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对汉语言的影响分析

2020-05-26 12:05杨硕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汉语言创新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而汉语言是我们的母语,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发展和汉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对立又统一的,两个话题又都符合当下社会情况和时事更新。在传统与新锐的交锋中,汉语言又会被互联网的发展如何影响呢?本报告将从利与弊两个角度,对二者的共性和对立性进行挖掘和分析,并找出使二者共同稳定发展的方法和道路。

关键词:互联网发展;汉语言;创新

作者简介:杨硕(1996.10-),女,河南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2--01

1.互联网和汉语言发展现状

1.1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的应用是时代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未来群体经济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全场景发展的趋势将更加突出,同时在渠道、宣发、衍生等维度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

2019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9亿,增长率达到2.7%,预计2020年中国网民数量将突破10亿人。我国目前手机用户已经达到了11亿,2019全年净增仅4600万,同比增速已放缓至5%以下。

1.2汉语言的发展现状

汉语言是我国国民的母语,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泛泛地讲,汉语言就是我们日常待人接物时的交流和沟通途径。但汉语言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它大量包含了中国的区域文化,承载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和社会参考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科技、文化水平的普遍提升,汉语言作为我国的一项标志逐渐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孔子学院也作为我国的一项特色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教学和讲授汉语言文化,并受到了各国学子的广泛好评。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汉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

2.互联网发展与汉语言的关系

2.1网络语言中对汉语言的普遍应用及例证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具有与现实交流不尽相同的地方。例如人们在网上交流会换一种称呼或方式,而这也就是网络“昵称”的由来。网络交流的方便和新颖也使其成为人们所青睐的情感傳递工具。

例如汉字中“囧”字在网络语言中的运用。“囧”字原义“光明”,在网络语言未出现之前,很少有人会用到这个汉字,网络语言的诞生仿佛赋予了这个新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囧”字的使用频率被大大提高,也被赋予了“郁闷、无奈”的新含义。近年来大热的电影《人在囧途》便以此命名。

除此之外,网络语言中数字的妙用也增添了文字含义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比如网络用语“886”意思是“拜拜咯”,而“520”则是“我爱你”的意思。数字表意代替文字的网络用语,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拓了新的文字表达思路。

3.互联网发展给汉语言带来的影响

根据互联网给汉语言带来的影响结果,可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

3.1互联网发展给汉语言带来的有利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汉语言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互联网媒介提供的传播大多有涵盖性强、涉猎范围广,且全天候、全时段的特点。相较于语言文字在线下速度慢、效果差的传播而言,互联网利用其便捷性和稳定性为汉语言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且效益极高的平台。通过网络的传播,传统化的汉语言文字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也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影响范围。

3.2互联网发展给汉语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为汉语言的传播带来了有利影响,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传播为汉语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诚然,网络的发展加速了汉语言的信息传播速度,但信息也分有益和无益,甚至有害信息。况且,网络具有自由性、自发性的特点,在网络语言的形成过程中,也不乏对汉语言的恶意曲解、改造等。网络上的语言攻击和网络暴力,也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4.关于互联网发展如何推动汉语言文化弘扬和传承的建议

4.1互联网带动汉语言发展前景分析

互联网的前瞻性,和汉语言的丰富性,使其发展具有广阔和多样性的前景。互联网时代在如今已成为大势所趋,而汉语言文字作为我们基本的交流媒介、民族文化的象征也必然要被传承和弘扬。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互联网带动汉语言的发展无论是从商业角度还是从文化角度来看,都无一不是极具市场前景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把握市场发展规律和每个社会阶段人们的普遍基本需求,使网络带动汉语言发展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4.2具体到实际生活中的建议和有效措施

以强化汉语能力和水平为目标,着力开展培训和测试,促进学校课程与学生实际汉语言能力、所授课程与汉语言的应用性的对接。

阅读纸质书籍也是汉语言发展和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学校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图书阅读活动,将学校图书馆作为推行全面阅读的主要力量,经常不定期地举办阅读讲座,协助学生建立更好的读书意识,为高职学生提供更方便的购书和阅读体验。这样可以逐渐的将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转变,使得纸质书籍重新成为阅读的重要途径,提升纸质书籍的推广范围。

参考文献:

[1]陈超海.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文化学刊,2015,(07).

[2]戈双峰.探析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

[3]陈素.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北方文学,2016,(16).

[4]刘艳, 赵雪梅. 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文学教育(下), 2016, 09: 95.

猜你喜欢
汉语言创新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