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安东尼娅》和《德伯家的苔丝》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对比研究

2020-05-26 12:05王蕾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生态女性主义

王蕾

摘  要: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构父权制度的强有效的理论武器,是探讨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关系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女性生态主义视角出来解读《我的安东尼娅》和《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性生态主义思想,旨在缓解女性的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我的安东尼娅》;《德伯家的苔丝》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2--02

一.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女权主义、生态主义和环境主义哲学的跨学科学说,对女性研究、生态研究、环境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且为哲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生态女性主义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主要形成了三大组成部分,从文化视角、哲学视角和社会视角出发构成的文化生态女性主义、哲学生态女性主义和社会生态女性主义。文化生态女性主义从女性文化出发,运用文化思潮,弘扬女性文化从思想根源出发来确定女性的社会历史地位;哲学生态女性主义从父权制度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角度出来,探讨女性处于压迫的社会地位,强调只有真正解放女性,才能从根本上推翻男性的霸权行为,从而构建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模式;社会生态女性主义观点强调深入剖析女性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尤为重要,女性往往与自然紧密相连,女性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在父权制度下,男性成为世间万物的主宰,对女性和自然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社会生态女性的核心指向在于揭示父权制度的思想根源。

二.《我的安东尼娅》和《德伯家的苔丝》简要概述

美国的著名女作家作者薇拉·凯瑟(Willa Cather)在其三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为文学界贡献了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共有十三部中长篇小说和三部短篇小说集,获得了大量的文学殊荣,从而奠定了薇拉·凯瑟在文学界的历史地位,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和美国妇女等。薇拉·凯瑟对勃朗特和简·奥斯汀等女性作家十分崇拜,因此在她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深远的女性主义思想。结合薇拉·凯瑟的成长历程和社会经历,对薇拉·凯瑟文学中的自然和女性的书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荒原的景色在她的笔下惟妙惟肖,女性的心灵在自然的召唤下得到了洗礼和净化,女性与自然的结合引起了读者的深入思考,其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尼娅》和《一个迷失的女人》。在《我的安东尼娅》中,凯瑟以舒缓流畅的节奏和朴实优美的语言对美国中西部边疆地区的开拓者生活进行了描写,真实地反映了移民拓荒者在处理新旧文化冲突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所做出的努力,成功塑造了开拓者无畏艰险的勇敢形象。小说围绕着波西米亚移民雪莫尔达一家来到内布拉斯加开始,雪莫尔达一家在贫瘠的土地上一无所有,生活贫困,再加之难以忍受的思乡之情所造成在心理和精神方面饱受折磨,难以宣泄,使一家之主雪莫尔达先生抑郁难耐而最终抛弃了原本已经难以支撑的家庭而选择了自杀。在雪莫尔达先生去世之后,他的女儿安东尼娅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为家人的生活而四处奔波。而后安东尼娅饱受了身体、精神和情感的创伤,被人诱骗导致怀孕,而又被惨遭抛弃。安东尼娅在经历了父亲的去世,情人的抛弃,难以承担的家庭重负,她并没有因此而丧失生活的信心,安东尼娅凭借这坚韧的意志,勇敢向前,继续追求着属于自己的幸福,集开拓者勇敢、坚韧、乐观的精神于一身,最终收获了自己的幸福。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身为跨世纪的作家,哈代的作品以小说创作为主,托马斯·哈代一生创作的二十部长篇小说中,最为出色的作品为《无名的求德》、《还乡》、《卡斯特桥市长》、《韦塞克斯诗集》、《早期与晚期抒情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非《德伯家的苔丝》莫属。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欧文·豪认为《德伯家的苔丝》是文明世界的最伟大的成功,是哈代对人类世界的最大贡献。法国著名的新小说派代表作家以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克洛德·西蒙将《德伯家的苔丝》视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颗明珠,奠定了哈代在英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地位。《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位美丽坚强的少女苔丝以认亲事件为线索展开,讲述了与亚力克和安吉尔的情感故事,女主人公苔丝凭借着勇敢的精神,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前行,但是始终没能摆脱道德的束缚和父权制度的压迫,从而走向毁灭的悲惨命运,哈代以苔丝的女性形象公开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而发起挑战。

