车企业存在一定的资金周转压力,亟需有效的资金支持。而居民小区存在充电桩建设安装难、管理难、安全难以分责等问题,小区充电桩建设和电力增容难度较大。加氢站项目的审批及日常监管目前尚未上升到规章层面,还需进一步细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提出,将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这是充电桩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又上升到“新基建”国家战略高度,无一不是给主导新能源车汽车产业发展的城市吃下定心丸。

未来,成都将持续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价值链高端环节,实施产业量质双升工程,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提升产业本地配套率,继续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22年,力争新能源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年产量达到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把成都市建设成为国家西部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猜你喜欢
银隆沃尔沃汽车产业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沃尔沃XC40 RECHARGE
沃尔沃C40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Comparative Efficacies of Next-Generation Insecticides Against Yellow Stem Borer and Their Effects on Natural Enemies in Rice Ecosystem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风口浪尖上的珠海银隆
沃尔沃2017款V40
沃尔沃2018款S6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