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研究方法分析

2020-05-26 11:43陈磊山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理论分析层次分析法

陈磊山

摘 要:战争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看法意见纷呈甚至相互矛盾,使人难以把握。华尔兹在批判性考察各家之言的基础上,将战争根源归结为人、国家、国际体系三个层次。本文在概述全书基础上,阐述了层次分析法的发展和应用模式,并以一战的起源为例,具体阐释如何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国际冲突问题。在结论部分肯定了华尔兹在战争根源的探讨和理论创新层面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指出国际体系决定论在理论和现实上具有的双重局限性。

关键词:战争根源;理论分析;层次分析法

一、全书概述

全书围绕着探讨“战争的根源”这一主题,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批判性考察了国际冲突与人类行为,根据第一种意象,战争最重要的根源来自于人的本性和人的行为。虽然对于人性善恶的问题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但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将人性因素作为导致战争的首要根源,想要消除战争,就要从改变人类本身入手。根据对消除战争的预期不同,作者将第一种意象的支持者们分为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乐观主义者认为现实中人类所面临的苦难是暂时的,通过教育、经济水平的提高、占有欲的消除等手段可以改变人类的行为,最终彻底消除战争;悲观主义者则认为由于人类的固有缺陷,无论如何改变都无法拥有普遍而永久的和平,只能尽可能的延缓或者削弱战争。作者认为两者观点都有其局限性,都只关注到个人的本性行为,却没有关注到影响个人行为的是外部环境,也就是社会—政治制度。“人性被假定为亘古不变,并成为理解一切问题的根据,然而,这一假设本身便帮助我们将注意力从人性转向他处——因为根据这一假设,人性无法被改变,然而社会-政治制度却是可变的。”[1]这也就让作者自然的将视角转入第二种意象。

在第二部分,作者批判性考察了国际冲突与国家内部结构,根据第二种意象,战争来源于国家内部结构的缺陷和弊端,通过对国家内部结构加以改革,可以减少或者消除战争。但对于什么是“好”国家和“坏国家”,国际关系的学者给出的定义全然不同,根据不同理论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更是意见纷呈。作者分别考察了自由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思想:自由主义者认为国家间的利益和谐是客观存在的,战争与和平分别是好国家和坏国家的产物,战争是得不偿失的。只要各个国家完善自身,共同遵守国际规则,永久和平指日可待;社会主义者则认为,战争是国内阶级斗争的外部表现,资本主义国家导致战争,而如果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连接起来,消灭了所有阶级的同时也就消灭了国家,自然也就消灭了战争。作者对于这两种观点均提出了批判性评价,他认为无论是自由主义者还是社会主义者所提出的理论,在实践中都会遇到困难。但通过对国际政治领域中各种思想类型加以详细阐述和比较,“有助于我们对那些时间相隔久远、内容分歧严重的分析和解决方案进行评估。”[2]

在第三部分,作者批判性考察了国际冲突与国际体系,根据第三种意象,战争的根源是由于国际社会中存在的“无政府”状态。“由于主权国家为数众多,由于国家之间并不存在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体系,又由于每个国家都是在自身理智和欲望的支配下来评判各自的不幸与雄心,从而导致冲突势所难免。”[3]作者主要借鉴了让·雅克·卢梭的国际关系理论,他将国家作为一个单元,将国家间的权力结构分布作为一种体系来考察国际关系,认为战争是国际无政府状态的产物。在这种视角下,国家所作出的选择均受着国际体系的影响,这与第二种意象认为国家对外政策影响国际冲突正好截然相反。同时作者也指出,卢梭关于通过建立“联邦政府”来消除战争的解决方案存在漏洞,即如果不使用武力等强制手段,那么该联盟就无法迫使其成员国遵守法律。

