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董希文的油画中国风

2020-05-26 02:02张延颖
艺术评鉴 2020年7期

张延颖

摘要:董希文,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油画家之一,一直以来以“油画中国风”为目标,倡导油画民族化。《哈萨克牧羊女》作为董希文早期油画中国风的探索,从初期遇冷到备受推崇,期间的变化也可一窥中国油画界的发展历程。新时代背景下,重新探讨油画中国风,对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董希文   《哈萨克牧羊女》   油画中国风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7-0053-02

提到董希文,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创作于1952年的《开国大典》,作为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巨作,《开国大典》在中国油画史上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在此之后,董希文的“油画中国风”才逐渐被中国油画界所关注,甚至在当时还刮起了一股“油画民族化”的热潮。而在《开国大典》之前,创作于1948年的《哈萨克牧羊女》却一直备受冷落,《开国大典》问世后,随着民族化的口号声响起,《哈萨克牧羊女》重回大众视野。董希文所倡导 “油画中国风”也为20世纪的中国美术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一、敦煌之行

早期的董希文,原本是一名杭州之江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学生,在1933年转入苏州美专,后又入杭州美专,先后师从颜文樑和林风眠。但使董希文画风开始发生转变并影响他日后创作理念的重要转折点,是1943年为期近三年的敦煌之行。当时的国民政府刚刚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一批艺术家奔赴敦煌写生创作,董希文在看过《敦煌艺术及西北风俗写生展》之后,便萌生了强烈的西行念头,于是他与常书鸿联系说明目的,至此29岁的董希文带着刚刚新婚的妻子投向了茫茫黄沙之中。在敦煌,他临摹壁画,将古老壁画中的传统绘画技法应用于自己的油画创作之中,将西洋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融合,创造出独属自己的“油画中国风”。

他说:“我把自己的物质生活压缩到最低限度,将整个心灵装配到古人的怀抱中去,寂寞的环境与单纯的工作”。如此,董希文在敦煌渡过了两年半的时光,在此期间创作了无数艺术作品,并于1946年在兰州举办了“董希文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览”。此后的几年,董希文的绘画风格逐渐成熟,“油画中国风”已经在他的作品中初现端倪。

1948年创作的《哈萨克牧羊女》便是从敦煌回来后的两年内创作完成的,在这幅画作中,无论是从画面的主题,还是绘画语言上来看,都准确的传达了董希文的民族情怀。画面中的大块颜色,用的是近乎平涂的装饰性手法,既没有如古典油画一样强烈的光影立体感,也没有如浪漫主义一样鲜明潇洒的笔触,整个画面呈现出很强的平面性,以远处的雪山为例,董希文并没有具体的雕琢山体结构,而是简单的运用了白色色块和环境色突出雪山的特征,这种处理方式,恰好来源于敦煌壁画中山川的形象。除此之外,以线条为造型,他把壁画中北魏风格的粗犷线条融入画面,用群青勾勒輪廓,线条厚重而洒脱。线,是中国画的精髓,董希文将国画中的线描与油画的质感巧妙地混搭,气氛却异常和谐。无论是色彩的用笔,还是造型的塑造,都可以看到敦煌壁画的影子,因此《哈萨克牧羊女》也可以视为董希文早期对“油画中国风”的探索。

这种东西方的结合十分巧妙,可是对于当时都在学习苏联现实主义的中国油画界来说,董希文的这一大胆创新并未掀起多大的浪花,直至1952年的《开国大典》问世后,凭借如敦煌壁画中辉煌的色彩和中国风的勾描人物塑造,董希文的“油画中国风”才霎时间风靡了整个油画界。

所以从董希文的艺术生涯来看,敦煌之行毫无疑问是对他今后的艺术风格甚至艺术理念影响极大的一个事件,董希文已经深刻地意识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绘画的重要性,同时也正是由于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和吸收,使得他以后的绘画中始终有着一种平面化、色彩单纯、笔墨韵致的民族特色。

