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雯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区,世居着汉、藏、回、土、蒙古、撒拉族六个主要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属于本民族文化艺术,而各民族文化又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产生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美与共的和谐篇章。在青海民族民间舞蹈中影响较大,较为深远的是藏族民间舞蹈。谈起青海的蒙古族民间舞蹈,似乎感觉没有更深层次的话题。其实,每个民族由于生活的环境和特性决定了其民族的性格和艺术创造。对蒙古族来说,人们更多体会到的是她的民歌,那浑厚、悠扬的“长调”“酒歌”“婚礼歌”等,蒙古族民歌音乐的强大磁场,吸引了人们的主要视听觉,让人们几乎无暇过多关注蒙古族民间舞蹈。作为古老的马背民族,蒙古族的舞蹈也是极具民族风格特色的,值得认真的挖掘、研究。
一、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大致概况
蒙古族长期生活、游牧于中国的北方草原,自成吉思汗统一各蒙古氏族部落,于公元1206年建立起蒙古汗国以后,东自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达阳山广大地区,都在汗国的势力范围之内。随着成吉思汗南征北战征服各地方政权和远征欧亚大陆,特别是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打通欧亚通道,中国通往世界道路的畅通,使几千年来北方游牧民族所创造的草原文化,在广泛吸收了多元的优秀文化基础上,得到兼收并蓄的空前发展。
蒙古族的原始信仰是萨满教,到蒙古汗国时期才开始信仰或推崇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各种宗教都对蒙古族文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封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巴思八为国师;公元1270年又加封为帝师,佛教遂传入蒙古草原。伊斯兰教传入西域后,在察哈台汗国时期得到统治者的推崇,一些王族改奉伊斯兰教,并强迫他们的百姓皈依。当时进入西域城镇的蒙古族人,为了统治的需要,放弃游牧生活,从事农耕,同当地居民通婚,皈依伊斯兰教。这些宗教文化、草原文化对蒙古族民间歌舞的形成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蒙古族民间舞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民间自娱性舞蹈。如在蒙古族各聚集地普遍流行的民间舞蹈“安代”等;2.宗教性舞蹈。如在蒙古族寺院和民间仍保留的很原始的宗教舞蹈“萨满舞”“查玛”等;3.表演性舞蹈。如在蒙古族中普遍流行的“筷子舞”“盅碗舞”等。蒙古族民间舞蹈种类、形式算不上丰富,但其文化内涵极其深邃,舞蹈风格特色令人震撼。人们在自娱性舞蹈中抒发着对草原、蓝天白云和大自然执着的爱;在表演性舞蹈中也展示出草原民族乐观豪放的性格,热情好客的积极态度;在宗教舞蹈中,又表现出人们的敬畏和虔诚的心灵,与人为善,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向往。蒙古族舞蹈技巧和风格特点主要包括绕圆、拧转、横摆扭、拧倾等,包括肩部、上肢、下肢、腰部和动律,下肢的基本步法,以马步和跳、转为主要技巧。这些风格特点给蒙古族舞蹈刻下了民族文化烙印,是蒙古族民间舞区别其他民族的标识。
二、青海蒙古族民间舞蹈流传的种类和艺术特色
蒙古族在我国较集中地聚集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和东北等地区。蒙古族自元代起进驻青海。在元、明、清不同朝代,蒙古族在青海活动区域、游牧和政权存在形式也不尽相同。明朝末年西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率部自乌鲁木齐迁进青海,固始汗凭借其军力,控制了青藏区域,建立起大部落联盟的地方政权。而到了清代雍正朝青海蒙古族部落发生了“罗卜藏丹津事件”,事件被平定后,青海的蒙古族势力范围和人数大大削弱,清政府撤消青海厄鲁特蒙古部落联盟,仿照内蒙古萨克(旗长)办法,划定游牧地界,统一编为“旗”。青海蒙古二十九家,即编为二十九旗。从此蒙古二十九旗约一万八千余户,在青海较稳定地繁衍生息。青海的蒙古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的海西州、黄南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另外,原在湟河地区一些村落也自称为蒙古族后裔。由于青海的蒙古族长期与青海境内其他民族杂居,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特别是受到藏族文化的影响,现在青海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很多蒙古族都能操蒙藏两种语言,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当地蒙古族居住设计保持着蒙古包,生活习惯、语言,包括服饰都已藏化。