二、层次分析法发展与应用

(一)层次分析法的发展

体系研究源于现实与理论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方面,随着二战以后雅尔塔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联合国的成立,各种国际组织相继出现,与此相适应,关于国际关系的体系理论研究也同步发展起来;另一方面,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逐步被传统的人文学科学所吸收,“行为主义学派所主 张的系统分析法使国际关系研究摆脱以往历史、哲学和法律式研究的实然倾向,使国际关系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即由单纯的定性分析向精确的定量分析发展。”[4]首次将“系统方法”应用于国际关系研究的是莫顿·卡普兰,在其所著《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中,卡普兰根据历史上的国家权力分布状况和同盟模式,归纳出六种类型的国际体系模式:均势体系;松弛的两极体系;牢固的两极体系;环球体系;等级体系和单极否定体系。随后,肯尼斯·华尔兹在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意象”也即三层次分析法。在本书发表两年以后,戴维·辛格在其发表的《国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问题》中,对“体系层次理论”和“国家层次理论”进行了详细考察,进一步发展了层次分析法。往后,对于层次分析法的划分日益细化,詹姆斯·罗斯诺提出了5 个分析层次变量:个人、角色、政府、社会、国际系统 ;布鲁斯·拉西特和哈维·斯塔尔发展了罗斯诺的层次体系 ,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 6 个层次依次是:世界系统、国际关系、国内社会 、国家政府、决策者角色 、决策者个人。[5]但万变不离其宗,华尔兹的人、国家、体系三个层次是划分层次的根据。

(二)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根据是否选用单一层次为标准分为两种使用方法。一种是单一层次研究,即研究某一具体国际关系问题时只考虑一个层次变量,而将其余层次当作不发生变化的常量。如上文所述,作者本人并不贊同使用此种分析方法,认为只关注一个层次会导致理论预见力过大。但在国际关系领域,在研究这种方法是普遍使用并且具有科学意义的。秦亚青就认为“研究某一层次上的变量并不意味着其他层次的变量对于事件和行为不产生影响 ,只是出于研究的目的,把其他层次上的变量暂时假定为常数 , 以便集中研究一个层次上的变量对国际事件和行为的影响 ,从验证具体的变量之间的关系逐步发展到进行中级理论和宏大理论的建设 。”[6];另一种是将各个层次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分析,这也是下文探索一战的起源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全面地了解国际冲突的复杂性,结合三个层次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个变化过程从而得出更具有解释力的假设甚至是理论。

本书对战争根源的探讨和研究方法论上的创新为国际关系学科做出了突出贡献。作者沿袭了系统思想和方法,將对战争根源莫衷一是的看法归结到人、国家、国际体系三个层次上面来考察,使得国际关系研究人员可以从整体上系统地看待国际冲突问题。本书研究模式即通过检验多种假设,来探究不同变量所导致的结果有何差异性质,从微观到宏观的分析方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明的研究框架,从而体现出层次研究方法的简明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是国际关系理论上一次重大创新。其中所举出的使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一战起源的实例,证明了层次分析方法同时也具有极强的现实解释力。即使是宣称对现实主义提出强有力挑战的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其对于国际关系的思想仍是受体系理论的指导,尽管后两者提出了不同看法和建议,但还是处于体系理论的范围内。

结论

本书也存在理论和现实上的不足。从理论上看,作者认为国际体系是导致战争的根源,无政府状态下的国家为了谋求国家利益,冲突无法避免,从而导致战争成为解决争端的必然结果。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均对此提出了批评,自由主义学者约瑟夫·奈就认为国际体系的单元构成不仅仅是主权国家,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和跨国行为体在国际社会的作用不可忽视,使得国际关系学者需要同样重视国际组织和制度的作用,这无疑是对主权国家作用的削弱和挑战。另外,国际体系不仅仅是权力结构分布,同时也包含着动态过程;建构主义学者亚历山大·温特则从观念角度提出对国际体系的质疑,无政府状态是否真的存在,或许它只是一种构想而已。此外,玛莎·费力莫则提出各个国家对于国家利益的界定是具有不同“偏好”的,国家利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从一战至今,国家利益的概念一直在随着现实变化。这些看法和质疑说明,“无政府状态下不存在自动和谐”与“国家间战争不可避免”之间并不具有强有力的直接联系,从而对作者的体系决定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从现实来看,“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对于人们有什么样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对于通过建立国际制度来消除战争的质疑,实际上从冷战至今国家间的战争次数在总体减少,更多的战争来源于国家内部冲突。对于全球性问题的日益关注,使得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大有可为,从而对作者的理论也提出现实上的挑战。此外,如作者所说冲突不可避免是国际无政府状态体系的特征,那么在这一体系下所塑造的单元体和因子,是否也会不可避免的具有冲突性质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斯·华尔兹著,信强译:《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第3 1页。

[2]【美】肯尼斯·华尔兹著,信强译:《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第121页。

[3]【美】肯尼斯·华尔兹著,信强译:《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第125页。

[4]倪世熊著:《国际关系理论探索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83页。

[5]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载于《欧洲研究》,1998年第3期。

[6]同上。

猜你喜欢
理论分析层次分析法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沥青路面的裂缝形式与原因分析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陕西省农地流转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土地经济所有权变化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