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航天的内心世界

2020-05-26 12:05王建蒙
神剑 2020年2期
关键词:发射场核潜艇火箭

“一分钟准备!”“点火!”“起飞!”这是当年我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进入倒计时发射程序时,我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指挥调度台前下达卫星发射口令……

“下潜!火箭测试正常!艇内各系统工作正常!”我曾经随我国导弹核潜艇潜入水下执行火箭发射试验任务,紧张而有序的场景常常掠过我的脑海,激励我为航天创作……

“报告总理,发射场火箭故障查清并排除,已重新进入发射程序。”我曾经在北京卫星发射指挥控制室奉命向共和国时任总理报告卫星发射故障情况并当场立功……

30多年前,清华大学毕业的我,应国家需要,服从分配,从北京登上火车,钻山洞、跨江河、翻山川、越峻岭,一路疾驰南行50多个小时,来到四川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满怀实现祖国伟大航天梦的理想,开始了航天人毕生的追求。几十年的航天生涯,置身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程建设工地,目睹大山深处机械隆隆,山头夷为平地,沟堑填成平川,发射塔架高耸入云,火箭卫星翱翔天边,让我们这批几百个大学毕业来到这里的年轻人知识提升,人生意志得到空前铸炼;在航天发射领导机关,参与指挥卫星发射任务虽然终日繁忙紧张,深入发射现场常会险象环生,但“火箭飞行正常!”“卫星准确入轨!”的发射成功,总能使我们航天发射人攻克难关,技术水平和精神境界不断升华。当我的足迹遍踏美国肯尼迪、俄罗斯拜科努尔、日本种子岛航天发射场后,更是开阔了眼界,激发出思路,萌发了科技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完成文学创作的信心。

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常常调侃,会写作的一般没有航天发射惊心动魄最直接体验的机会,而具有身临其境出生入死经历的科技人员又常常无法潜心拿起笔。我被身边的同事激励,尤其是在与我相濡以沫30多年、同样从航天发射场走出来的作家妻子马京生的鼓舞启发下,在完成忙忙碌碌航天技术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挤出闲暇去创作、去讴歌在发射场、指挥台、燃料库、火箭下、卫星旁……那些为航天发射拼搏奋斗、舍生忘死、默默无闻、令我永生难忘的人们。

在我完成第一部纪实文学《奔月——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的写作后,又完成了《星系我心——著名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有感于孙家栋的航天人生,我写道:“写功勋科学家孙家栋是件有意义的事情,跨学科用朴实的文字、翔实的内容写好科学家孙家栋确实是一件艰巨的事情,但这却是我愿意做的事情。……通过写孙家栋,让我感到他身上许多值得我佩服和崇拜的东西。他吸引我的不仅仅是航天成果和历程,其实我更想写的还是他的人生启迪,他为祖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心路历程,更想写他对航天的热爱,对事业的执著,对同志的真诚。我非常庆幸大学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使我在卫星、火箭、导弹发射场结识了许多科学家和航天发射高级指挥员,在卫星和火箭旁、在发射塔架上有幸与他们交往……他们都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我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光輝典范……他们既是孙家栋时常提及、共事数十年的朋友,也是我一生中有幸结识并以之为榜样的贵人。在我心中的这些贵人都具有助人为乐、心地善良、掌控风云、能力超强、知识渊博、意志如钢、不畏艰险、敢为敢当等等不一般的品质……他们的思维、语言、行为、感召无不对我产生无声的鞭策,影响至深,终身受益。透过文章中对孙家栋的描述,实际是对这些科学家、航天大军的颂扬,这也是驱使我能坚持业余写此书的强大动力。”

当我完成《亲历航天——行走在神秘的卫星发射场》一书的写作,出版社完成编辑后,我的妻子马京生欣然在该书序言《航天发射场留下我们青春记忆》中写道:“恰如其分地说,这部书得益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一部书之所以能吸引读者眼球,需要内容扎实,言之有物,节奏明快,人物鲜活,几大元素相辅相成,可谓亮点。这部书正是出自他在第一线的亲力亲为全身心的感受,也因为得天独厚于此,根本不用担心它无土栽培营养不良。这部书就仿佛岁月如歌的青春扑面而来,虽然我们靓丽的面庞远去,飒爽的身姿不再,风风雨雨的皱纹爬上眼角,魂牵梦绕的仍是发射场上的点点滴滴,深藏内心的还是那些发射火箭卫星的神秘故事,难忘的岁月使他不吐不快,我理解了他,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中国航天,讲出来吧,可以变成精神财富,可以成为年轻人的励志书。正是这些个体化的故事和心灵感悟映射出整个时代的变迁。”

我坚持业余创作《亲历航天——行走在神秘的卫星发射场》的无数个夜晚,每当写到发射场卫星发射时的惊心动魄,激情与兴奋都会驱走我工作一天的疲惫。手下键盘“噼里啪啦”地把一行行字符显示在屏幕上,按键交错的瞬间仿佛向读者送出弘扬航天精神的食粮。在描写有关生活与工作细节的同时,我试图将读者置身于航天人的工作与生活场景中,使读者能够体验到航天人的甘苦喜乐与惊心动魄。

