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春 毕园园
[摘要] 目的 评价品管圈活动对急诊小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是否产生影响。方法 2018年1—7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急诊输液596例患儿的具体输液等待时间进行现况调查,剖析导致小儿输液等待时长的要因,分析总结后采取相应对策并组织活动加以实施。结果 实施此活动后,输液患者平均等待时间由原来14 min缩短至目前的7.4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0,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缩短急诊小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
[关键词] 品管圈;静脉输液;等待时间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has an impact on the waiting time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emergency children. Methods From Jan to July 2018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group wa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 infusion waiting time of children of 596 case in emergency infusion,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cause the waiting time of infusion in children,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organize activities to implement. Results After this activity, the average waiting time of infusion patients was shortened from the original 14 minutes to the current 7.46 minute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3.180, P<0.05). Conclusio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waiting time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children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travenous infusion; Waiting time
品管圈(QCC)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解决主要工作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手段,是由自发组织的团队成员在和谐的制度环境下,应用多种科学方法和工具,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改进和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QCC理念已经成功推广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在医院管理中得到实践和应用,效果较为满意[1-2]。患儿病情急且变化快、家长对护理质量要求高、随机性强、工作量大、治疗时间集中为急诊患儿和护理工作的特点。该院搬迁新址后,就诊患儿绝对数量大幅增加,其中需要采用采用静脉输液的患儿较多,致使患儿等待时间较长,这增加了儿科静点室的工作压力。为此,于2018年1—7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效果较好,达到缩短患儿输液室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者分别于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2018年1月1日—2月1日和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2018年5月1日—6月1日两个时间段,采用单盲法现场调查的方法,分别抽取300例和296例在该院急诊儿科静点室输液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研究对象,两组年龄均数、性别和病种比例等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评价指标
研究选择输液等待时间、标准输液用时、平均静脉输液等待用时以及间隔1和间隔2为评价指标。其中标准静脉输液用时平均为7 min[3],接药结束到开始配药的时间称为间隔1,配药完成到开始呼叫患者的时间称为间隔2,其他指标含义自明。
1.3 方法
组圈的建立和活动开展:QCC小组由9名急诊儿科组护士组成,建立“时针圈”。圈名中的“时”表示工作节奏及时高效,“针”表示护理服务的针对性个性化,寓意急诊儿科静脉输液室以患儿需求为中心,针对患儿及其家长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团队协作,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选定圈长和辅导员各1名、其他7名护士为圈员,团队成员各负其责,按照既定步骤协同完成品管圈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圈长应根据需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圈会,促进活动按时完成,及时发现、记录、反馈并在现有条件下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达到活动目的。其主要步骤为:
1.3.1 主题的选定 8名圈员运用5、3、1评分法对解决脑力激荡法提出6个主题(问题)的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和上行政策打分,确定该次活动的最终主题为分数最高的“缩短小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
1.3.2 活动计划的拟定 组织召开所有圈员参加的会议,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在此确定各成员的职责。
1.3.3 现况调查 圈员共同绘制改善前小儿静脉输液流程图,据此流程图设计包括接药、间隔1、配药、间隔2、呼叫患者和穿刺在内的等待时间调查表,调查对照组样本总用时4 200 min,平均等待用时14min,计算各项目的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比,将项次由高到低排列并绘制柏拉图,依据80/20法则[4],最终确定穿刺等待时间、间隔1、接药等待时间为该圈需改善的重点环节,见图1。