二、少数民族风情

在《哈萨克牧羊女》中,董希文刻画了一位左手提着褐色奶罐,右手抱着一只棕色小羊羔的哈萨克族少女,少女身穿鲜艳的传统民族服饰,带着洁白的头巾,脸上还有两块高原红,正对着画面微笑。她的周围遍布着羊群,身后还有两位牧羊女在挤羊奶。远处毡房罗列,还有骑着马的牧民在你追我赶。画面的最远处,耸立着几座连绵的雪山,天上飘浮着五彩的云朵。整体来看,画面的颜色并不鲜艳,以黄褐色为主色调,营造了一种塞外的氛围。整幅画层次分明,虚实有序,一层一层由近至远的刻画,让我们仿佛已经亲临哈萨克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一般。

纵观董希文一生的创作题材,会发现关于少数民族的人文风情,是他描绘的重要主题。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正于动荡不安的战争岁月,杭州美专和国立北平艺专合并为国立艺专,董希文随校南迁到达了西南地区,此间他到山寨写生,创作了一批描绘苗疆人民生活场景的绘画作品,如《苗女赶场》。之后又随同学校迁移到了昆明,行程中条件十分艰苦,师生们必须自备干粮,随驮马的车队往来在各个村落和山庄之间,董希文在这期间从未中断速写,因此也留下了许多马夫和马群的手稿。后又进入敦煌艺术研究所学习,在此期间不仅让董希文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开阔了他对于祖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视野,董希文开始热衷于描绘少数民族生活的新题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同一个伟大的遗产宝库,这也为未来他的“油画中国风”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中国这种丰富而独特的民族风情,哪怕是对于现在的艺术创作者而言,在面对各种外来文化蜂拥而至的冲击下,依旧是人们争相追捧的瑰宝。

三、油画中国风

“油画中国风”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其中在“美术革命”和“改良中国画”的议题中首次提出了这一观点。自此以后,便有一些美术家开始既追求西方绘画的严谨结构,又注重中国传统美术精华的继承,直至到了新中国建国后的50~60年代,“油画中国风”达到鼎盛。

1950年,董希文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作为新中国的代表性艺术家,董希文对中国美术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崇高的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把自己的艺术方向和时代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在油画领域里探索中国美术新的发展方向。1957年,董希文的《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油画中国风》在《美术》上发表,这篇文章问世以后取得了强烈的反响,文中所论述的“油画中国风”“油画民族化”也正式的成为当时美术界热议的问题,到今天来看,这篇文章依然影响深远,是“油画中国风”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一篇文章。

文中董希文指出,“油画中国风”应该是中国油画家的最高目标。他认为“中国画家应该有中国画家自己的气质,自己对于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现力。”他在提及自己的油画创作时谈论到:“中国画往往一下笔就要求形象、质感与生命三个因素的结合、这种形神兼备的表现力,这种突出的追求自然的生命特征和物性的表现方法,是极高的现实主义性的创作方法。我想未尝不能发挥到油画上去,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油画技巧和形式来。”事实上,董希文的油画创作中,随处可见中国画的影子,“笔法”“空白”等造型手段乃至“传神”“写意”等等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都被他运用到了油画创作之中。他的作品都具有一种线条的美感和强烈的平面感,弱化了画面中光影的对比,将其主观的处理成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形式,体现了民族绘画的特色。

四、结语

董希文在中国油画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没有赴欧留学的经历,他带给我们的不是生搬硬套的西方油画理论,而是开启了一个让中国油画家反复思考的课题,让中国油画有了独立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基于华夏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伟大民族文化。可庆的是,在当代,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把目光投向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从中汲取灵感,不断将传统翻新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无论处于什么時代,明确自己的创作方向和创作理念是至关重要的。油画本就是外来文化,那么,如何处理好油画和本土审美文化的矛盾?是中国油画家需要一直探究的问题,董希文的“油画中国风”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刻意义,值得艺术工作者们去不断探索发现。

参考文献:

[1]刘淳.中国油画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2]北京画院.董希文研究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3]龚产兴.中国现代美术大家评传—董希文[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

[4]艾中信.画家董希文的创作道路和艺术素养[J].美术研究,1979,(01).

[5]韩靖.20世纪40年代“走向西部”的艺术写生热[J].西北美术,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