三.《我的安东尼娅》和《德伯家的苔丝》的对比研究

1. 女性与自然的生态观

在《我的安东尼娅》中,女主人公安东尼娅宛如自然的化身,自然赋予了她一切优秀的品质。安东尼娅“光着一双脚”在菜地里干活,与自然得到了亲密接触,安东尼娅认为自己与自然融为了一体,就像树木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一样相辅相成。安东尼娅的生活离不开自然,她的灵魂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了净化,使她心无杂念,向着自己美好的生活而前进。小说中另外一个人物吉姆更是见证了安东尼娅的优秀品质,吉姆渴望追求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经济快感,但是当他亲身体会到了城市的尘嚣与堕落,体会到了城市里人与人的隔阂,吉姆对城市生活彻底绝望,从而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回到了乡村生活。时过境迁,安东尼娅已经变成了满面沧桑的老妇人,在安东尼娅经历了情感的波折,但她的生活态度仍然乐观、积极,她仍然具有“一种能点燃想象力的东西”,使她的生活充满激情。安东尼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然界中万物的包容之心,面对不同物种秉承着平等的态度,大自然对安东尼娅也给予的丰厚馈赠,自然赐予安东尼娅土地,安东尼娅以自然赋予的不屈不挠的开拓者精神在那片土地上建立了农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在作者的笔下成为自然界与生俱来的朋友。女性之所以能够成为自然界的代言人,是因为女性与自然具有同样的优秀的品格,因此我们会经常使用“大地母亲”一词。女性的生理特征如同大地一般同样孕育着生命,而女性与自然一样需要关怀和呵护,女性丰富的情感世界在面对世间万物的真、美、善、恶、丑都会禁不住想要去赞美和批判。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在哈代的筆下,存在大量的女性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场景描写。女性在收割麦子之时,哈代认为女性已经成为了自然的一份子,并且被自然赋予的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女人们在田野间举办联欢舞会,完全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自然界中的树木与花束也为她们婀娜的舞姿而赞美。但是,女性在社会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在苔丝遭遇了强暴之后,在精神和心理层面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她惧怕白天之间的任何人际交往活动,但是她却期盼着夜晚的降临,她渴望拥抱树林,回归自然,在自然中使她的心灵得以慰藉。只有在自然的陪伴之下,苔丝才能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自然强大的治愈力量拯救了苔丝破碎不堪的心灵,使一颗即将破灭的心又再次振作起来。

2. 女性与父权制度的抗争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父权制度从原始公社制度开始以多种形式统治着经济、社会和女性,而女性逐渐演变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处于从属地位,女性在长期的压制过程中,在经历了漫长的抗争之路,使女性意识有所觉醒。而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提出,为解构父权制度,挣脱父权制度的束缚提供了新契机和新思路,为实现女性与男性的和谐统一提供了根本途径。在《我的安东尼娅》中,安东尼娅赢得了所有人物的认同,同时也赢得了读者的尊敬。安东尼娅为了解决家人的生计问题而从事体力劳动,而家庭中的重大决定安东尼娅也只是退居幕后,这足以说明女性的从属社会地位。在安东尼娅的父亲去世之后,读者起初会认为安东尼娅就此摆脱了父权制度的束缚,会被赋予以更加强有力的身份来操持着家庭生活。但是,安东尼娅的哥哥性情暴躁并且极为懒惰,但仍然被视为是家庭中最核心的人物,并且掌控着家中一切事宜。即使如此,安东尼娅也同样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的哥哥,仍然默默地为家庭琐事而操劳。此外,安东尼娅为了家庭生活而做一些难以承受的体力劳动,不但没有得到关心和照顾,却换来了无情的嘲讽。在父权制度的压制之下,女性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只能去做一些粗野的工作来维持生计。女性只有敢于冲破父权制度的束缚,为自己赢得获得教育的机会,才会从根本上摆脱父权制度的压迫。只有真正地做到了男女地位的平等,男女之间的和谐,才能使女性得到男性的尊敬与爱戴。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在面对父权制度的压制,在面对亚力克的再三胁迫和母亲对自己的婚姻安排,苔丝的女性反抗意识逐渐觉醒,毅然决然地发起了抗争。在面对金钱的诱惑下,苔丝拒绝了母亲想让苔丝嫁入豪门的要求和成为亚力克情人的要求。在西方的工业文明时代,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摧残着人类的思想,认为婚姻和爱情同样可以与金钱作为交换,但苔丝作为自然的受益者,坚决抵触这种腐朽的思想。而苔丝对父权制度或者是男权制度的根本性反抗,在于对其丈夫的批判之中。苔丝渴望男女平等,互敬互爱,而其丈夫又是典型的男性主义代表人物,在苔丝遭遇不幸之后,向丈夫和盘托出,渴望得到丈夫的慰藉,然而换来的却是同样犯下大错丈夫的冷嘲热讽。面对丈夫的漠不关心,苔丝失望至极,坚决要求与丈夫获得同等的权利,这充分说明苔丝对父权制度的反抗,对不平等的男女关系而发起抗争。

四.结语

生态女性主义为解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向西方的工业文明发起的挑战和质疑。通过《我的安东尼娅》和《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安东尼娅和苔丝成长历程的深入剖析,女性作为自然的载体,渴望回归自然、融入自然,自然赋予女性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女性勇于挑战和解构长期以来的父权社会,并且使女性历史地位与诸多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进而从根本上解決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

参考文献:

[1]薇拉·凯瑟. 我的安东尼娅[M]. 周微林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托马斯·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M]. 张谷若译, 人民稳固小额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德伯家的苔丝生态女性主义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
《德伯家的苔丝》中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女性儿童自然
莱辛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基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字》解读
卡洛琳·麦茜特的生态女性主义世界观
《疯狂动物城》的生态女性主义解析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理智与情感》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