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瓦格纳是浪漫主义时期影响巨大的歌剧改革家,一生创作大量作品,他具有宏伟的气魄和巨大的改革精神,他顽强地制定并实施自己的目标与计划,改革歌剧、倡导乐剧,从而奠定了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他的艺术歌曲不像歌剧作品那样流传广泛,但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体现了不一样的瓦格纳。
【关键词】艺术歌曲;乐剧;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6-0080-02
【本文著录格式】陆丽荣.瓦格纳艺术歌曲套曲《魏森东克之歌》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J].北方音乐,2020,03(06):80-81.
瓦格纳1813年5月22日出生于莱比锡,成长于他母亲与他继父的家庭,他们是一个戏剧家庭,因此,瓦格纳自幼就对德累斯顿和莱比锡的舞台有所认知。1831年进入莱比锡大学正式学习音乐,写作了一系列早期作品。1832年,瓦格纳开始了音乐职业生涯。
他的歌剧创作生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瓦格纳最成功的歌剧作品为《黎恩济》,它是一部典型的法国大歌剧,1842年上演于德累斯顿宫廷歌剧院。19世纪40年代,瓦格纳相继完成三部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分别是《漂泊的荷兰人》《汤豪塞》和《罗恩格林》。
中期,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瓦格纳因参与德累斯顿暴动,被迫流亡瑞士,动手写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包括《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诸神的黄昏》四部歌剧,是音乐史中罕有的“四联剧”。悲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完成标志着瓦格纳的“乐剧”理想的实现。“乐剧”是瓦格纳伟大的创作,他认为完美的歌剧应当像古希腊悲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紧密地结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他将这种新型乐剧称为“乐剧”。
晚期,喜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充满了明朗的朝气、自信和幽默。
在《特里斯坦》的创作早期,恰逢瓦格纳与马蒂尔德·维森东克的著名恋情。维森东克是瓦格纳在苏黎世的赞助人奥托·维森东克的妻子,他在这一时期提供了瓦格纳大部分的物质支持,《魏森东克之歌》就是根据维森东克的诗而创作,而音乐则运用了《特》剧的元素,所以,也可以说这五首歌曲是瓦格纳在创作《特》时用来练手的作品,作为以下五首:
(1)DerEngel《天使》,作于1857年;
(2)Stehestill《站着不动》,作于1858年;
(3)ImTreibhaus《在温室里》,作于1857年;
(4)Schmerzen《痛苦》,作于1857年;
(5)Tr?ume《梦》,作于1857年。
第一曲“天使DerEngel”G大调4/4。玛蒂德期盼能在天堂与亲爱的瓦格纳结成连理的内容。简短的前奏之后,开始温和地歌唱。“自孩提时代就经常听到有关天使的故事。那里有天使崇高的喜悦,天使的话变成地上的光。当我心乱如麻,流着血泪但愿死去时,天使从天而降,将我的灵魂引领到天堂”。音乐充满着沉静的热情,洋溢出清纯之美流动而去。
第二曲“停住吧SteheStill!”降E大调6/8。在不停转动的宇宙洪流中,述说着自己内心明白的苦恼。独唱随着慌张的伴奏开始歌唱。“吵杂喧闹的时光之车,请停住吧!请慢慢呼吸,保持沉默吧!请结束永恒之日的希望吧!”。旋律稍微改变后,暗示出内心的烦恼更加激烈,然后再唱出“我想要一切的喜悦……但所有的希望己经落空,嘴唇在惊悚中沉默下来,内心已没有任何希望。”不久后乐曲平靜下来,唱出了知道烦恼之后内心空虚渺茫的憧憬。“人类明白永远的去路。请解开我的迷团,神圣的大自然啊!。”后奏逐渐安定下来,以宁静的和弦结束本曲。
