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文
摘要: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凭借前苏联的军事遗产,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军事大国,手握核武器等多种高精尖技术,然而近三十年过去了,乌克兰却沦落成欧洲最穷国。
关键词:乌克兰;苏联;军事;核武器
说起乌克兰,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只知道我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航母是从乌克兰买的,以及这个国家盛产美女。
但是,作为苏联红色帝国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俄罗斯的加盟共和国,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由于苏联当时把这里当做冷战对峙的前沿阵地,囤积了巨量的武器装备和国防军工产业,乌克兰便继承了这部分占整个苏联约30%左右的军事遗产,就是这30%,也足以让乌克兰直接排在美俄之后、跻身世界第三军事大国。
具体的军事力量有:70万军队、6000多辆坦克、1500架飞机、300多艘舰艇、176枚洲际弹道导弹、2500件战术核武器,而且除了拥有大量核武器,还有能够将核武器投放出去的图160战略轰炸机、性能出色的的伊尔76重型运输机等尖端武器,同时有约3000家国防军工单位、约300万的军事工业从业人员。
按说以这样的军事力量,乌克兰不至于像今天这样,在世界格局中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相反,在苏联解体的时候,乌克兰可是握了一手好牌。那么,乌克兰在独立后的发展中,到底出了哪些问题呢?
先从军事上看,苏联时代在乌克兰留下了一连串光彩夺目的军工企业,连同他们的产品,在很长一个时代都闪耀全球。下面列举几个著名军工单位的辉煌与现状。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中国人更熟悉的名字叫做黑海造船厂,成立于1897年的沙俄时代,最多时有2.5万多人,占地302公顷,在苏联时期是全欧洲最大的造船厂,也是全苏联唯一能造航空母舰的造船厂,我国“辽宁号”航母的前身”瓦良格”号,就是在这里完成了近70%,俄乌双方围绕着到底还应该再付多少钱把它建成,展开了几年的谈判,最后被我国通过多方手段买走。2018年,这个因为多年没有订单,一度只能靠修船度日、连工人工资都支付不起的超级造船厂被乌克兰政府破产变卖。
哈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苏联时代大名鼎鼎的坦克设计制造单位,1927年其前身在哈尔科夫成立,负责设计研制坦克,凭借着当时国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设计局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艰苦创业的精神,硬是在只生产过拖拉机的机车厂里造出了第一辆坦克。在1940年,更是研制出了最为著名的T-34坦克,把苏联红军武装成强大的钢铁洪流,最终打赢了卫国战争。苏联解体后,由于经济困顿,国防经费大规模缩减,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订单,设计局只得将主要目标从研制新坦克转移到为现有装甲车辆提供升级上来。2019年11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视察哈尔科夫,发现哈尔科夫马雷舍夫机械制造厂已经停工,近十年来只生产过1辆坦克,一度以修理战车度日,而在苏联时期,该厂年产坦克近千辆。
安东诺夫设计局——成立于1946年,著名的飞机设计局,20世纪80年代造出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安-225运输机,货舱最大载重达250吨。安东诺夫设计局在独立后面向国际市场时,遭到了外国企业的打压,在乌克兰与俄罗斯因为克里米亚问题交恶后,又失去了与俄罗斯的贸易,目前其主要向印度与中国推销其产品。2017年据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称,中国陕西蒲城县建成了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的2000名员工及其家属将定居这里。
马达西奇公司——建于1907年,世界最大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公司,被誉为“动力沙皇”,专门为各类飞机提供发动机,真正的大国重器。2019年12月最新的消息,中国的天骄航空收购马达西奇50%的股份,但是收购案受到了美国和俄罗斯的一致阻扰,还在等待最终结果。
南方机械制造厂——成立于1954年,誉为“航天之星”,有高端的火箭技术,苏联一半以上的洲际导弹产自该厂,最有名的产品是世界现役最强的“撒旦“洲际弹道导弹。但是失去了俄罗斯这个主要客户的火箭订单后,公司一度债务缠身,工资都无法发放,设计师大量外流,2015年后都没有公布过财报。2017年中国斥巨资从乌克兰购买火箭技术,乌克兰这次也是顶住了美俄的双重巨大压力,将相当一部分核心技术卖给了中国,这也是美国媒体凭空捏造中国东风-41的导弹技术来自乌克兰的原因。