同时,在文化艺术领域,青海蒙古族民歌音乐已影响到了当地藏族民族的音乐中,蒙古族藏族杂居的地区,很多在民间流行的藏歌,人们一听就能感受到蒙古族音乐的特性,而蒙古族的一些民歌音乐也融入了藏族音乐的特性,让其他省区的蒙古族听后又感觉不是纯正的蒙古族曲调的现象。这就是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积极效果。青海蒙古族文化对土族影响也很大。青海土族的族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以鲜卑支系吐谷浑人为主融合其他民族成分发展形成的;二说是沙陀突厥后裔;三说是蒙古人与霍尔人融合而成的。青海互助、大通一带的土族人自称“蒙古尔”“察罕蒙古”(白蒙古)。土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土族生活习俗,如婚俗、丧俗、餐饮、爱好、禁忌、民族信仰都与蒙古族非常相似。这些错综复杂的文化背景,揭示了青海土族与蒙古族在族属上是有特殊渊源关系的。在民族艺术方面蒙古族对土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流行于互助土族的“安昭舞”,有学者就认为是蒙古族“安代舞”的衍化,因为两个舞蹈功利目的有相同处,两个舞蹈表演形式有很多相似之处,中间立一个断轴车轮或木杆(意为镇妖辟邪之物),参加者围成圆圈,面向里圈,右手握一塊绸巾或扯起衣袍下摆,随领唱(领舞者)边歌边舞。“安代舞”和“安昭舞”发展至今都成为两个民族民间自娱自乐性舞蹈。
青海的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流行在海西州蒙古族聚居地。蒙古族能歌善舞,喜爱摔跤、射箭、赛马等活动。历史上每年夏秋季节,人们按照传统习惯举行盛大的祭海,祭俄博等活动。特别以祭俄博活动最为隆重。“俄博”是青海草原上蒙古族牧民最早用石头堆起的路标,随着时代的演变,青海蒙古族牧民对俄博十分崇拜,凡经过俄博的牧民,都要围着俄博转上几圈,再取来几块石头堆在俄博上,于是俄博越堆越高。祭俄博是青海蒙古族一年一度的盛会,类似其他地区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每年7月中旬蒙古族僧俗群众,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骑马乘驼,牵上牦牛驮着帐篷,带上食物,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地势开阔平坦,水草丰美、鲜花盛开的草原上,安营扎寨,举行祭祀山神、祈祷人畜平安仪式。在祭俄博过程中,要举行射箭、摔跤、赛马、歌舞等比赛和表演。
蒙古族人性格豪爽,喜好饮酒,饮酒时自然会吟唱长调、酒曲等蒙古族民歌。歌和舞自然相辅相成,青海蒙古族民间舞蹈几乎是沿续传统的蒙古族民间舞蹈。像蒙古族传统民间舞《安代》《筷子舞》《盅碗舞》在青海蒙古族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体现了草原民族在大草原上自由驰骋、牧放、驯马、狩猎、骑射等劳动生活,展示出草原民族粗犷、豪放风格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在青海海西蒙古族最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舞叫“鞑子扳跤”,鞑子扳跤由一个表演者扮成两人表演摔跤,表演者穿上特制的服装,双手套进一双靴子内,再躬身双手着地,如同一双穿着靴子的脚,形成两个蒙古族少年相拥抱,摔跤时难分胜负的形象,舞蹈动作都是模仿摔跤,如用脚踢打、抱腰晃身转圈,抱腰腾空旋转,抱腰虎跳等,塑造了一对少年摔跤手勇敢机智、坚强好胜的倔强个性。舞蹈表演风趣幽默,有一定技巧性。海西蒙古族与藏、汉等民族长期生活在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柴达木是蒙古语广袤土地的意思。青海蒙古族主要居住在美丽的草原上,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少数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在青海的蒙古族都信奉藏传佛教格鲁派,藏族文化对蒙古族文化影响深远。在青海蒙古族集中居住的寺院里在祭祀仪式和宗教节目中,也有浓郁传统的蒙古族文化元素,如在蒙古族为主的佛教寺院中,除有“羌姆”的表演外,还有“萨满舞”“查玛”的表演。蒙古族寺院的查玛表演中,大多以宣传教义,驱邪降魔,保护四方平安、风调雨顺的内容为主,人物戴面具表演,面具造型夸张、威严、具有震慑力。但在这些查玛表演中,也有一个风格独特的舞蹈,即《巴格西和三个班德》,蒙语“巴格西”是老师或师傅,“班德”是学徒,在寺院专指刚入学习的小僧人。该舞蹈内容讲的是:老师早晨起来发现三个徒弟不见了,知道又在贪玩,于是老师四处寻找学徒,三个学徒故意藏起来,老师找到他们后,揪耳朵、打屁股来教训他们,舞蹈反映了老师对学徒的严格管教,也描绘了小“班德”们的天真、稚嫩、淘气。舞蹈表现形式诙谐、幽默,充满了生活情趣,由于这个节目不是纯宗教祭祀性舞蹈,所以除了在寺院宗教仪式时表演外,也时常参加到民间的一些节日娱乐活动中。从这些舞蹈的动作风格特点看,跑步跳和走碎步明显有藏族舞前倾和颤的风格特点。由此可见,青海蒙古族长期与藏族杂居,共同信仰藏传佛教,民族歌舞文化的相互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三、蒙古族专业舞蹈创作对民间舞蹈的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的游牧民族,经过千百年来的融合与发展,成为现代的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满、锡伯等民族,虽各民族都结束了逐水草而居,过上了多样生产定居的生活方式,但仍保留着草原生活的习俗,是骑马、放鹰、射箭技艺的好手。他们都是草原文化的继承者,在他们的民间舞蹈中,依然保存着草原文化的诸多因素。
