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黄韭,自古以来为“菜中珍品”“豪贵皆珍之”。深州黄韭,品质最佳,是深州市名贵特产之一,色、香、味、形、藏、储、运均占鳌头,为“黄韭之极品”。
关键词:深州黄韭;燕赵老字号;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康若熙(1986-),男,汉族,河北衡水人,中共党员,衡水市青联委员,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影视动画教研室主任,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影视动画、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2--01
一、溯源与文化
黄韭,也称韭黄,又称韭芽、韭菜白、黄韭芽、黄芽韭等。深州市当地俗称黄莲韭,是深州市名贵特产之一。《神农本草》记载:“韭根名韭黄,韭之美在黄,豪贵皆珍之。”神农氏,传说中国上古人物,距今已5500-6000年,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遍尝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据此说明,在上古三皇时期我国就有黄韭栽培,而且“豪贵皆珍之”。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作品《赠卫八处士》中,写道“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北宋诗人苏轼的代表作品《送范德孺》中,有“断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作品《与村邻聚饮》中,有“鸡跖宜菰白,豚肩杂韭黄”。杜甫所说的春韭,其实也是早春的黄韭。杜甫、苏轼、陆游皆把黄韭视为珍品。
深州黄韭,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代,相传:黄韭为汉时朝贡专用。据传,当时有一位老人将韭根当柴烧,无意中放在烧火炕上,10余天后,未干的根竟长出了黄芽韭,老人恍然大悟,于是试种冬韭,经不断改进,代代相传,便成了如今的黄韭。深州黄韭,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明、清。明、清时期为“皇室贡品”驰名全国。现今畅销京、津、冀、晋、鲁、豫等地,远销日本、新加坡等驰名海外。2018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深州市“安庄马家”牌黄韭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9年入选“燕赵老字号”“古代贡品”保护名录,同年又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是全国绿色食品认证的合作社在同类产品中获得的唯一最高荣誉。
二、特色
黄韭在蔬菜栽培学中属于软化栽培蔬菜,工艺复杂,技术性强,受季节限制。首先需要在大田培育健壮植株,吸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经过霜冻,叶中养分精华回入根株,贮藏于鳞茎和根系,取韭菜之精华,弃韭菜之糟粕。再将根株适时移入阳畦或韭壕等保护设施内,采取遮光和保温措施,调节好适宜温度和湿度,进行软化培植[1]。深州黄韭,纯天然绿色食品,培养期不施任何肥料,叶片肥厚,茎白叶黄,味鲜色美,娇嫩馨香,营养丰富。发源地为深州市西安庄,目前已发展到杜庄、白庄、南口、北口、旧州、礼门寺等几十个村庄,这些生产区域内有适宜黄韭生产的独特自然环境:一是土质。既是冲积平原的潮土地带,又是滹沱河主要沉积母质而成的土层深厚、通透性好、土质偏沙的沙壤质土,有效钾、铜、铁、锰丰富。二是水质。地下浅层水充足,水质矿化度高(独特苦水)。三是气候。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这都是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全市只有这个区域的土壤、水质和气候恰好适宜,生产出来的黄韭色黄、鲜嫩、味馨,品质最佳,500米之外即能嗅其味,且茎长叶短,易存放和远途运输,具备深州黄韭的特色。尤其是深州、辛集一带,对深州黄韭倍加珍爱,每到春节前夕,户无贫贵,竞相争购,以馈亲友,是谓年礼。离开这个区域,即使用同樣的方法,培植出来的黄韭品质都要逊色很多。
三、盆景文化
黄韭盆景,亦食亦赏。根韭内储存了一年的营养精华,培植盆中,配以优质无菌有机质培养基,绿色环保,生长快,易管理,在培养过程中完全不需施肥,只需浇灌适量水分即可。遮光培养:金黄剔透,娇艳鲜嫩;弱光培养:亦黄亦绿,醉美沁馨;光照培养:叶色鲜绿,青翠欲滴。一盆(盘)黄韭可连续收割3-4茬。第一茬后可能出现小飞虫,用稀释的牙膏水或花椒水喷淋到盆景上即可控制。在自己的居家室内就能享受耕作与收获的乐趣,在浇灌中播撒希望,在收割中体验自然奥妙。近年来,深州市黄韭盆景又成为现时代市场新宠[2]。
四、食药文化
深州黄韭,含有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挥发性精油、硫代丙烯,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与维生素A、B2、C、尼克酸等,营养价值极高,是卫生部“食药同源”食品之一。
1、食。深州黄韭,馨香扑鼻,鲜嫩色美,既可作为调味香料,又可炒、煮、凉拌、做汤、做馅等。饺子馅配上一些黄韭,尤为清香可口。黄韭鸡蛋馅、黄韭肉丁馅水饺是河北深州、辛集一带的传统吃法,并流传“不吃黄韭不算过年”“熏肉黄韭,长长久久”等说法。熏肉黄韭馅水饺口感极佳。
2、药。深州黄韭具有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清洗肠道、扩张血管、降低血脂的功效。具有散瘀、活血、行气、导滞、减脂、降压、驱寒、护眼、补肾、起阳、强体、抗菌、增食欲、理肝气、续筋骨、疗损伤等作用。有增强消化,缓解便秘等功效。能促进抗氧化酶合成,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保持其通透性。中医典籍《本草纲目》记载“韭黄”有固肾缩尿之功效。综合性医书《方脉正宗》中有:“韭菜白八两,胡桃肉(去皮)二两。同脂麻油炒熟,日食之,服一月。治阳虚肾冷,阳道不振,或腰膝冷疼,遗精梦泄。”
五、结语
深州黄韭发源地深州市西安庄,有适宜黄韭生产的独特自然优势环境,得天独厚,培植区域仅限于此,而且仅限于冬季上市供应,故而更加凸显了“物以稀为贵”现象。深州黄韭,可能是很多人没有品尝到的美味。
参考文献:
[1]康建功. 深县黄韭培植经验[J]. 现代农村科技, 1986.(11):7.
[2]中国农科新闻网.黄韭盆景育出好“钱”途[J].新农村, 2017(1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