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斐
莲田养鸭是一种立体农业种养模式,它是将白莲种植产业与养鸭产业有机结合,根据生态学中的食物链原理,利用鸭子进行莲田的施肥、除虫、除草等多种田间作业,来替代白莲种植过程中施肥、喷药除虫和人工除草等措施,生产出无公害白莲和优质鸭肉、鸭蛋的一种生态种养技术。
一、实施背景
莲都种植处州白莲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莲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处州白莲产业的振兴,通过出台政策持续扶持处州白莲产业发展。而且处州白莲产业作为莲都区老竹镇地方支柱型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然要求白莲产业的振兴,同时带动当地休闲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然而,传统的种植模式桎梏了白莲产业发展空间,从处州白莲种植情况来看,从事处州白莲种植的基本都是农业企业,管理相对粗放,白莲产量较低。为挖掘白莲产业发展潜力,提升白莲产业经济效益,莲都区探索出了白莲种植模式,创新莲鸭共生模式。
二、莲田养鸭技术
1、莲田准备
莲鸭套养殖基地宜选择阳光充足、临近水源、远离污染源、土壤肥沃疏松、土地平整、排灌水方便、有机物质丰富的水田作为莲田。田梗的加高加固工作要在冬、春季进行,田埂的高度保持在20-30cm,宽60-80cm,新加的土要敲碎压实筑牢,以便确保莲田灌水后田梗不坍塌、不漏水。
2、鸭苗放养
(1)品种选择: 一般选择麻鸭、田鸭等,这类品种的鸭子体型较小,适宜在莲田养殖。
(2)鸭苗培育:鸭苗在5月上旬引进,在莲田旁边搭建坐北朝南简易栏舍,将鸭苗饲养一段时间,期间做好鸭的驯水及防疫工作,使鸭苗适应田间环境,剔除长势不良的鸭苗。
(3)放养密度和时间:于6月上旬根据鸭的大小、田间饵料多少决定放养鸭苗的数量,一般以每亩放养30-40只为宜。
3、莲田生产管理
(1)品种选择:宜选高产优质的白莲品种,如 建选17号、建选35号、十里荷1号等。
(2)移栽时间、密度及方法:白莲移栽时间一般是清明前后,气温稳定在15度以上为宜;每亩种植100支健壮种藕,穴深5-10cm,将种藕斜放穴中,顶芽朝上覆土,尾部露出水面,以防灌水烂藕。
(3)肥水管理原则:莲田养鸭原则上是以鸭子的粪便作为肥料,不用化肥作基肥和追肥的。若地力不足可适当施一些有机肥料。
(4)放水原则:根据“浅水长苗,深水开花结实,浅水结藕越冬”的原则来控制莲田的水量水位,也就是4月初至6月中旬,莲田水位需保持在5-10cm,以利于莲苗生长。6月下旬至8月下旬莲田灌水至20cm,9月后水位保持5-10cm,这样就既利于莲藕的生长,又利于鸭子在水中游弋、觅食。
4、饲养管理
(1)投喂饲料:鸭子放入莲田后喂养方式要慢慢地由人工喂养向自由采食转变,如果鸭子在莲田间采食不足,再适当补喂。在上投喂饵料时,要掌握少投勤添,避免浪费,影响鸭子自由采食。
(2)做好防疫工作:莲鸭共处一田,鸭是关键,需做好鸭子的防疫工作。首先要安排鴨子进行免疫接种,如鸭瘟、禽流感、鸭霍乱等免疫接种。其次,还要做好消毒工作,养殖围栏和喂养用具要定期消毒,围栏一般用2%生石灰乳剂消毒,喂养用具用25%来苏水消毒。还要做好巡田管理, 发现疫情及时处理。
(3)设置防逃设施:沿莲田四周用尼龙网设置围栏,一般尼龙网高度不能低于0.6 m,每隔1.5 m用竹竿作为支撑固定,尼龙网底用小木叉固定到泥土里,这样既可防止鸭子出逃,又可抵御外来天敌的侵害。
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莲田养鸭生态种养模式,不仅减少了支出,还增加了收入,每亩收益10288元, 较常规的白莲种植模式增收7345元(表1)。
2、社会效益
(1)带动产业快速发展。莲都区围绕提升“处州白莲”“处州莲鸭”、“处州莲蛋”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大力培育“莲鸭共生”特色产业经营主体,构建“一亩田、百斤莲、万元钱”的“莲鸭共生”农业特色产业模式,莲鸭共生模式的成功为白莲产业发展开启了新篇章,白莲产业发展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带动农民就地就业。由于白莲产业发展的扩大,农业企业雇佣当地农民用工需求进一步扩大,当地农户到附近企业白莲种植基地就业,在享受土地流转租金的同时还能通过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3)带动城乡快速融合。作为白莲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老竹镇毗邻市区,每年处州白莲花期,大批市区居民前往白莲基地赏花摄影游玩,促进了当地农旅融合发展,加快了老竹镇与市区的快速融合和联动发展。
3、生态效益
莲田养鸭模式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因鸭子喜食昆虫,故在5-8月福寿螺危害盛期,鸭子可起到灭螺作用,能有效防治莲田福寿螺的危害;鸭子在莲田中四处游弋,将粪便散施于田中,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减少肥料用量;鸭子可食杂草,不仅能减少养鸭饲料成本,还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以此可见莲田养鸭生态种养模式不仅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还能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明显。
(作者单位:323000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