蒙古族是典型草原文化的传承者。他们从骨子里喜爱蓝天白云和翱翔于蓝天的雄鷹,喜爱绿色的草原和驰骋在草原上的骏马。同时,蒙古族也很喜爱大雁和天鹅,这是因为当这两种候鸟飞离草原时,预示着冬天的即将到来,它们返回草原时,又预告春夏的回归。因此,在蒙古族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中,骏马、雄鹰、大雁、天鹅等形象都会被描绘在舞蹈造型中,并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动态展示出来。
蒙古族完全承袭了北方草原古代民族的文化,在元代草原文化曾闪烁过耀眼的光华,在民间舞蹈方面也有过卓越的成就。到了明、清,由于种种原因,草原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许多古代蒙古族民间舞蹈失传,在新中国成立前,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种类遗存屈指可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保护和发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从上个世纪50年代,广大舞蹈工作都深入牧区采风,对搜集到得蒙古民间舞蹈素材进行加工、创作,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蒙古族舞蹈和舞剧。例如:舞蹈《马刀舞》《牧马舞》《雁舞》《鹰》《摔跤手》《盅碗舞》等节目;舞剧《乌兰保》《金丝鸟》《东归的大雁》等剧目。这些蒙古族舞蹈和舞剧不仅把许多优秀的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素材吸收、运用到剧(节)目中,而且通过专业的舞蹈加工、提炼,又让其回归到了民间,提升、规范、丰富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动作造型和技巧、技能运用。尤其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专业舞蹈工作者们根据牧民生活特征提炼、创造出“人与马”结合的艺术形象——“马步”,改变了蒙古族民间舞蹈只擅长肩、臂动作,而缺乏多种多样步法的现象,各种蒙古族舞蹈节目中出现的不同形象的“马步”,使草原民族文化的舞蹈节目形象更为英俊、潇洒、更加大气磅礴,拓展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力。
青海聚居的蒙古族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居住在海西柴达木盆地的蒙古族,在他们文化遗存中较完整地保留西部地区即西北蒙古族文化的衣钵,并在青海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都”蒙古族文化。德都蒙古族民间舞蹈在改革开放后,在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引导和文艺工作者的参与指导下,通过举办节庆、假日和文化旅游活动的带动,民族舞蹈有了长足发展,不仅原始的蒙古族舞蹈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已经丰富、发展起来的蒙古族代表舞蹈类型在德都蒙古族中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弘扬。广大舞蹈工作者在德都蒙古族民间普及蒙古族典型舞蹈类型的同时,也结合德都蒙古族的生活特性,从中汲取素材,创编出许多带有浓郁青海高原蒙古族风格特点的舞蹈剧(节目)。比如,原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根据青海蒙古族妇女有别于其他地区蒙古族妇女,有配戴辫套这种独特服饰风俗,创编了蒙古族女子群舞《乌森格日》,舞蹈表现出德都蒙古族妇女夸赞自己精心绣制和配戴辫套时的那种自信、那种美丽、那种利落。舞蹈动作优美夸张、个性十足,尽显德都蒙古族妇女豪迈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舞蹈自公演后,倍受青海蒙古族喜爱,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正是专业舞蹈工作者和蒙古族群众文化共同创造,不断扩大对外宣传、传播,使高原德都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在民族的百花园中绽放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单位:青海省花儿艺术研究院)