我在西昌卫星发射场亲历的第一次航天发射,是祖国第一枚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程度极高、科技程度更高,零下200多摄氏度的液氢燃料是国际公认难以控制的超低温、高能量运载火箭推进剂,而采用液氢/液氧做火箭发动机动力源的火箭是当时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三号火箭。当液氢燃料通过输送管道流向火箭“肚子”里时,管道周围的空气都被冷冻成了液态。我看到这种被称为“液空”的液体滴到发射平台的钢板上,如同烧红的火炉子上滴了水,“噼啪”作响令人心惊肉跳。这种液空滴滴答答、噼啪作响的紧张还未过去,却突然爆发了生死危机。我站在距离火箭仅一米之遥的位置,从火箭上脱落下来的加注管路内喷洒在发射平台的液氢在我面前弥漫,眼前突然发生的景象令我惊呆。发射塔架和火箭被弥漫的雾状气氢所笼罩。我意识到,是液氢泄漏了!这种令人紧张的现象使我的脑子出现了瞬间空白。我曾经参加过发射场技术安全的制定工作,我非常清楚此时的危险程度,“在这个弥漫着液氢挥发的环境,只要0.007毫焦耳的能量就会引起爆炸!”说实在的,此时要说不害怕那肯定是假的。那种情景,自己内心真有与火箭、与发射塔共存亡的恐惧和壮烈。当时我不可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但我发现站在我身旁的火箭动力室主任刘雨均和火箭研究院负责加注排泄连接器的王瑞铨主任头发、眉毛以及睫毛上即刻都挂上了一层白霜,我再看自己衣袖和手背上的汗毛也都挂上了一层白霜,眼前一片白雾,内心真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危险现场当时只有我们三人,我看对面主任的样子惊奇,对方看着我的神情更是异样。发射塔架其他层工作平台上的人员见状慌乱起来,有的大叫“燃料泄露了”“快跑”“怎么办”,有的惊慌失措地冲向步行铁梯往下跑。然而,有效的技术安全措施和发射场紧急故障处置预案,使我们临危不乱、化险为夷。航天发射场的人们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历练中成就着祖国的航天强国梦。

长征三号新型火箭发射的当日凌晨,看到发射场的战士从卡车上往距离火箭不足百米的山洞里搬运大量食品和饮用水,我大为不解。当得知这是为发射场万一发生事故而准备的救命食品时,大脑中划过了辉煌背后的险峻。这里即将进行的一切都是尚未经过实际考验的第一次,之前我只知道会有危险,但没有想到会直接危及我的生命。但瞬间又坚定了信念:为了共和国新型火箭升空的这一刻,我豁出去了!能与旁边坐着的通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任新民、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院士、火箭专家范士合总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李若盛等诸位航天老前辈在一起,即便在山洞里光荣了,也值了!

我所经历的最惊心动魄的一次卫星发射。1992年3月22日8时40分,发射场传出“点火”口令后,托举着美国制造的奥普图斯B1通信卫星的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尾部的8台大推力发动机喷射出轰鸣的火焰。但火箭发动机点火瞬间却有两台发动机异常关机。本应该3秒钟就起飞的火箭,却由于推力不足,在发射台上干吼而飞不起来。现场的所有人员以及国内、国外收看电视直播的所有观众都被惊得目瞪口呆。大约7秒钟,发射指挥员的“紧急关机”口令与火箭自动关机系统同时发挥了作用,喷着火焰的6台发动机成功地熄了火。尽管火箭已经关机,但是发动机的余火还在燃烧。火箭泄漏的燃料,冒着浓烈的棕红色烟雾,笼罩了整个箭体,弥漫在发射台四周。我们搞发射的都知道,如果火箭发动机紧急关机不成功,火箭将会在几秒钟时间内在发射台上摇晃,后果将不是在发射台上爆炸,就是在发射塔的上空爆炸。火箭内装的几百吨化学燃料一旦爆炸,将是毁灭性的灾难。如果发生意外,那么数亿美元的“澳星”,连同以发射台为中心的区域将会变成一片火海。但是,我们技术高超的发射场人员完美地进行了处置,令人震惊地保住了火箭,保住了卫星,保住了发射场。外国航天专家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说:“这是世界航天发射史上一次最理想的失败!”

