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面子理论”对比及积极消极“面孔”对比

2020-05-26 11:43王爽葛磊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饭卡面孔消极

王爽 葛磊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普遍。了解跨文化交流的知识不仅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学习能力,还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地球村中。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是用于论述和诠释礼貌現象的人际关系理论,但该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的,因此,对于其跨文化普遍性问题,中外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少质疑。在中西方文化中,“面子”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行为中体现出的面子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消除东西方人士在交往中的障碍,从而有效促进跨文化交流。

2. 中西“面子”的不同定义

2.1 中国人的“面子”

“脸面”“面子”这类说法在中国已经很久了。中国人有一句俗语:“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首先,在中国文化中,面子是个人身份和理想形象的表达,是个人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生活要求的总和。个人行为必须符合身份和形象的要求。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有一些公认的道德标准和理想人格标准,这些标准规范着个人的言行,例如仁义的要求,美德的要求,忠诚的要求等。符合社会共同标准的个人言行将赢得面子,而与共同标准相反的话将失去面子。

其次,面子是人际关系和人际关系影响的象征。汉族文化社会高度重视人际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人际交往中,给予对方帮助以建立和谐的关系会给对方很大的面子,否则会反驳对方的面子。

Hwang(1987)指出,在中国社会,人脸管理是中国人经常玩的一种权力游戏。 这不仅是炫耀个人能力的重要方法,而且是一种操纵“分配者为自己的利益分配资源的选择”的方法。

2.2 西方的“面子理论”

人们普遍认为,西方“面子”的概念源自中国。中国社会学家胡宪金在上个世纪40年代发表了题为“中国人的面孔的观点”的研究论文,这通常被视为学者们追溯其为“面子理论”研究历史的起点。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许多西方学者吸引了来自不同学术领域和不同社会领域的面部研究。他们是从自己的学术观点出发参加这项研究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其中,社会学家高夫(Goffman)的面孔理论(Face Theory),语言学家的布朗和莱文森的礼貌理论(Politeness Theory)和丁云珠(Ting-Toomey)的面孔谈判理论尤为突出。这三种理论不仅推断出“面子理论”研究的三个不同方面,而且代表了整个“面子理论”体系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

西方“面子理论”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西方语言和文化的自由精神所致。当中国的面子理论传播到西方时,由于西方社会,它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3. 积极面孔和消极面孔

中国人的理解没有消极面孔。“面子”常常是您认为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样子。

前面已经提到,积极面孔会赞扬角色的表现,但是消极面孔会降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或者会歪曲赞美。Ting-Toomey认为,低语境文化强调“我”的身份,对自我的关心,对负面的需要以及直接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相反,高语境文化则强调“我们”认同,他人关注,正面需求以及间接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

3.1积极面孔

积极面孔被定义为一个人的个人期望,即他/她的个性被他人欣赏。 此外,这包括一个人希望被他/她的社交团体感知的方式。对个人成就的欣赏就属于积极面孔。根据此定义,画家可能希望其他人欣赏他/她的画,也属于积极面孔。

3.2 消极面孔

消极面孔描述了个人的基本个人权利,包括他/她的个人自由以及行动自由。 一个人的消极面孔是对代表个人权利的威胁的所有因素的忽视。 一个流行的例子是言论自由,其中包括一个人说话时不需要被别人打扰的自由。

4. 积极面孔与消极面孔在生活中的运用

4.1示例:一个没有食堂饭卡的人在食堂点餐时寻求帮助

积极面孔的需求:有人可能会认为,我最好带他去,因为我希望他喜欢我,而且我想成为一个可靠的人的声誉。

消极面孔的需求: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很糟糕,我不想把我的饭卡借给这个家伙。我还有其他可以做的事情,例如睡觉或花完饭卡中的所有钱。他也可以找到自己的饭卡。

4.2范例:一个朋友邀请共进晚餐

朋友:您今晚可以在我们家用餐。

自己:不,谢谢。 这对您来说很麻烦。

朋友:出什么事了? 只是搅拌一些碟子。 非常快。

自己:我想回去。 反正我也不饿。 待会我会在这里。

朋友:啊,这只是时间。 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吃饭,让自己在家。

自己:那……对我来说真是太好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通常会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发生。 我想是我要保护自己的正面。 我不想被视为一个倾向于回避和故意高尚的人。 但是,我忽略了对负面面孔的需求。

5. 小结

对于人类来说,关系是每个人的生活基础,因为人类是社会人。但是在关系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人脸协商理论解释了人们的文化差异如何影响冲突的处理。图美(Toomey)表示,处理冲突的差异可能是维持社会“面子”的一部分。

当人们接触跨文化领域时,应该充分考虑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交流,而且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语言和言语等方面的差异。

参考文献:

[1]Brown, Penelope and Levinson, Stephen (1978),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Esther N. Goody, 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56-31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issued 1987 with corrections, new introduction and new bibliography, as a book entitled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2]Brown, Roger W., and Gilman, Albert (1960),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 In T. A. Sebeok (ed.), Style in Langua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253-276. Reprinted in P. Giglioli (ed.) (1972), Language and Social Context.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pp. 252-82.

[3]Guo-Ming Chen,and William J. Starosta. 跨文化交际学基础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4]Goffman,E.(1967).Tnteraction ritual: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5]Goffman,E.(1983).The interaction orde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48.

[6]Ting-Toomey,S.& Kurogi,A.(1998).Facework competence in intercultural conflict: An updated face-negotiation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22.

猜你喜欢
饭卡面孔消极
本期面孔
消极的后果
只打一个菜
多变的面孔
自然面孔
浪漫的开始
“偷偷”充饭卡,爱心更圆满
让自己发光
100多块啊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