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曦 陈永超 丁雪 王芳
[摘要] 目的 評价具有民族敏感性的健康教育对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喂养行为的干预效果。 方法 以云南省怒江州为案例,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5~6月和2015年11月~2016年1月分别抽取当地学龄前儿童照护人869名和897名进行问卷调查。干预措施包括发放具有民族敏感性的健康传播材料、举办宣传活动、利用常规门诊提供营养咨询等。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干预后儿童近1个月内没有及≤4次/月进食奶类、豆类、肉类和蛋类比例低于其他进食频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除豆类外,其他类别食物进食频率≥5次/周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进食频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接受干预、家庭收入高、父母未外出务工为进食各类食物的影响因素(OR > 1,P < 0.05)。 结论 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喂养行为,建议采取健康教育、提高家庭收入、关注留守儿童等综合干预措施。
[关键词] 健康教育;儿童;喂养行为;少数民族;贫困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4(c)-0069-04
Intervention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feeding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poverty and ethnic minorities areas
LIU Xiaoxi1,2 CHEN Yongchao2 DING Xue2 WANG Fang2
1.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50, China; 2.Institute of Medical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ethnic-sensitive health education on feeding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poverty and ethnic minorities areas. Methods A total of 869 and 897 caregivers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Nujiang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were sampled respectively by multi-stage random sampling from May to June 2012 and November 2015 to January 2016. The release of ethnic-sensitive health communication materials, publicity activities, and nutrition counseling through routine outpatient were included in the interventions. Chi-square test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adopt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propor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 who did not or less than 4 times/month eat milk, beans, meat and eggs were lower than other eating frequencie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With the exception of legumes, the frequency of eating other types of food ≥5 times/week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eating frequencie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Acceptance of intervention, high family income, and parents not working outside wer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ating various types of food (OR > 1, P < 0.05).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poverty and ethnic areas. It is suggested to tak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s such as health education, raising family income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left behind children.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Children; Feeding behavior; Ethnic minority; Poverty
科学的儿童喂养行为是儿童获取充足营养的重要保障,对于儿童健康成长和建立科学的膳食行为与习惯具有重要影响[1-3]。在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受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喂养行为问题尤为突出,肉类、蛋類、豆类、奶类等食物摄入明显不足[4-6]。很多研究报道儿童喂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7-9],但通过健康教育措施对喂养行为进行干预的研究较少。云南省怒江州是我国最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本研究以怒江为案例,依托怒江州儿童健康综合干预项目(以下简称“怒江项目”),探讨健康教育措施对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喂养行为的干预效果,为类似地区有效改善儿童喂养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6月,开展怒江项目基线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程序在怒江州选择学龄前儿童照护人869名。2015年11月~2016年1月,开展终期调查,采用相同抽样方法选择学龄前儿童照护人897名。本研究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和方法 参考较为成熟的调查工具[10-11],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照护人家庭人口学情况和儿童喂养行为情况。由经过培训、熟悉民族语言的当地妇幼卫生服务人员担任调查员,经询问照护人后填写问卷。
1.2.2 干预方法 开发制作3种宣传海报、5种卡片和1种折扇,宣传儿童合理膳食、营养素补充等信息。传播材料以简单易懂的图片为主,配有少量汉语-傈僳语文字;背景采用当地民族特色景观和人物形象,旨在提高材料的可接受性。宣传海报在村委会、集市、妇幼卫生服务机构等人员集中的地方以“三联贴”形式张贴,卡片和折扇由村医发给每个儿童。同时,指导当地举办宣传活动并利用门诊提供营养咨询。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2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为控制混杂因素,将基线和终期调查样本进行合并,以各类食物摄入频率≥5次/周为因变量,以是否接受干预、个人基本特征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在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方面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他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干预前后儿童喂养行为变化情况