1.3.4 目标的确立 按照公式:期望值=目前值-(目前值×调整的重点×圈成员能力),计算得到的期望值分值约为7.5分。
1.3.5 原因分析 全体圈员运用不同QC工具调查得到7项主题原因,8名圈员运用5、3、1评分法对其打分,依据80/20原则选定患儿不配合、未一次穿刺成功、间隔1长期医嘱需先摆药、肢体固定法不得当和高峰期采血患者多为需要改正的要因,见图2。
1.3.6 对策的制订 所有圈员对每一项评价项目的经济性、可行性、效益性运用5、3、1评分规则打分,之后根据总份数的不同和80/20原则,采纳9项96分以上的项目为对策,见1.3.7项所述。
1.3.7 对策的实施和检讨 ①输液流程的调整。将药品分类箱放置在接药台旁,接药流程图和注意事项在明显处进行张贴。根据分工不同确定接药和配药护士职责并严格执行,责任护士与药班护士在交接班前要按瓶统一贴摆药。②高峰期制订切合实际的应急预案。高峰期分别设定接药和采血接待窗口,根据患儿数量实行弹性排班,定人定岗,输液岗位由穿刺技术高超的护士担任。③规范化操作技术培训的强化。培训内容主要为“小儿静脉输液技术SOP”“小儿静脉采血技术SOP”,并进行培训后考核,考核不合格者进行再培训。④肢体固定法培训的强化。张贴肢体固定法分解图于明显处,对陪护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护士和陪护者合作实施肢体固定。⑤便民措施的实施。为发热、手脚凉者供暖,穿刺部位用手板、绷带等固定,增加患儿舒适感。⑥专项窗口的设定。根据输液部位和护士技术水平的不同,由单项技术能手在不同窗口提供输液服务。⑦吊灯的安置。在管线不足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可打开操作台上方的吊灯,以方便输液操作。⑧卡通图案胸表、胸牌的佩戴,增加护患亲和力,密切护患关系。⑨温馨提示牌和静脉输液详细流程图的设立。可减少插队现象,避免家属重复排队。
1.3.8 效果确认 分为无形成果和有形成果。无形成果评价是制定包括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与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方面知识、质控方法为评价内容(每项1~5分,总分40分)的圈员素质自我评价量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进行圈成员匿名自我评价,之后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对照组患儿平均等待时间为(14.00±2.15)min,实验组为(7.46±1.97)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0,P<0.05);经计算,期望达标率约为106%,期望进步率为46.71%,极大缩短了小儿患者静脉输液等待时间。
2.2 无形成果
全体圈员更加深入了解品管手法,自身价值进一步得以体现,完善并突破了自我,构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大大提升团队意识,增强了成就感和职业归属感(见图3)。
3 讨论
品管圈是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起源于统计方法和质量管理课程,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创立。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的相关工作人员自发自动地组成一个QC小组,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集思广益,按照品管圈的既定程序开展活泼的活动,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提出和实施针对性解决方案,达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护理工作普遍开展了QCC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成绩[5]。静脉输液占儿科静点室大部分工作量[6],患儿的病情特点和家长焦虑心态变化,决定了缩短急诊小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性。
研究者分别于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2018年1月1日—2月1日和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2018年5月1日—6月1日两个时间段,采用单盲法现场调查的方法,分别抽取300例和296例在该院急诊儿科静点室输液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调查急诊输液患儿的输液等待时间,通过讨论分析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对完善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对照组患儿平均等待时间为(14.00±2.15)min,实验组为(7.46±1.97)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0,P<0.05);期望达标率约为106%,期望进步率为46.71%,极大缩短了小儿患者静脉输液等待时间,激发和提高了圈员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成就感和职业归属感。
该次品管圈活动抽取的研究对象年龄跨度较大,圈员能力参差不齐,影响到有形成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这提示在今后应继续努力学习质量管理新理念,不断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合理运用品管圈等新手段新工具,群策群力,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医院的长期协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晶津.品管圈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7.
[2] 付会斌,郑国俊,陈心芯.基层医院品管圈管理应用成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3):340-341.
[3] 房夏玲,尹小妹,王榮花,等.品管圈在减少儿科门诊病人输液等待时间中的应用及伦理学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6):1032-1035.
[4] 许士海,林慧绒.80/20法则在提高我院急救车药品、物品管理达标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119-122.
[5] 华栋娟.品管圈护理在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5):175-176.
[6] 邓书霖.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儿科护理风险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5):97-99.
(收稿日期:2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