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继银
ESG评级,是公司治理、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三种思想的合一。把三个方面的良好做法指标放在一起进行评估,得出一个综合性的指数本身不难,但要让这个指数能够真正有用并不容易。这既有这三种思想之间内在关系上的理论与逻辑问题,也有这种综合性指数在资本市场投资选择、产品市场消费选择中的实践有效性问题。
从源流上看,ESG的公司治理、社会责任(利害相关者)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三种思想中,公司治理是1860年代现代公司制度诞生时就有、一个半世纪的问题(1862年英国公司法颁布);公司社会责任是最初产生于1920年代、一个世纪的问题(1923年英国学者Oliver Sheldon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则是相对较新近、半个世纪的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报告)。
ESG评级的前身是公司治理评估、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和企业环境报告。公司治理评估兴起于1990年代开始的现代公司治理运动,一开始就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由于美国机构投资者的全球投资,美国机构股东服务公司、投资者责任研究中心、美国加州公务员养老基金等成为公司治理评估的主要推动者。企业社会责任、环境责任运动也兴起于1990年代,主要推动者包括民间机构和国际组织,联合国、经合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是重要推动力量。2010年代,主要是在证券交易所的推动下,公司治理评级、社会责任评估和企业环境报告逐渐融合,ESG评级成为资本市场和投资选择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全球知名的ESG报告和评级提供商包括:彭博ESG数据服务,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汤森路透ESG研究数据,MSCI的ESG产品,美国机构股东服务公司的ESG评估等。宣称把ESG指数纳入投资考量的著名资产管理公司包括:贝莱德、先锋集团、富达投资、摩根大通、保诚金融等。
ESG评级提供者众多,具体评级方法、指标和权重选择上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都把公司治理、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放在一起,各自选取一些指标,通过统计和计量手段形成一个综合性评价。比较有代表性、影响也比较大的MSCI的ESG评价,选取了环境4个(气候变化、自然资源、污染和废物、环境机会),社会4个(人力资本、产品责任、利益相关者、社会机会)和治理2个(公司治理、公司行为),共10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这些指标涵盖范围非常广。除环境的范畴比较清晰外,社会和治理的范畴比较宽泛。
在一定意义上,ESG评级,是现代资本市场发展和自然及社会环境变化,特别是全球变暖、全球供应链和全球资本流动的结果。以有限责任和董事会为基石的现代公司制度发展中,股权分散,远离公司的股东需要真实的财务数据,催生了现代会计和外部审计机构。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股票和债券发行的增多以及投资市场的社会化,催生了投资银行(股票价值评估)、信用评级(债券评级)机构和金融数据提供商(股票指数)。近几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形成了空前庞大的全球供应链和全球资本市场,由此使公司治理、公司伦理、产品责任和劳工问题等都跟环境保护一样,成为全球性的问题。ESG评级正是因应全球市场发展、投资者需求而提供的一种金融数据服务。
理论上,关于公司目标的股东价值、社会责任及利益相关者之争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环境问题则如同产品责任问题一样,有强制性的法律标准和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标准,以及企业自愿行动,还有一个全球性公共产品问题。把所有这些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甚至有些是相互冲突的问题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和重视,但如何能使其對相关问题的解决有较大实际作用,还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现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肯定不是完全按照某种理论,或某种各方一致的共识达成的,而是在矛盾、冲突和协调之中,由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演进过程。当环境、社会、治理等引起全球(特别是投资者和消费者)关注的时候,公司即使是为了自身企业和股东利益,也要把这些要素纳入到企业决策和行为之中。到目前为止,就ESG评级在改善全球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上的实际作用来看,还主要是靠负责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者把这一评级纳入投资考量,以及一些有这种价值取向的消费者的消费选择。问题是,通过ESG评级信息的引导,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选择,是否已经或者何时能够,使那些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表现优秀的公司能够在融资成本、市场销售上占有优势,并足以补偿其为此所额外付出的成本?
残酷的现实是,一些与伦理基金和社会责任投资者的投资选择相反的“邪恶基金”,专门投资那些“不道德”或“缺乏社会责任”的行业进行投资,并且比一般指数基金收益更好。消费者的记忆时间也很短,曝出丑闻、受到消费者抵制的企业,销售可能一时受到影响,但是过不了多久就恢复正常了。ESG评级,有利于推动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上的改善,但是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相关规则的落实和相关标准的提高,还是需要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手段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