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通过开展巴旦木氮肥总量控制试验,获得不同肥力水平和目标产量下的氮肥总量控制施肥参数,为确定巴旦木氮肥施肥方法及数量提供依据。
一、试验材料
供试化肥为尿素(含N46.3%)、重过磷酸钙(含P2O546%)、硫酸钾(含K2O40%)。供试巴旦木品种为莎车12号。
二、试验设计
(一)试验处理
试验设4个处理:(1)不施化学氮肥。(2)70%的优化施氮量。(3)优化施氮量。(4)130%的优化施氮量。各处理施肥量见下表:
(二)田间设计
每个处理选择3棵树,株距为3m,行距为7m。小区间设置隔离树,小区外围设置保护行。各处理随机排列,重复三次,共12个小区,供试树36棵。
(三)肥料施用方法和用量
施肥位置以树冠外围下方为中心,基肥:秋季(10月上旬施入氮肥和钾肥总量的40%、磷肥总量的60%)在树东西两侧挖深40cm、宽40cm的弧形沟。萌芽肥:(翌年3月初施入氮、磷肥总量的40%、钾肥总量的20%)树冠内侧1/2的地方均匀挖六个穴施沟。果实膨大肥:(4月中下旬施入氮肥总量的20%、钾肥总量的40%)树冠内侧1/2的地方均匀挖六个穴施沟,按照《试验方案处理》表中施肥量施入后,将挖出表层土壤放下,底土层土覆盖于土地表层。
(四)田间调查
小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个棵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选取一个主枝作标记,用于新梢生长量、开花数、落果率、座果率的调查(主枝选取1000朵花两头标记进行调查)。
三、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阿热勒乡1村4组,地主姓名热孜克吐肉甫,巴旦木树定植时间为2016年,套种作物为冬小麦。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施肥对巴旦木生长量的影响
各施肥处理因施肥量、配比不同而生长量不同,新梢生长量24.4~26.7cm,百叶鲜、干重分别为41.10~50.98g、15.80~19.90g。各处理生长情况详见表二。
(二)产量结果分析
不同氮肥施用量与产量密切相关,基本规律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但随着氮肥的不断增加而产量的增加率却逐渐下降,符合报酬递减律。无氮区产量最低为22.85kg/亩;70%的优化氮区产量开始上升,为39.45kg/亩;优化氮区产量最高,产量达44.27kg/亩;130%的优化氮区产量开始下降,为41.09kg/亩。
(三)经济效益
施氮区较对照(无氮区)增加效益幅度415~642.6元/亩,增效最多的是优化氮区为642.6元/亩,最少的是70%优化氮區为415元/亩。
(四)氮肥偏生产力
(五)农学效率
各处理农学效率最高为70%的优化氮区农学效率为2.23kg/kg,其次为优化氮区农学效率为2.01/kg,农学效率最低的是130%的优化氮区为1.32kg/kg。
(六)方差分析
(七)一元二次回归方程
五、试验小结
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施氮区均较对照(无氮区)效益明显提高,增效最多的是优化氮区,亩增产值642.6元,最少的是70%优化氮区,亩增产值415元。
不同施肥处理对巴旦木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合理地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够促进树体生长,花芽分化完全,坐果率提高,单株产量随之提高。
氮肥用量水平高低对巴旦木的新稍生长和叶片生长量有一定影响,氮肥用量越大,生长量越大。
不同氮肥用量对巴旦木的产量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巴旦木的坐果率、落果率和果实的数量有较大影响。单株座果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以无氮区最少,优化氮区最多。不同氮肥用量与产量关系有密切相关,基本规律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表现先增后减,呈抛物线状。
我县中等肥力水平耕地,莎车1号巴旦木氮肥施用量应在23.32kg/亩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