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铁路路基边坡病害整治措施分析

2020-05-25 09:04罗川
建筑与装饰 2020年8期

罗川

摘 要 路基边坡坍塌是山区铁路工程中的常见病害。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人们在开展路基边坡病害整治工作时,往往会将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层面,对病害原因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这对病害整治工作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山区铁路路基边坡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整治措施,以期促进边坡病害整治工作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铁路路基;边坡病害;整治措施

1山区铁路路基边坡病害形成因素

对山区铁路路基边坡病害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明显地看出,病害往往出现在雨后,也就是说病害的形成与强降雨的关系非常密切。雨水渗透会危害到边坡稳定性,雨水强度、降雨时长以及土壤渗透系数等因素,都会对边坡稳定性造成巨大的影响[1]。

1.1 排水侧沟的布局不完善

山区地形复杂,位置通常都比较偏僻,隧道排水沟施工条件复杂,工作难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部分工程排水道沟的宽度比较小,边墙与中央线的距离设计不科学,列车在通行的情况下会对边墙造成挤压,一旦边墙所受压力过大,就非常容易导致边墙出现破损的情况。边墙破损会导致大量砂石堵塞排水道沟,排水不畅,可能会出现溢出的情况,这也是导致堑坡坍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1.2 平行导洞水沟的截断面积太小

平行导洞排水沟设计不完善,也会导致边坡病害的产生,表现在具体的实际情况中,就是排水管道标高过度,但管道在宽度及纵坡方面却未能达标,难以满足排水要求。此外,平行导洞保养维修难度比较高,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可能会出现不及时或是不全面的问题,这也使得排水沟内的淤泥沉积情况逐渐加剧,排水效果也变得越来越差,排水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1.3 边坡的养护不到位

部分工作人员对边坡养护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日常工作不到位,使得边坡养护工作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路基边坡在雨水的冲刷、腐蚀作用下,坍塌情况出现的概率大为提升。此外,日晒也会加速岩土表层的破损情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引起注意。

2山区铁路路基边坡病害整治技术

2.1 制定完善的防护目标和方案

在开展路基边坡病害整治工作时,必须要制定完善的防护目标和方案。第一,对山体稳定性进行全面的分析。通常情况下,斜坡土体会保持稳定的状态,一旦出现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时,斜坡的稳定性就容易被打破,从而导致滑坡等灾害的出现,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制定明确的防治目标,提升边坡防治工作质量。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将排水技术与支档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对边坡病害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升防护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工作人员需要对边坡病害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科学评估边坡病害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需要深入边坡地区进行调研,对支护桩进行合理的设置,做好施工材料的选择工作,全面提升工程质量。为保障排水工程与支档工程的结合度,工作人员需要选择坡度变缓或是存在边界裂缝的区域合理的设置排水沟渠,从而保障坡面地表水能够顺利地排出,避免其通过裂缝进入坡体,对路基边坡造成危害[2]。

2.2 开展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

山区铁路施工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边坡病害问题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此外,由于地质钻探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也使得施工设计方案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出现一定偏差。在山区铁路工程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动态设计的方式来提升设计质量。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常见边坡病害及其成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好现场检测工作,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地质情况,完成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工作。为提升施工质量,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的调整,以此来更好的处理边坡灾害,保障铁路运营安全。工作人员需要强化边坡监测管理,特别是对于那些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高度较大的边坡区域,更是需要开展统一部署,进行合理安排。

2.3 对支挡结构物进行充分的利用

在山区铁路路基边坡整治过程中,除了需要采用被动支档的方式来提升整治效果外,还需要对岩土体进行深入的分析,采用有效措施改善其力学性能,实现稳定边坡的目的。边坡路段如存在危岩落石灾害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SNS被动防护系统将岩崩、飞石等拦截在铁路工程外;边坡路段如存在较为严重的岩石风化情况,工作人员需要通过SNS主动加固系统来降低风化剥落情况发生的概率,保障运列车行安全。

2.4 对排水设施进行不断完善

山区铁路路基边坡稳定性受水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边坡路段地下水活動剧烈,在水的渗透力、浮托力等作用下,就会对边坡造成侵蚀,导致其稳定性下降。因此,在开展边坡病害整治工作时,需要对排水设施进行不断的完善,做好边坡冲刷勘查工作,安排专人定期对排水沟进行清理。此外,为提升整治工作效果,工作人员还可以对水平集水孔进行充分利用,增强排水效果,降低真实地下水位。

2.5 做好坡面植被防护

在开展山区铁路路基边坡防护工作时,需要对植物坡面防护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植被根系的力学作用及茎叶的水文效应进行全面的应用,以此来提升边坡稳定性。同其他边坡防护措施相比较,植被防护措施不仅提升了防护效果,同时也有着美化环境的效果,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采用植被防护技术对边坡进行处理时,需要对养护工作进行充分的关注,做好病虫害防治及消防预防方案。此外,在岩石边坡整治施工过程中,通常无法使用植被防护技术,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注意[3]。

3结束语

山区铁路工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企业需要对山区路基边坡病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整治措施,从而全面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列车通行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静.浅析山区铁路路基边坡病害的成因及其整治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1,(2):105.

[2] 魏东旭,李广景,刘正银,等.粤北山区煤系地层滑坡机理分析与病害处治研究[J].中外公路,2019,(2):23-27.

[3] 刘一波,唐正光,董文武,等.河谷区路堑高边坡的病害分析及防护措施[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9,(2):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