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冲突性话语的现有研究基础上,分析了亲家间冲突性话语的类型和结构。对于亲家冲突话语的类型,分别从产生原因、言语策略、冲突性质三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对亲家冲突话语的结构从引发性、回应性、结束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亲家冲突话语;话语类型;话语结构
作者简介:张艾爽(1996-),女,黑龙江省绥化市人,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2--01
一、问题的提出
(一)冲突话语的概念
冲突话语是话语研究中日常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一种双方意见产生分歧时,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争执类话语,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狭义上说,冲突话语是一种言语行为。广义上说,冲突话语是交际双方一系列冲突话语的言语事件。
(二)冲突话语的研究状况
冲突话语是会话分析、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多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国内对冲突话语主体的研究既包括夫妻、父子、婆媳等家庭成员,也包括警民、医患等社会成员。比较而言,家庭成员中夫妻、婆媳的研究成果较多,亲家的研究成果较少。
二、亲家间冲突话语的类型
(一)从冲突的原因看
1.因亲家自身原因产生的冲突话语
亲家是一种因为儿女婚姻而产生的亲戚关系,在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人们对陌生人往往比较宽容,亲属间却会要求更多的理解和帮助。亲家作为一种特殊的亲戚关系,产生的问题也会更复杂。
2.因儿女婚姻问题产生的冲突话语
亲家关系因儿女间的婚姻而产生,儿女是亲家间连接的最主要纽带,两对父母在考虑小夫妻婚姻中的问题时,难免都会从自己家孩子的角度出发而忽略女婿或儿媳的感受,解决问题时就容易让亲家感觉自家孩子受到委屈。如果小夫妻间的感情发生问题,父母难免会受到影响。
3.因抚养第三代问题产生的冲突话语
中国普遍的社会情况就是在小夫妻有了孩子之后,很多老人都会选择帮助儿女带孩子,亲家间因为第三代交集更多,不同的育儿观念,对于和孩子有关的问题解决方式不同等原因,都可以使亲家之间产生分歧。
(二)从冲突的言语策略看
1.回避型冲突话语
回避型冲突话语是指在冲突过程中不去面对双方冲突中的问题,而是企图回避冲突。回避型冲突话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问题搁置一段时间能让冲突双方更加冷静,避开情绪最为激动的时间段,从而寻找更加理智的问题解决办法。
2.退让型冲突话语
退让型冲突话语是指在双方冲突的过程中,一方或双方都主动让步,以希望能使冲突得到缓和或解决的冲突话语。在冲突话语的进行过程中,退让的方式能够使局面向更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对解决冲突十分有益。
3.对抗型冲突话语
对抗型冲突话语是指在双方在冲突过程中互不相让,为了达到发泄自身情绪或反驳、打击对方的目的,有意或者无意说出的使冲突更加激烈的话语。对抗型冲突话语容易使冲突双方的情绪起伏更加激烈,当事人之间的积怨更深,对于解决问题没有帮助。
(三)从冲突话语的性质看
1.真实性冲突话语
一件事切实的引起了某个人的不满或意见有分歧时,是常见的引起冲突的原因。真实性冲突话语是冲突双方直接用反对的、不礼貌的言辞或詈骂语来引起或回应冲突,情绪激烈真实,双方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或对撞。
2.虚假性冲突话语
亲家间的虚假性冲突话语是指,双方用冲突性话语进行了对话,但实际上亲家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冲突。他们的对话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使用冲突话语只是为了强烈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以达到让对方妥协的目的。
三、亲家间冲突性话语的结构
(一)引发性话语
1.直接引发
直接引发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批评谩骂,一种是强硬指令。批评谩骂的言语是一种非常冒犯的言语行为方式,言辞粗野,说话人态度恶。强硬指令也是直接引发冲突话语的原因之一,对对方下达强硬的命令,容易引起对方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从而引发冲突。
2.间接引发
间接引发的冲突话语与直接相反,不易判断情绪,听话人对说话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和话语涵义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发生误会,从而引发冲突。
(二)回应性话语
1.接受
接受是指听话人面对说话人的冲突性话语,采取默认、妥协、回避的态度,接受对方的疑问、谩骂或指责,不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属于一种缓和冲突的策略,不会使冲突继续升级,有利于冲突的解决。
2.反驳
与接受的回应话语相对应的事反驳回应话语,反驳回应是对冲突非常直接的回应方式。比如对对方观点的强烈批评、指责,明确的没有理由的找茬,直接的表达自己情绪的不满和反对的观点等,都属于反驳回应话语。
(三)结束性话语
1.主动结束
主动结束是指一方或双方自愿的主动结束冲突性对话、退出冲突,使冲突性话语终止的结束方式。但是主动结束冲突话语不等于冲突中的问题得到解决,也可能是问题的暂时搁置。
2.因第三方介入的被动结束
一種因为第三方的介入而结束冲突性话语的被动结束方式,比如亲家间因冲突激烈而发生肢体冲突时,身边的亲属将二人拉开带走,就是被动结束的一种。
四、结语
本文对亲家之间冲突性话语的类型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本文对于亲家间冲突话语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如果有取自生活中的真实语料,会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胡春雨,范琳琳.商务交际中的冲突性话语研究[J].外语教学,2016,37(02):12-16.
[2]刘梦玲.网络交际中不礼貌话语的结束方式探究——以新浪微博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04):128-133.
[3]毛俊涵.婆媳冲突性话语中回应策略的语用分析[J].当代外语研究,2015(07):23-29.
[4]苗宁,杜冰研.人际冲突中的挑衅话语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16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