著名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院士在书的“寄语”中写道:“建蒙长期工作在中国航天科技战线,他本是一名从事航天发射管理的技术人员,却在繁忙工作中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了《亲历航天》。写出这么多文字是需要下功夫的,也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建蒙做到了,我想这出自他对航天的热爱、钟情与执著。”

著名航天测控专家沈荣骏院士在书的“寄语”中写道:“建蒙的《亲历航天》,朴素的文字和翔实的内容能让人感觉到他对航天的钟情和热爱,看出他在弘扬伟大的中国航天精神,讴歌伟大的中国航天事业。透过他的航天亲历,人们还可以看到改革开放30年祖国航天发展的巨大变化。这本书会让业内人员读起来有亲切感,让业外人士读起来有新鲜感。”

我有幸参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初期论证,参加了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定点勘察。1993年3月4日是一个有意义的日子。这天,一望无垠的戈壁滩风和日丽,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太阳暖融融地照在这块即将世界瞩目的空旷大地。工作人员拿来一根一米多长捆绑着红绸子的木桩。时任发射中心主任的李凤洲在现场兴奋地对近百名勘察人员说:“这个点将是我们为上级建议未来我国载人航天的火箭发射点!由北京领导机关来的王建蒙同志举锤砸桩。”他话音落下,我竟然有些手足无措,不好意思。但这时李凤洲的两手已经紧紧握着竖立在地上的木桩。我接过大锤向系着红绸子的木桩上落下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锤。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发射点的木桩砸定后,我们在这里留下永恒的纪念。此后的每次载人航天发射都会使我格外关注,我为祖国载人航天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2013年8月,报告文学《下潜难忘1988!——亲历我国核潜艇水下火箭发射任务》与读者见面。那是我在核潜艇水下发射试验现场,与核潜艇官兵一起度过100个日日夜夜的真实记录。我清楚地记得,核潜艇完成水下发射火箭的各项演练后,神奇地上升浮出海面。航行中的艇身在海面时隐时现,只有舰桥高高地突出在潜艇上面。司令员、总工程师和艇长给我这来自航天发射场的陆军兄弟极高的待遇,破例照顾我登上航行中核潜艇的舰桥。我站在舰桥狭小的平台上,一望无际的大海映入眼帘。天是蓝的,海是蓝的,在无边无际连为一体的海天之间,展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广阔博大。向艇尾望去,100多米长、可以携带10多枚弹道导弹、如此庞大却航行自如的核潜艇随着波涛破浪向前,真是一幅海阔凭鱼跃的美丽画卷。面向艇首,海风迎面从脸颊两侧“嗖嗖”切削般飛逝。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汹涌波涛,勇猛向前的核潜艇被衬映得更加矫健。核潜艇在深蓝色的海面劈风斩浪,一往无前。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感慨,如同战士在冲锋,好似队伍在接受检阅。任凭海风吹、烈日晒、浪花溅,内心在为我国核潜艇航行呐喊助威,为核潜艇即将发射导弹助阵。要知道,半个世纪以来,美国、苏联的核潜艇沉没事故多达近20起,600余名艇上官兵葬身海底,与大海同眠。正是由于战略导弹核潜艇在战争中具备无可比拟的第二次核打击力量,能够真正形成核威慑,所以核潜艇是一个国家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在文章的最后,我动情地写道,中国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技术,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能力的国家。中国人民海军由此成为一支真正的战略性军种。通过这100个日日夜夜,我不仅学到了之前闻所未闻的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在那里与火箭总师、核潜艇总师、海军试验基地司令员等近距离接触。他们的精湛学术、认真作风、崇高品德、大家风范以及谦虚和蔼、风趣幽默、宽以待人的思维、语言、行为,对我感召影响至深。这种影响产生的无形鞭策使我终身受益。

2010年11月12日,《北京日报》《鲲鹏一羽、航天一兵》人物报告文学中称:“不同的职业锻造不同的性格,发射卫星的人具有火箭的冲劲儿。王建蒙不仅长期亲身参与卫星发射,而且著书立说描绘寂寞创业的航天人,并登上国家图书馆科学家讲坛,传播航天科学技术知识。航天这项智勇双全者的事业,带给航天人宇宙般博大的情怀,使他们那剔除杂质后的生命总是志存高远。他们躯体内如同加注了推进剂,蕴藏着一股无比强大的动能,随时随地可以像火箭一样发射升空。”这样的词句令我欣慰,因为科技人员的文学创作在广袤人间引起共鸣。我又一次震惊地发现,科技工作者践行着航天强国梦的实现,文学的力量成就着人们美好心灵的弘扬,为人们送上正义、使命、担当和渴望的精神食粮。

出于职业习惯,一个人的人生对航天的热爱已经成为挥之不去的自觉行为。那么,我的人生也如同一个三级运载火箭……

一级火箭——是跨越清华校园和西昌卫星发射场的青年求学和实习阶段;二级火箭——是在西昌卫星发射场发射卫星和在北京总部指挥发射卫星的壮年实干阶段;三级火箭——则是在国际通信卫星商业领域闯荡并撰写航天著作的收获果实阶段……或许,这第三级火箭还会加注不同成分的推进剂,从而拥有无限期、更加丰富、更加充实的内容……

有种力量叫放大目标,有种智慧叫把问题缩小,有种约定叫不懈追求,有种承诺叫意志坚强,有种信念叫无怨无悔,有种幸福叫成就目标。这便是航天科技人员的我,用内心情感写航天的心路历程。

猜你喜欢
发射场核潜艇火箭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俄东方航天发射场贪腐案令普京震怒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中国核潜艇亮相备受期待
世界上哪些国家有航天发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