干预后没有及≤4次/月进食奶类、豆类、肉类和蛋类比例低于其他进食频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除豆类外,其他类别食物进食频率为≥5次/周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进食频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表1 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家庭人口学特征比较(例)
表2 干预前后儿童喂养行为变化情况比较(例,n = 1676)
注:因6月龄儿童开始添加各类食物,故排除6月龄以下样本
2.3 儿童喂养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在控制个体基本特征后,接受干预、家庭收入高、父母未外出务工均为进食各类食物的影响因素(OR > 1,P < 0.05)。见表3。
3 讨论
食物种类单调可增加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生风险[13-14],健康教育作为常用的健康干预措施在很多儿童健康干预项目中予以应用。然而由于文化、受教育水平、经济等因素限制,健康教育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干预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怒江项目开发的健康传播材料充分考虑到当地文化、语言、受教育水平等因素,有效保障健康传播材料的可接受性[12]。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对儿童进食肉类、奶类、豆类和蛋类频率均具有正向影响,提示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喂养行为。
既往大部分研究显示[15-19],家庭收入、照护人文化程度是儿童喂养和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但本研究仅观察到家庭收入的影响,并未观察到照护人文化程度的影响,可能与本研究开发的健康传播材料更加简单易懂有关,不同文化程度的照护人在通过传播材料获取健康知识方面可能并不存在明显差别。提示在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传播材料的简单易懂十分重要。本研究显示,父母没有外出务工的儿童更可能每周进5次及以上各类食物,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20]。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喂养行为,同时还需考虑到家庭收入和父母外出务工对喂养行为的显著影响,建议在贫困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健康教育、提高家庭收入、关注留守儿童等综合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 章志红,朱小康,廖承红,等.学龄前儿童家长喂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5):3549-3552.
[2] Nowicka P,Flodmard C,Hales D,et al. Assessment of parental overt and covert control of child′s food intake:A population-based validation study with mothers of preschoolers [J]. Eat Behav,2014,15(4):673-678.
[3] 杜维婧,刘语方,程玉兰,等.贫困地区3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喂养状况比较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7):2184-2787.
[4] 陈永超,王芳,曹彬,等.云南省怒江州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2):57-64.
[5] 尤莉莉,刘璐,毛春蕊,等.农村贫困地区學龄儿童的食物摄入情况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7,28(4):306-310.
[6] 蒋秋静,肖年,杨莉,等.重庆市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营养及喂养现状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1):97-99.
[7] 张延峰,吴琼,王玮,等.青海省贫困农村6~23个月龄儿童喂养和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3):2712-2717.
[8] 段丹辉,朱明元,罗家有,等.中国部分农村地区2~7岁留守儿童膳食营养现况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 30(4):326-330.
[9] 汤蕾,罗霞,李英,等.中国农村贫困地区6~30月龄儿童喂养状况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3):84-96.
[10] 荫士安.中国0~6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1] 黄润平,王旗,韩萍,等.儿童膳食营养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4):3918-3920.
[12] 陈永超,刘晓曦,丁雪,等.云南省怒江州儿童健康教育实践经验与启示[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7):65-66,74.
[13] 刘月芬,黄蕾,张玲,等.甘肃省贫困地区婴幼儿喂养与喂养困难状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5):530-533.
[14] 许媛媛,陶芳标.儿童少年缺铁性贫血筛查管理[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1398-1401.
[15] 李曼丽,于冬梅,刘爱东,等.中国贫困地区2~5岁儿童的贫血患病现状及家长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11,40(2):147-149.
[16] 袁静,杨显君,张昊,等.学龄前儿童照护人喂养行为与儿童饮食行为相关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 27(3):244-247.
[17] 何美坤,刘晓君,毛宗福.健康相关行为影响因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3):366-370.
[18] 谢洁妍,严学勤,曾洁.5302例0~6岁儿童喂养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9):4533-4536.
[19] 杨吉酉,岳爱.陕南贫困农村婴幼儿食物喂养特征及其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6(8):823-826,830.
[20] 高春海,胡小琪,许娟,等.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早餐现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教育,2019, 35(4):291-294.
(收稿日期:2019-12-18 本文编辑:王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