曾经辉煌的军工企业,大部分已经破产或者半死不活,乌克兰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境地,经济越差,国家越无力推动军工企业的发展,而军工企业越来越差,不能产生效益,反而拖累国家经济的发展。
其实根据乌克兰的自身条件,它的经济不应该这样差。首先,它靠海,黑海和亚速海,境内又有第聂伯河,国土大部分属于东欧平原,三分之二是肥沃的黑土地,号称“欧洲粮仓”。领土面积60.37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独立前的1989年人口统计为5183.9万,欧洲第五,仅次于俄德法英4个传统大国。经济规模在苏联仅次于俄罗斯,有规模巨大和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丰富的自然资源,乌克兰生产的钢占全苏联产量的34%,铁占40%,农产品占46%,所以经济上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说白了,独立的时候,可是一个要地有地,要人有人,有产业、有技术、有资源的国家。但是独立以后,社会经济不断滑坡,财政赤字不堪重负,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到了现在竟然沦为欧洲最穷国,简直是不可思议。虽然苏联解体的那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比较困难,但是落差如此之大还是很少见的,所以只能依靠不断变卖前苏联的军事遗产度日。而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只能怪乌克兰在国家政治上太弱。
政治上的失误主要集中体现在:
1、国策失误:乌克兰处于美俄两大强国中间,要么就像现在的朝鲜、二战的西班牙一样,左右逢源发展自己,但是可惜没有出现手腕高明的政治家;要么就像新中国建国时一样,一边倒的倒向俄罗斯,因為地缘政治和历史的因素,全面倒向美国是不现实的,俄乌结盟已经300多年了,俄罗斯也不可能容忍家门口出现一个北约的堡垒,所以2014年乌克兰亲俄的亚努科维奇下台,亲美的波罗申科上台后想加入北约,俄罗斯立刻出兵占领克里米亚,而北约并没有和俄罗斯正面冲突的决心,丢弃了军事保护的承诺,抛弃了乌克兰这个棋子。
2、官员腐败:和普京清算国内的寡头垄断不一样,乌克兰并没有动这些人的利益,相反,政权更迭的历任总统及大部分高官,都在利用权势忙着捞钱。政府官员利用权力享受特权,为自己控制的企业输送利益,军队更是腐败,高层偷卖武器装进个人口袋的事情屡见不鲜。
3、自废武功:苏联留在乌克兰境内的众多核武器是美俄都十分忌惮的,但是乌克兰根本无力维护庞大的武器库。
北约趁势提出建议,把核武器都销毁,由北约提供军事保护,还可再提供经济援助。乌克兰衡量利弊后,拆毁所有的导弹发射井、核弹头、战略轰炸机、航空母舰,成为一个无核国家。但北约的经济援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俄罗斯更是毫无顾忌的直接出兵占领克里米亚。自我阉割后的乌克兰才发现自身已经除了抗议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4、政局混乱。乌克兰有130多个民族,198个政党,东部亲俄,西部又亲美,东西方经常内战。在国际国内各种势力的角逐下,政客们组织所谓的“橙色革命”上台执政更是家常便饭,但是不管谁上台,人民生活条件却越来越差,导致人民失望至极。
可以说,是乌克兰独立后,混乱的政治局面和低级的治国水平,把一个好端端的国家彻底玩成了一个烂摊子。反过来给我们的教训,就是充分认识到,在政治上,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中央政府和一条正确的发展路线有多么重要。在军备上,只能依靠自己艰苦奋斗,决不能幻想指望他人,尤其是大国,是没有资格投降的,一旦落败,只有被彻底分割到永世不得翻身的命运。在国际外交关系上,实力是唯一的筹码,弱国无外交,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1993年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向对前来劝他继续完成“瓦良格”号航母的俄羅斯官员说:“瓦良格”号永远不可能再完工了。”俄罗斯总理问:“为了将舰完工,你究竟还需要什么?”而马卡洛夫回答他说:“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9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但这个伟大的国家已不复存在了。”世上的东西大多是失去了之后,人们才会追悔莫及,回想起它的美好,但是都悔之晚矣。
乌克兰的沦落确实让人叹惋可惜,但是中国确实从中学到了可贵的教训,更是趁着苏联解体这一历史巨变中,实现了众多关键技术的飞跃发展,就如同1929-1933的大萧条时期,新生的苏联从西方挖人才挖技术一样。不管怎么说,中国终于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现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政治经济转型最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总要关注一下,哪里曾经淹死过人。
参考文献:
[1]郭思勉;乌克兰经济基本情况[J];世界民族;1993年01期.
[2]李兴,周雪梅;乌克兰“橙色革命”:内外因素及其影响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