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李白诗歌在韩国的影响研究述略

2020-05-25 09:07李祥
北方文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李白韩国研究

李祥

摘要:李白始终是韩国学者注目的人物。近十年来,出版的相关研究专著有8部,学位论文有22篇(其中硕士论文18篇,博士论文4篇),期刊论文有83篇,涉及到李白诗歌的诗歌意象,李白诗歌与中韩文人作品比较、朝鲜文人对李白的接受与传播等多个领域。现将这一时期韩国的李白研究情况作一个大致的整理和分析,以期给国内的李白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李白;韩国;研究

天才诗人李白的诗歌从高丽时期开始已经在韩国广范围的传播并深受古代韩国人的喜爱。在韩国的古典文献中以李白为题材的作品很多。在这样的文献中,有评价李白诗歌的,有赞叹李白卓越诗才的,也有对于李白豪放脱俗的人生态度赞扬的。

近年来韩国学者对于李白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没有丝毫的减弱,相反始终是研究的热点。先后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李白的学者,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到2019年近十年里,出版的專著有8部,公开发表的学位论文有22篇,(其中硕士论文18篇,博士论文4篇),期刊论文有83篇,涉及到李白诗歌的诗歌意象、李白诗歌与中韩文人作品比较、朝鲜文人对李白的接受与传播等多个领域。现将这一时期韩国的李白研究情况作一个大致的整理和分析,并对这一时期韩国的李白研究作了简要的评述,以期给国内的李白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一、研究概况

(一)李白生涯生平事迹研究

李炳汉的《中国诗词上永放光辉的两巨人:李白和杜甫》,(1)文章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李白、杜甫的生平和作品,文章指出李白和杜甫生活时代、经历时间相同,但两人留下的诗中表现了不同的世界,这是因两人不同的品性、气质决定的。

金宜贞的《用映像来读古典诗:李白、杜甫诗歌摄影中的“相逢”和“离别”》,(2)全文分为三部分:一、讲述移动相机“跟踪技术”的使用与否;二、讲述使用重叠、消隐、淡入等摄影方法进行画面的切换,三、讲述拍摄的大小可分为远景、中景和特写。全文用映象的角度来考察李白杜甫的诗歌,视角独特,颇有新意。

(二)李白诗歌题材内容研究

1.酒题材

李振奎的《李白和李贺的〈将进酒〉对韩国汉诗的影响研究》,(3)全文考察了李白、李贺《将进酒》系列诗歌,分析其性格和在韩国的受容类型和样相,文章指出韩国人通过题名类似或次韵的方式,还通过表现或诗句展开方式相同来受容二李的作品。

2.其他题材

2014年,姜昌求教授发表了《李白送别诗的机能考》,(4)认为李白的送别诗除了继承了传统的送别诗的交际功能之外,还在此基础上具有言知机能、举荐机能等。

李海媛的《李白的自荐书信》,(5)则对李白的6篇书体散文进行了介绍。本文翻译了其中的2篇即《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和《与韩荆州书》,李白通过这样的自荐书信表达自身的文学才能,期待能任用的目标。

叶翠花的《李白赋初探》,(1)本文对李白的8篇赋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李白的赋中有模仿前代赋的痕迹,但在创作上有自己独特见解;二、为体现自我志向而作,为追求名利而作;三、运用了夸张、情景交融、引用典故等描写手法。

(三)李白诗歌意境意象研究

张涵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诗的印象用画册再解释》,(2)本文介绍了画册的概念和特征,画册的要素和机能。对画册的印象作用进行介绍,最后用“画册”这一“印象学”的角度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部作品进行研究,对作品进行再解释。本文立意新颖,开辟了李白研究的新境界。

朴惠京的《唐代梦游诗中出现的“梦”的形象化和意味研究——以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李贺的〈梦天〉为中心》,(3)本文以李白和李贺的作品为研究对象,考察唐代梦游诗的特点和意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现实—幻想现实”的循环结构来描述梦中游记。而李贺在《梦天》中强调天空世界是永恒的,而人类世界是无意义的世界。

(四)李白诗歌思想与意识研究

1.李白诗歌道教思想研究

李顺子的《李白饮酒诗的道家的性向研究》,(4)本文对李白饮酒诗中关于道教倾向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唐代道教变迁的考察,从老庄思想的融通中考察了道教在李白生活和作品中的反映。并将李白的道家情结分为“神仙憧憬”“自然合一”“闲境指向”三个方面来研究。

2.李白诗歌中的其他思想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林道铉是最突出的学者。2012年他写了《李白的多元的理想追求和因其挫折带来的悲哀》(5)并完成了博士论文《李白的自我追求样相和文学的反映》,(6)2013年写了《李白干谒诗中出现的官职进出热望》,(7)2016年,他又发表了《对历史人物李白的两重态度的考察》,(8)文中选择姜太公、谢安、陶渊明、杨雄来研究,李白羡慕又批评他们,可见李白比起隐逸和文才更重视政治的功名和豪放气势。

3.李白诗歌中的空间意识等意识研究

权明淑的《通过文学创造悲伤的空间——以李白的〈秋浦歌〉和杜甫〈秋兴〉的为中心》,(9)本文分析了李白的《秋浦歌》和杜甫的《秋兴》中所体现的空间特征,探讨了文学作品中的空间背景如何被象征性的意象所填满,并作为一个包含诗人内心悲伤的独特场所被再现。

金久镕的《李白游山诗研究——李白游山诗中出现的政治意识和思想变化样相》,(10)文章将李白游山诗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部分。初期的游山诗表现为入世欲,中期的游山诗表现为治愈的倾向,后期的游山诗表现为情感的升华,展现了悲哀。

(五)李白诗歌受容和传播研究

孙岳的《三唐诗人的诗世界研究——以李白的影响为中心》,(11)本文主要研究三唐诗人的生涯和作品。为探究唐诗风的展开样相,对三唐诗人的作品语言、韵律、表现、主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将三唐诗人的诗和李白诗进行比较。

猜你喜欢
李白韩国研究
韩国“第一步”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聚焦韩国大选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在韩国走马观花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