第三曲“在温室ImTreibhaus”d小调6/8。本曲中重要的乐思,也被当作名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动机使用,所以,又被称为“特里斯坦的习作”。歌词内容是对着温室里的植物,歌唱出要放弃没有结果的爱情。前奏就象征着此种寂寞的憧憬与郁闷的苦恼。此前奏除了成为《特里斯坦》第三幕前奏曲的素材外,也类似第一幕前奏曲开头动机中木管吹奏的旋律,给人闷闷不乐的印象。“高耸的拱形叶冠,翡翠的天盖,从远方来的孩子们,你们为何悲叹?啊,我知道,悲哀的植物啊,我们的命运相同,都被阳光包围,但我们的故乡不在这里。”不久后期望的夜晚来到,音乐也变得幽暗而神秘。“告别白天虚幻的太阳光芒是多么快乐,沉默的黑夜罩着真正烦恼的人。我看到寂静来到,沉重的水滴落到绿叶的边绿。”
第四曲“痛楚Schmerzen”c小调4/4。将自己爱情烦恼与痛楚寄托于西沉夕阳歌曲。以强音下行而去的前奏,代表着黄昏的夕阳。接着便唱出渐渐西沉夕阳之美。“太阳啊,每当黄昏你红着眼睛哭泣沉到海洋的镜子里去时,我就想起你那么早死。但清晨之后你又醒了过来”。然后开始唱出自己的烦恼与痛楚:“请你看看我的内心有多么痛苦,就像是夕阳西沉。死只是生的开始,如果痛苦能带来快乐,我将会如何感谢”。唱完后的后奏音乐强弱激烈交替,充分表现出焦躁不安的心情。
第五曲“梦Tr?ume”降A大调3/4。本曲音乐也被用于《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第二幕“爱的二重唱”中,将爱情托付于梦中的虚幻之曲。前奏以pp的和声性音型持续流动不久后,独唱便安静地唱起。“多么美丽的梦围绕着我的心啊?这是一段时间或一天当中,让我心里充满阳光与幸福的梦。这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点燃了你的心,不久就掉入坟墓里去”。这首作品的整个演唱过程要慢而不拖拉,作品刚开始的前奏部分较长,伴奏部分节奏型很有规律且统一,3/4拍的节奏加上平缓的八分音符营造出一种安静、朦胧的梦境,第17小节的第二拍,演唱者正式进入,进入时以弱进入,刚好在3/4拍的第二拍弱拍上面。歌曲中有三次“Tr?ume”一词单独出现,在不同的音高上形成了一个递进关系,层层递进,情绪一点一点变强,全曲最高音之后紧跟着情绪恢复了平静,到最后以长音和空拍慢慢结束,梦慢慢消失在了坟墓里……冗长的后奏音乐与前奏的气氛相同,慢慢镇静下来后悄悄地结束乐曲。
这套声乐套曲原来是用钢琴伴奏写成,后来才作出了管弦乐伴奏的编曲版。首先是《梦》在1857年12月23日玛蒂德生日时,由作曲者瓦格纳亲自把它改编成管弦乐伴奏版,其余四曲是由指挥瓦格纳作品成名的菲里斯·莫特尔改编成管弦乐,因此,这五首歌曲今日一般都是用管弦乐伴奏来演唱居多。瓦格纳的艺术歌曲虽然不多,但这部《魏森冬克之歌》,无论从作曲的背景或从作曲的手法来看,都是相当重要的作品。对于本作品,瓦格纳本人似乎也充满自信,在他的日记中就曾这样写道:“我从未写过如此卓越的歌曲,在我的全作品中虽然属于极少数,但却是可以拿出来比较的作品。”
这五首作品不长,但每一首歌在演唱时的演唱特点要鲜明,每一首的情绪也不一样,所以,在演唱时要注意情绪的把握,艺术歌曲虽然短,但是它的艺术处理要非常细致,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在与伴奏的配合上要多次打磨,不能仅仅满足于节奏合上了而已。歌词的处理上要注意德语的发音、歌唱的换气口等。依个人演唱经验及多年学习声乐的情况总结认为:不管演唱任何语言的歌曲都要注意歌词的咬字及发音,不要字头字尾的这样咬字,而是要及时地归到元音上,但是又不能太直白,还是要注意演唱的通道,很多人误认为美声就是会出现发音不清楚,这些想法是不正确的,不管什么样的唱法让观众听清楚“你想唱什么”“你唱的歌词内容是什么”“歌曲情感是什么”都极为重要。在正确的方法上面同样可以做到咬字清晰,这就是一个演唱者要练习的基本功。
瓦格纳是19世纪当之无愧的歌剧巨匠,歌剧作品也是被世界各地优秀的歌唱家反复演绎,但他的艺术歌曲作品却少有人去传播,不管是哪一种作品都值得我们精心研究,在艺术的学习道路上永无止境,像瓦格纳这样伟大的作曲家还有很多,他们的作品和对艺术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一生!
参考文献
[1]列昂·普兰廷加.浪漫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王丹丹.西方音乐史习题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