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颖昌
加速设备上云,夯实数据采集基础
聚焦产业协同,强化重点模型积累
煤炭行业面临着生产风险高、环境污染大、设备管理难等行业痛点,亟须加快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华为集团、榆北煤业、蒙草集团等公司以安全生产、无人生产为切入点,推动煤炭产业围绕生产无人化、管理集成化、运输联网化、环保数字化等方向加速数字化转型。基于此,我们对煤炭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进行了专题研究,深入剖析了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平台应用场景以及业务落地解决方案,对其他采矿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探讨同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
实现四个转变
(一)挖掘开采:由人机并用向无人生产转变
煤炭产业长期面临瓦斯积聚、矿井透水、地质灾害等突发情况,具有较大的生产风险。随着开采技术的革新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无人生产、少人巡视等操作成为可能。
(二)矿山管理:由人工单管向虚拟集成转变
传统煤炭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平均水平较低,煤矿管理要求高、范围广、难度大。通过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虚拟矿山,将直观展现矿山情况,还原煤矿的复杂环境和生产状态,为生产工艺优化、远程系统管理、应急救援指挥等提供有效支撑。
(三)煤炭运输:由被动排队向智慧运输转变
一方面,传统煤炭运输物流成本较高,相当于快递电商领域运输成本两倍或以上。另一方面,煤炭物流园区缺乏场站管理,车辆混乱无序。通过动态监测矿车运载、排队等情况,将有效节约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四)生态修复:由宏观设计向数据驱动转变
生态修复不仅能重建被退化的生态系统,本身更存在广阔的产业化空间。通过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梳理总结生态修复经验,动态调整修复方案,由粗犷式修复向精细化生态修复转变。
工业互联网平台
贯穿全产业链
(一)智能安全生产
一是智能自主生产。企业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采煤机、传输带、化煤机等设备的自动识别、自主判断和自动运行。二是故障辅助诊断。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对皮带、煤仓、电机等易故障设备进行自动巡检,帮助维修人员及时调整设备状态。三是风险预警管理。实时采集空气成分、设备震动等数据,实现煤矿事故风险提前预警。
(二)矿山综合管理
一是少人值守。基于工业互联网围绕堆煤管理、人员巡检、出车行人等场景提供在线监管服务,及时干预、纠正问题。二是集成控制。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工作面视频监控、远程集中控制等技术,打破数据孤岛,提高管理层决策效率。三是辅助决策。基于3D矿山仿真模拟建立应急救援方案库,根据具体情况自动生成救援方案。例如,榆北煤业搭建智慧矿山系统,25毫秒可以远程启动矿区任何一台设备,3秒可以对所有矿区生产系统完成全面巡检。
(三)煤炭智慧运销
一是车队动态管理。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车辆上云,根据园区装载、排队、交通等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运输部署,打造煤炭精准运力池。二是销售运输协同。建立运输价格数据库,结合煤炭产品个性化需求对运输方式进行运价比对,减少运输成本。三是智能辅助驾驶。自动甄别疲劳驾驶,超速,车道偏离等危险场景并对司机进行及时提醒,降低运输事故率。例如,G7智联依托平台实现98%的物流要素物联网化,动态监控故障事故、司机行为等事件,推动企业安全指数提升2倍、运输效率提升5倍、运输成本下降10%。
(四)生态资源保护
一是恢复方案生成。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收录各地乡土植物种质资,自动生成生态恢复组合库。二是生态辅助恢复。通过平台收集地区历史生态数据资料,追溯原生植物,分析搭配群落,因地制宜實施决策辅助。三是生态实时监控。基于工业互联网汇聚监测点信息,支撑精准、实时的监测指挥。例如,蒙草集团打造矿山生态大数据平台,动态监测3000万个信息点,实现生态数据指挥“一张图”,科学管理“一张网”,精准服务“一平台”,有效支撑矿山修复构建。
聚焦产业协同
优化服务供给
(一)加速设备上云,夯实数据采集基础
一是以“三机一架”为突破口,推动重点设备上云,加快基于数据驱动的产品设计优化。二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业务环节间数据链接,构建实时、透明的煤矿生产数据链条。三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点,以价格指数、交易数据为核心提供加快商业模式创新。
(二)聚焦产业协同,强化重点模型积累
一是针对液压锚杆钻车、破碎机、皮带机、煤矿机器人等设备开发寿命预测、故障诊断等模型,加强设备管控效率。二是优化皮带空载、轨道安全行车、探放水作业等煤炭采集作业场景模型,提高模型识别准确率。三是围绕无人矿车驾驶、供应链协同等领域建立模型,提高产业链协同管理水平。
(三)加强攻关突破,优化解决方案供给
一是基于工业互联网探索推动应急救援、安全监测、风险预警等安全领域解决方案推广应用。二是开发智能开采、资产管理、能源管理、员工管理等集成服务解决方案。三是凝练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煤炭工业互联网开发模式、技术路径、管理经验等,向类似条件企业进行推广应用。
(四)注重绿色安全,树立煤炭智能品牌
一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应用,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二是对照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CMM)开展贯标,制订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标准,加强数据安全保障。三是举办宣传推广活动,铸造企业品牌,提高企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